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戎寺

寺院旅游 | 作者: [投稿]

  巴戎寺,大吴哥主要景点之一。要到巴戎寺,先进吴哥城。“吴哥”在柬埔寨语中意谓“首都”,是真腊王国时代的都城,而“吴哥”所在地是柬埔寨的暹粒省,“暹”者,暹罗也,指泰国;“粒”者,柬埔寨语意谓战胜,“暹粒”即战胜泰国之地之谓也。想想让人觉得这首都名字的命名很有深意喔。

  吴哥城,俗称大吴哥(与“小吴哥”相对应),是真腊王国时代全国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中心,是当时东南亚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居民号称百万之众,护城河长达12公里,占地约15平方公里。城内寺塔庙宇林立,街道宽阔,宫殿巍峨。城中遗迹包括大广场、斗象台、巴戎寺、巴芳寺、癞王台、空中宫殿等。吴哥城东南西北加上东北面的凯旋门,共五个门。在我国元人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中对该城有一段生动的记载:“城周围可二十里,有五门,门各两重,唯东方 开二门。余面皆一门,城之外巨濠。濠外皆通衢大桥,桥之两旁各有石神五十四枚,如石将军之状,甚巨而狞。五门皆相似,桥之阑皆石为主,凿为蛇形。蛇皆九头,五十四神皆以手拔蛇,有不容走逸之势。城门之上有大石佛头五,面向四方,中置其一,饰之以金。门之两旁,凿石为象形,城皆垒石之高可二丈。石甚周密坚固,且不生繁草,却无女墙。……其城甚方整,四方各有石塔一座”。巴戎寺座落在吴哥城的中心,又称“百囊干丹”,意味和象征着宇宙中心,是古真腊皇国的第二个皇都中心。

  按周达观《真腊风土记》记载,大吴哥城中有一座木结构的金碧煇煌的大皇宫,为国王的办公和居所,惜后毁于战火,只有石头烧不了,给后人留下珍贵的遗址。其中,巴戎寺就是典型代表。

  巴戎寺是一座三层叠加,一层比一层陡峭的宏大寺庙,寺中有49座高大雄奇的四面佛,远远望去,犹如一群商议宇宙大事的石面大臣。据考证,这49座四面佛,加上大吴哥城五个大门的五座四面佛,共计54座,代表着当时真腊皇国所统治的54个省份。这54座四面佛,个个均方额阔口,端庄慈祥,雍容华贵,面带各自不同的神秘微笑,极具禅意和皇家气派。专家学者认为,这些面容应是以阔耶拔摩七世真容为蓝本,溶合佛陀尊容加艺人意念创造而成,东南西北四个面孔,代表君王慈、怒、喜、舍,并了望四方,掌握世界。这些神秘的微笑举世无双,被称为“高棉的微笑”(柬埔寨建国于公元一世纪,曾有扶南、真腊之称,因高棉族占全国人口80%,故习惯上又将柬埔寨称为高棉)。在这54座四面佛的216面微笑中,数巴戎寺中一张笑容最为灿烂,嘴角上扬,慈目微翘,内心的吉祥喜悦与圣意不经意间流淌出来,感染着每一位瞻仰者,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

  参观巴戎寺,除前述感觉外,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象征皇权神性的林伽。供奉在神殿中央的林伽,是古真腊人受印度教影响创造的人神、生殖合为一体圣物。他们认为,若要皇国强盛必须尊奉林伽。当含着圣意的清水从男根(林伽石柱)上淋下,从男根下端石盘(代表女阴)上的凹槽中流出,则寓意着古真腊人民繁衍生长,绵延不绝的生命之源。据说,将这种象征着男女天神交合后经凹槽中流出的圣水涂抹到自己的头上、身上,你就得到了神的庇护,性能力会更强劲,家庭生活会更美满幸福。帝王们生前供奉自己的木伽,升天后又供奉成为神化的林伽的自己,通过林伽占据着寺庙的中心,这就是我们在吴哥寺庙中见不到传统寺庙中的大佛,只见到占据中心位置的林伽的奥秘,也是一朝接一朝,代代国王广修寺庙的缘由之一。

  二是巴戎寺中的石雕壁画。整个吴哥凡寺庙皆有雕刻,但巴戎寺和小吴哥中的雕刻,尤其值得关注。在五座大门、三层寺院、壁间、门窗甚或是地下室内,无处不是精雕细刻的艺术精品,尤其精致的是巴戎寺中央上下两层的浮雕回廊,长达1200米,刻画了11000余位人物。内回廊的浮雕以神话故事为主题;外回廊的浮雕则以市井百态、农耕、狩猎、集市、杂技、婚丧等为题材。浮雕描绘了宗教传说、神话故事、古真腊人民的世间生活,尤其引人注目的还是古真腊人民在国王统率下反抗外族入侵的战争场景,其间还可见到宋朝派兵支援真腊国,反击占族入侵的画面。在异国他乡壁画中见到宋兵头上梳着髻儿,耳朵短短的炎黄子孙形象,心中刹时涌起一阵柔情。这些雕刻比例准确、线条古拙、透视感强、生动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和重要史学价值。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