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岩寺

寺院旅游 | 作者: [投稿]

  最早的记载见于辽天庆元年(1111年)《重葺木岩寺碑记》。木岩寺始建于北魏天安二年(467年),据今有1500年。唐代着名诗人贾岛有一首着名的五律--《过木岩寺日暮》,又名《岫山寺》。“天庆”是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年号。天庆元年,木岩寺重修毕,立碑以记,上有“采煤于穴,汲水于泉”一句,可见,煤炭开采应早于天庆元年,或至迟在天庆元年,迄今有900余年历史。木岩寺在清末因山阳岩体突然崩坍而毁,今周口店村仅有残址。另据旧志书记载,房山采煤业“发韧于辽金之前”,可作为房山煤炭开始开采之参考。但就从较准确的文字记载看,《重葺木岩寺碑记》“采煤于穴”一句,不仅在房山,也是北京煤炭开采业迄今所见到的最早的准确的记载。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妙句之妙)

  ———唐·贾岛《木岩寺》

  名山必有古刹。

  庙宇处于山中,环境之优是先天的,作者夜宿山寺,诗兴悠然而生。诗歌的上一联仰望天宇景观:“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已是十分美妙———从疏落的树枝空隙,看到流星划过,而天幕上的云朵,在风的驱使下,掠过明月,如月亮在云际走动。如此美丽清幽的氛围下,作者对山寺的特征感受更为深刻:“绝顶”,指寺庙建在山顶,“人来少”,表面是指人迹罕至,实际上暗示山寺远隔市尘,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正因为远离尘世,便有了下句“高松鹤不群”,孤鹤独栖在高松之上,显得格外高洁。松鹤在古代诗文中是长寿、高尚的象征,作者用在这里,一方面赞颂寺中僧人德高望重,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高尚襟怀。

  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贾岛少年为僧,后来还俗应试,仕途不遇,故而思想感情一直在出世与入世间徘徊,诗作风格“幽奇寒偏”,往往含有耐人寻味的禅意,《木岩寺》就是他的代表作。而本联更是充满了哲理,特别是“绝顶”与“高松”,“人来少”与“鹤不群”,表面上只是对仗而已,实际上极具炼字功夫。不仅对得巧,而且在有意为之的后面,透露出作者对“世外高人”的仰慕之情。

  附诗作原文:

  木岩寺

  岩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