佛光教科书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四册 佛教史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六册 实用佛教 第七册 佛教常识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十册 宗教概说 第十一册 佛光学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二课、印度部派佛教

  第二课 印度部派佛教

  佛陀为适应众生根器,演说八万四千法门,在原始佛教时代,诸大弟子便已随个人的性格、思想、专好以及对教法的实践,而呈现出迥异的风格。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后来更因时空因缘改变,后代佛弟子根性不同,对佛法义理也以不同角度诠释、探究,由根本分裂到枝末分裂,逐渐形成印度部派佛教的发展。

  根本分裂:上座部与大众部的分裂

  佛陀入灭后百余年,僧团对外的弘化日广,面对各民族、语言、风俗、文化的差异,佛弟子对佛法义理及戒律行持也出现意见上的分歧,僧团首度分裂成主张积极前进,以革新派比丘为主的「大众部」,和思想偏向传统保守,以长老比丘为首的「上座部」。

  依据北传佛教说法,部派分裂的主因在于教理上的见解不同。《大毗婆沙论》和《异部宗轮论》记载,认为僧团发展应以自由、进步为特色的大天比丘,以「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一偈所说的「大天五事」,表达对阿罗汉证果五项教义的新见解;持反对意见的上座部长老,为此与新进思想派比丘争论不已。在阿育王亲自协调的决议中,新进派比丘获胜,上座部长老比丘因此不得不离开鸡园寺,远赴西北迦湿弥罗国,僧团正式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

  另外,南传佛教则认为,部派分裂是由于佛陀入灭后的百年之间,东方毗舍离跋耆族的跋阇子比丘提倡「十事」新说,与西方主张严持戒律的耶舍长老,引发行持上的争议。耶舍比丘获得离婆多长老协助,邀请七百位圣贤比丘为律典作一结集,并在集会上一致决议「十事非法」;而主张此十事可行的比丘也同时举行结集,因此而造成分裂。

  佛教史上将这次的分裂称为「根本分裂」。

  枝末分裂

  上座部与大众部根本分裂后,教团流传渐广,但由于师承不一而对义理解释不同,加上各地多样性的风土人情,各教派出现了因地制宜的主张。在各自发展论学、思想下,派系愈分愈多,到了佛陀入灭百年后至四百年间,「上座部」与「大众部」又衍成二十部(或说十八部)的「枝末分裂」。

  一、上座部分裂

  《异部宗轮论》记载:上座部在佛陀入灭后约三百年至四百年初,发生七次分裂,分成十一部。

  第一次分裂出现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的说一切有部。这是上座部系最大的派别,所传的论藏典籍也最多,后来被视为上座部的代表。原来的根本上座部,因势力大减而隐退至喜马拉雅山中,称为「雪山部」。

  第二次分裂是从说一切有部分出了「犊子部」;后来,因对「已解脱更堕,堕由贪复还,获安喜所乐,随乐行至乐」一偈的看法各有不同,犊子部又分出「法上部」、「贤冑部」、「正量部」和「密林山部」,称为第三次分裂。

  第四次分裂是从说一切有部直接分出「化地部」。「化地部」主张「佛与二乘,皆同一道,同一解脱」,并说「僧中有佛,故施僧者,便获大果,非别施佛」,此观念已具备大乘佛教思想。

  第五次分裂则指从化地部分出「法藏部」,法藏部相当重视「咒藏」和「菩萨藏」,开启了后代大乘密教的先河。第六和第七次分裂时间大约在佛陀入灭后第三百年末至第四百年初,从说一切有部直接分出「饮光部」和「经量部」。「经量部」的开祖鸠摩罗驮,因善用譬喻说法,而使「譬喻」成为此部派的最大特征,被视为后来大乘佛教譬喻文学的基础。

  二、大众部的分裂

  「大众部」又称「摩诃僧只部」,是大众部的根本部派,大天为其开祖,以「缘起观」为论点,主张「现在有体,过、未无体」。「大众部」的分裂前后有四次,大约发生在佛陀入灭后二百年中至满二百年间,共衍出九部,是激发大乘佛教兴起的主流。

  第一次分裂时,以「世出世法,唯一假名,皆无实体」的主张与大众部主旨不合,独立分出「一说部」;而「说出世部」则以「世间但有假名,出世间法则皆真实」另成一派;「鸡胤部」则认为阿毗达磨是佛陀的真实教法,经律为方便教法,并主张应舍方便,依正理精勤修行,才能疾断烦恼。

  第二和第三次分裂,各分出「多闻部」和「说假部」。最后一次分裂则是在佛入灭后满二百年,大众部因重新论议「大天五事」,或有表示赞成,或有表示反对者,因而分出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和北山住部。

  从上座部与大众部分裂出来的部派中,有的以教理特色命名,有的以地名为部派名,更有以创始者立名者。各部派虽各自建立思想体系,但对于佛教的基本义理如「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十二缘起」、「涅槃」等,仍持一致的看法。

  从根本分裂到枝末分裂,在佛教史上以「部派佛教」称之。在百家争鸣,各有千秋的潮流之下,部派佛教展现了佛教思想发展初期的黄金时代,有如百花齐放,缤纷而灿烂!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