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永福龙山寺

寺院大全 | 作者:网络 [投稿]

\

台湾桃园永福龙山寺

  地理位置

  桃园县大溪镇信义路1125号

  寺院简介

  大溪有个百年古刹——龙山寺,几次进出大溪都没有注意,加上佛教文献资料未曾刊载,故有失之交臂之憾,所幸大溪某里长黄房枝居士提供资料,才未进一步的遗憾。

\

台湾桃园永福龙山寺

  寺院历史

  大溪龙山寺建于清同治四年(西元一八六五年,当初草创之初,先民之血泪与传奇,实为今日大溪之繁荣之所系。

  清咸丰、同治年间,有黄龙安、黄龙松、黄龙蕙三兄弟在今日大溪之乌涂窟开垦,当时乌涂窟仍有青番(高山族)出草掠杀,人心惶恐不安,黄龙安在忧心之余,乃前住台北艋舺龙山寺,祈观世音菩萨指点迷津,并于当夜宿于耳中,梦见菩萨指示:“无庙不成庄,车边缚一虎,南方筑一城,青番自平矣。”苏醒之后推测文意,必须建寺奉佛,以安民心,而助治乱。

  返回后即延师相地,兴工建筑,简单草堂亦号龙山寺,寺成之后又往艋舺龙山寺,朝香割火,并恭请观世音菩萨圣像回寺安座,顿时万民云集,菩萨广大灵感,四方人士来投靠黄龙松兄弟者日众。当时有一姓谢名虎豹者前来投靠,谢虎豹为人正直相貌出众,武艺强,使弄一支齐眉杆出神入化,遂命其镇守东边开垦,并应付青番,即今虎豹坑因而得名。又一投靠者黄阿城气宇不凡,胆识过人,勇猛异常,为人诚恳,尤其擅精枪法,百发百中有百步穿杨之能,遂命其守护南边,即今之鸟嘴尖脚,车寮仔一带。

  谢、黄二人负责训练庄丁,并配合黄阿庙(其驻地后称公馆)雇用青年勇士,俗称民壮,对付青番及土匪屡有建树。但是高山族谓其侵占其土地,并不因此而甘休,经常往他族求援,屡次索地报仇,每次打斗双方俱有伤亡。历年民壮被杀者七十二人,公馆庄民为感其功,并在今日之永福国小校前建义勇公庙,归忠烈祠。

  甲午战败清廷割让台湾,庄民不服,遂与日军对抗,被困毛里坑(今之妙法寺后方),断粮饥饿而死者甚多,随后日军大队人马杀至,庄民弹尽援绝,兵败被杀者众多。日军攻破之后恨庄民入骨,放火焚烧民宅无一幸免,昔公馆大厝及龙山寺尽毁。所幸观音菩萨圣像及时被善士请往蜈蚣仑脚土地公庙避难,得保存金身。数年之后,有一天保正(里长)颜致雨,午睡梦见菩萨对其说:“土地公庙破小不堪居住,请帮忙复建龙山寺。”保正在集众商讨之后于民国五年(岁次丙辰)建筑正殿及厢殿共七间,落成之后恭迎观音菩萨回来,并将原在十六份仔妈祖宫的妈祖及土地公同供奉于寺中。

  民国十五年冬庆建醮,聘常定法师为住持,同时更名为香云庵,广收门徒,来求度出家者甚多,最多时常住曾达卅余人,香火鼎盛。常定法师鉴于寺务所需,遂再建左右两廊、护龙及南北两厅,并于厅中安奉长生,往生禄位,香火日盛一日。不料庄中有不通佛理的反对者谓:寺中奉祀神主牌位,变成有应公庙云云,镇日吵闹不休,打扰出家人清修,常定法师不得已,只得将禄位移请他方,并另立道场,只留其徒慧莲法师暂为管理,自此之后寺院香火日微,寺务一厥不振。光复后慧莲法师离寺他去,寺院再请俗士阿玉斋姑住持。

\

台湾桃园永福龙山寺


  寺院格局

  民国五十九年寺院二次建醮法会,可惜寺貌已经年久失修一片残败,后虽有观音信徒蔡阿文及公馆黄生全先生出钱出力维修,并倡龙山寺改建之议,并无多大成效。民国六十五年在庄民鼓励及里长黄房枝发起改建之下,终于在同年端午节组织重建委员会,并随即动工,工程顺利寺貌堂皇,计完成的有正殿、三廊护龙、拜亭、山门、凉亭、鱼池、驳崁、花园,并于民国七十一年落成建醮,百年古刹遂成。

  现在的龙山寺还是以观世音菩萨为主供,寺貌殿堂的分布构筑和艋舺龙山寺近似。目前龙山寺虽无法师住锡,不过倒是有聘请附近正统佛寺的法师前来诵经助念,龙山寺在经过百年来的风霜之后,今日在经过整顿之后必有新的气象。

  寺院联系方式

  电话 03-3875881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