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道安寺

寺院大全 | 作者:网络 [投稿]

西安道安寺

陕西西安道安寺

  地理位置

  道安寺位于神禾原畔鸡子山,此地处于神禾原东麓,今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彰仪村原上。此处正是神禾原向西北拐弯凸出之地,地势显亮无遮,其后原两边的走势回收,犹如跃跃欲飞的鸡两翼而奋起,故人们称为鸡子山(又道此地荒坡草丛,四时多栖野鸡故名鸡子山)。又因唐宋时季,在此处建有真武庙,有朝阳大殿,俗称鸡子殿。

  寺院简介

  安寺,古名“五重寺。”亦名“义安院”。据鸡子山,朝阳殿,真道安寺武庙碑记:“道安寺唐宋以来旧有。”《咸宁县志》云:“道安寺在城南四十里,北王里,为秦国师道安居地。”现存《符秦国师塔记》碑载:“府城南有义安院,为秦国师遗迹,寺内有道安洞院,院中有塔,西倚高崖,东眺樊南之景。南行七、八里至炭谷(今太乙)……。庆厝中(北宋仁宗年号)有隋智悟大师断肱历志,行业清苦,筹资重修二塔。” 《长安城南记》云:“……此释道安栖隐之处,薨痊于此。信不诬矣!”新街村樊家什子有古庙一座名“国师庙”相传为道安寺之门。神禾原畔至今亦名“寺脑”。足见昔日道安寺之宏伟浩大,庄严肃穆。因缘生灭,事事无常。道安寺亦屡遭战乱兵燹,及唐“三武之祸”。昔日高台殿宇皆荡然无存,仅存碑石一块,石相数尊,横于蓬蒿乱草之中,其景其境甚令哀叹。物转星移。流年如梭。幸喜今朝。政通人合。国运增强。宗教信仰,日新月异。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十方善信的大力护持下,道安寺亦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缘起。现经区佛协开会决定,由宽严法师负责,道安寺修复工作。以“人间佛教”思想为指导。弘扬正法,与时俱进。广结佛缘、广结法缘、广结善缘、广结人缘。成就大众、利益大众、方便大众、感恩大众。且全面宣传贯彻《宗教事务条例》精神。将这座千年古刹,译经道场,推向一个更高更新的台阶。

西安道安寺

陕西西安道安寺

  寺院历史

  晋代-----前秦时,前秦王苻坚攻占襄阳城,恭迎国师当时佛教界领袖人物----道安法师入都城长安五重寺(又名义安院,唐宋后称道安院,道安寺)。根据这一记述,道安寺约建于晋时符秦时期。

  史载;道安法师学识渊博,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开一代之风气,他在道安寺任主持后,翻译佛经二十五部二十九卷,主持译出佛家典籍十部一百八十七卷。同时道安法师是净土宗和本无宗始祖,编纂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佛教精录--------《综理众经目录》。道安法师又是中国僧制的开创者,他亲手制定了中国僧尼的规范,并统一了沙门的姓氏。宋时《高僧传》等佛家史籍均有关于道安法师的记述。

  道安寺当年的建筑规模宏大,当地人传说有;“跑马关山门”之语。唐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动荡不安,道安寺和周围其它寺院一起衰败。

  宋代张礼游城南诸名胜时,在《游城南记》中记载了当时道安寺的情形;“今为尼院,院中起小塔,西倚高崖,东眺樊南之景,举目可尽”。

  金代兴定二年(公元一二一八,1218年)又重新修建国师塔,寺内新出土金代古碑《符秦国师塔记》一块,内容记载了当年(1218年)重修国师塔的情形。该碑铭文为隶书,正文为行书,详细的记载了道安法师一生的经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