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宝通禅寺

寺院大全 | 作者:网络 [投稿]

\
 


  地理位置

  宝通禅寺位于武昌洪山南麓

  寺院简介

  宝通禅寺位于武昌洪山南麓,为历世清净佛刹,是三楚第一佛地,是武汉市著名佛教四大丛林之一。 宝通禅寺历来是皇家寺院,在各个朝代都得到了皇家的维护和保养,如今的寺院建筑明显有皇家气派。 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同年列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开放寺院,1992年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历史

  宝通禅寺,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有16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南朝刘宋年间(420-479),初名东山寺。唐贞观年间(627-649)易名弥陀寺;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更名为崇宁万寿禅寺,是武汉现存最古老的寺院。净土宗禅宗、密宗,多宗会聚,在历史上曾得到唐文宗等十位皇帝和六位王侯的大力护持,是最具典范的皇家寺院。寺内殿宇楼阁依山而建,层叠有致,隐现自然,古朴庄严,方圆150亩,面积最大。文物荟萃,宋钟、元塔、须弥座、明狮;古迹繁多,摩崖石刻,洪山八景,最具佛教文化内涵。我国近代佛学泰斗太虚大师创办的武昌佛学院1994年在宝通禅寺复办,是近现代最重要的僧伽教育基地。

  唐代宝历二年(826年),洪州(今江西南昌市)开元寺善庆和尚云游到随州大洪山修建了“灵峰寺”。善庆和尚圆寂前,毅然割了自己的双足留在寺内,表示升天之后也要为乡人利益奔走,这双“佛足”成为灵峰寺历代相传的镇寺之宝。皇帝为此赐给善庆“慈忍大师”的法号,还御书了“幽济禅院”的匾额送给灵峰寺。

  北宋末年,改名为“崇宁万寿禅寺”。元末万寿禅寺毁于战火。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改名为“宝通禅寺”,成为武汉四大丛林之一。明朝末,宝通寺又遭毁坏。清康熙年间对宝通寺进行重修和增建,规模宏大。咸丰末年毁于战火。现存建筑大多是清末保存下来的建筑。

  宝通禅寺历来是皇家寺院,这是武汉寺院中非常独特的一点。也正因为如此,它的寺院建筑都和北京故宫的建筑非常类似。

\


  寺院格局

  寺内现有放生池、圣僧桥、接引殿、东西厅、大雄宝殿、祖师殿、禅堂等建筑,整个寺庙建筑随山势而起伏,隐现自然,层迭有致。寺后有洪山宝塔、法界宫,另有小亭、层石、奇石、幽径、华严洞、白龙泉等胜迹,碑光塔影,林密花茂,让人留连忘返。

  在寺院的后山上有“洪山八景”的摩崖石刻“栖霞”、“云扃”等、岳飞手植松等古迹。

\


  寺院景观

  宝通寺内文物有唐铸铁佛,宋朝“万斤钟”及明石雕狮等。唐铸铁佛是唐天宝年间(742—756年)铸造的一尊大佛,高4米,底座宽8米,重膝盘坐,形象生动。宋代“万斤钟”铸造于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钟身为铁制,边口镶上青铜,钟体庞大、沉重。可见宋代人对音律和冶炼铸造技术的研究都达到一定水平了。万斤钟钟身高大,造型古朴,四周有“皇帝万岁、重臣千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铭文,字体清晰。

  宝通寺里还有一口清光绪年间铸造的铁钟,比“万斤钟”略小而薄,体型庄重而秀丽,上部饰以生动的花纹线条,钟口四周铸有“皇图巩固、帝道假昌、河清海宴、天地承平”的铭文,字体刚健遒劲,吸引不少金石铭文爱好者。

  洪山宝通寺正院后面还有一座佛教密宗的坛城——法界宫。法界宫是持松回国后仿唐朝密宗金刚部“五曼荼罗”形式建造,殿内为了修习密法,原设木质密宗坛城,雕刻镂空,玲成别致,可惜早废。现屋面覆以黄琉璃瓦,并以五亭结顶,借以表示东西南北中五佛方位。各亭均为镂空大屋脊,飞檐蟠爪,富有民族特色。殿前廊柱,刻有法轮十字羯摩杵,殿基四周刻有双层莲瓣,殿前阶下为三孔拱桥,桥外双亭侍立,殿亭相映,景色别致。这是武汉地区唯一的佛教密宗建筑物,它独特的设计,成为研究建筑学的参考资料。1954年班禅大师、喜饶嘉措大师先后来过宝通寺,在这里举行了密宗的“灌顶法会”。1996年4月22日,武昌宝通禅寺隆重举行了玉佛殿落成、佛像开光、方丈升座庆典法会。来自国内外的诸山长老及武汉市佛教四众弟子数千人参加法会。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归元禅寺方丈昌明法师主持了庆典法会。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