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记载见于辽天庆元年(1111年)《重葺木岩寺碑记》。木岩寺始建于北魏天安二年(467年),据今有1500年。唐代着名诗人贾岛有一首着名的五律--《过木岩寺日暮》,又名《岫山寺》。“天庆”是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年号。天庆元年,木岩寺重修毕,立碑以记,上有“采煤于穴,汲水于泉”一句,可见,煤炭开采应早于天庆元年,或至迟在天庆元年,迄今有900余年历史。木岩寺在清末因山阳岩体突然崩坍而毁,今周口店村仅有残址。另据旧志书记载,房山采煤业“发韧于辽金之前”,可作为房山煤炭开始开采之参考。但就从较准确的文字记载看,《重葺木岩寺碑记》“采煤于穴”一句,不仅在房山,也是北京煤炭开采业迄今所见到的最早的准确的记载。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妙句之妙)
———唐·贾岛《木岩寺》
名山必有古刹。
庙宇处于山中,环境之优是先天的,作者夜宿山寺,诗兴悠然而生。诗歌的上一联仰望天宇景观:“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已是十分美妙———从疏落的树枝空隙,看到流星划过,而天幕上的云朵,在风的驱使下,掠过明月,如月亮在云际走动。如此美丽清幽的氛围下,作者对山寺的特征感受更为深刻:“绝顶”,指寺庙建在山顶,“人来少”,表面是指人迹罕至,实际上暗示山寺远隔市尘,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正因为远离尘世,便有了下句“高松鹤不群”,孤鹤独栖在高松之上,显得格外高洁。松鹤在古代诗文中是长寿、高尚的象征,作者用在这里,一方面赞颂寺中僧人德高望重,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高尚襟怀。
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贾岛少年为僧,后来还俗应试,仕途不遇,故而思想感情一直在出世与入世间徘徊,诗作风格“幽奇寒偏”,往往含有耐人寻味的禅意,《木岩寺》就是他的代表作。而本联更是充满了哲理,特别是“绝顶”与“高松”,“人来少”与“鹤不群”,表面上只是对仗而已,实际上极具炼字功夫。不仅对得巧,而且在有意为之的后面,透露出作者对“世外高人”的仰慕之情。
附诗作原文:
木岩寺
岩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万年寺算得上是峨眉山的母寺了,在峨眉山以普贤菩萨闻名于世之前,便有了这座万年寺启发信心。这座寺院位于峨眉山的半山,上可通于金顶胜境,下可达于清音阁,左右山形环绕,内藏本迹法要。寺院的建设是一个标准的汉传格式,山门进入后,便是天王殿、普贤殿以及
在佛教的禅宗里面,永明延寿禅师无人不知。《灵隐寺志》说他是属于法眼宗的,其实,他倡导祖佛同诠,禅教一致。融法相、三论、天台、华严各宗于一体。持律清严,行道念佛,持密咒,欣往生,有
今日龙华寺与静安寺 今日龙华寺依然巍然屹立,并计划筹建一座上海佛教文化中心国际会议厅。唯静安寺重新扩建,约三、五年后,方能建成新殿楼阁,大放异彩。 海内外佛教徒来到上海参访,几乎都
江南悬空寺大慈岩(图片来源:资料图) 江南悬空寺大慈岩 大慈岩位于建德市南面24公里处。它是一个佛教文化和秀丽山水完美结合的旅游胜地,素有浙西小九华之誉,以江南悬空寺、长谷溪流、全国
门票: 20元/人,1.2以下儿童免费;12月31日撞钟日门票是380元。 开放时间: 07:30-17:00 交通概况: 乘公交33、44、301、307、游3路到何山桥下,步行上桥后沿匝道至寒山寺;或公交9、10、4
【基本信息】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南俊路115号 门票:不详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泉州市区内乘坐10路、25路公交车到承天寺站下车即可。 【景点介绍】 承天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对面南俊
门票开放时间: 60元,保险一元(自愿)开放时间:9:0017:00 交通概况: 从大同乘长途汽车到浑源。 景点简介: 位於北岳恒山脚下的金龙峡,距大同市约80公里,这就是我国五岳名山之一的北岳
门票开放时间: 门票15元 交通概况: 白马寺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湟水北岸。前往西宁以北40公里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可乘西宁长途汽车站的中巴,15分钟一班,票价15元左右,行程1小时30分
门票开放时间: 每周一休息;平日票价5元,节日期间10元。 交通概况: 公交9、10、16、18、24、25、602路可以到达。 景点简介: 在银川古城西南部,有一座著名的寺院叫承天寺,寺内中间一座耸
景点介绍: 法门寺位于宝鸡市扶风县城北约10公里的法门镇,东距西安120公里,西距宝鸡96公里。法门寺因存有流传千年的佛指舍利而闻名于天下,更有多种文物珍宝,是一座罕见的文物宝库,被誉为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