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与文山寺

寺院旅游 | 作者: [投稿]

  文天祥与文山寺

  提起文天祥与苏州的关系,就要谈到苏州桃花坞的文山寺。

  苏州桃花坞内,旧时多庙宇,直到民国编《吴县志》时,城内着名的寺庙共24所,桃花坞地区还占了7所(不包括其他的宫、观、祠堂)。但岁月变迁,至今仍旧正常进行佛事活动的,在桃花坞就只有文山寺了。

  今日文山寺一带,原有潮音庵、云林庵、文山寺三座寺院,其中潮音庵创建年代最早。宋德?元年(1275)十月,因元兵南侵,南宋皇帝急命丞相文天祥改任浙西、江西制置史兼平江知府,在苏州组织指挥抗元事宜,据说文天祥就把家属安排在潮音庵内。但文天祥在苏州只停留了40多天,又奉命移守杭州。文离开3天后,苏州就沦陷了!苏州人为了纪念文天祥,就在潮音庵附近建文山寺(文天祥号文山),门前的小巷就称作“文山寺前”(现称“文丞相弄”)

  据吴光奇所撰《文山潮音禅寺碑记》及其题额的《云山无恙碑》可知,原潮音庵寺院规模很大(“吴中潮音庵,面临中市,背枕桃坞,左邻文山寺,后与云林庵毗连,南宋以来有名之巨刹也”)。可惜民国初年,不仅潮音庵破败,“文山寺已日就衰落,云林庵亦僧徒星散”,于是就在民国14年(1925),以潮音庵为基础,将三寺庵合并,“以文山寺为前代名刹,未可湮没,爰为集议曰:文山潮音禅寺”,后又简称“文山寺”。寺庙由和尚住持,原云林庵的尼姑则移居附近小园上(巷名)的“法音庵”。

  至今健在的着名书画鉴定家吴雨苍先生,系吴光奇之孙,老家就住文丞相弄花萼里,小时候,常随祖父去文山寺。据他证实,文山寺附近,包括原树德小学、老虹村一带,多次出土数量可观的“韩瓶”。韩瓶传为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部队军用水壶,粗砂陶质,作橄榄形,小口尖底,有双耳或四耳,可系绳。小者作随身水壶,大者也可用作井里取水。“韩瓶”又称“陶嵬”,实际上是宋代常见的军用水壶,军队眷属也多使用,并非韩世忠军队专用。这至少可以证明,文山寺一带,曾驻有宋军或宋军家属,文天祥当时率军抗元,在这里安置家属的传说,基本可信。

  因为文天祥的缘故,所以文山寺虽建在小巷内,却有很高的知名度,尽管寺院在“文革”中被易作厂房,也未遭多大破坏。改革开放后,苏州的着名寺院大多先后恢复,但均属和尚住持;后来,文山寺经批准,成为苏州惟一安置尼姑的庙宇。由于桃花坞和文山寺丰富的历史内涵,近年来,许多书画家还为这里留下了不少书画作品,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相当的建筑规模,使文山寺具有了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现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