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题明果寺

寺院旅游 | 作者: [投稿]

  明果寺,坐落在衢县庙前乡境内,废圮多年,1994年l0月5日(农历九月初一)重新开光。

  明果寺始建于公元684年,正当武则天称帝时。寺以武则天亲书额“明果寺”而得名。关于明果寺的历史,康熙《西安县志》有一段记载:“在县七十里,山势灵秀,溪水回环,前有钵盂山,极似钵形。寺场最左唐女主则天亲书额,有白居易传法堂记。寺为大彻禅师道场,有师漆布真身,又有元和证真塔杨光弼记。今寺废,惟一钟尚存。”

  明果寺自始建以来,历经劫难,屡毁屡建。最兴盛时要算清代。据嘉庆《西安县志》记载:“顺治六年,僧形山来衢结庵于此;康熙五十年,僧书赞建大殿;雍正二年,僧永念建地藏殿及回龙庵;乾隆二十八年,僧慧缘重建大殿、观音阁;四十四年,僧道德重整观音阁、建山门,寺复振。此寺香火极盛,与九华同。”由此可见明果寺当年的盛况。

  清人余思濂有一首《明果寺》诗,从另一个角度再现了明果寺当年的情景:

  古径响双屐,无人僧不呵。

  黯猿牵槛竹,驯鹤踏庭莎。

  日落山精见,年深经佛多。

  欲论南北法,禅生意如何?

  明果寺为什么能历经千年兴废而至今影响犹在呢?大诗人白居易为大彻禅师写的传法堂碑记很能说明问题。碑云:“有问师之名迹,曰:号惟宽,姓祝,衢州信安人。祖曰安,父曰皎。生十三岁出家,二十四岁具戒,僧腊三十九,报年六十三,终兴善寺,葬灞陵西源(明果寺西),诏溢大彻禅师。”又云:“年十三,见杀生者,恻然不忍食,乃求出家。初习毗尼,修止观后,见大寂,乃得心要。唐贞元六年,行化于吴越间。元和四年,宪宗召至阙下。白居易尝诣师,问曰:‘既曰禅,师何故说法?’师曰:‘无上菩提者,被于身为律,说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应用者三,其致一也。’十年二月开二堂说法,后就化,敕谥大彻禅师。”

  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但他的散文却不多见。因此,这篇为大彻禅师作的碑记便成了古今学者研究白居易散文的重要资料。再加上武则天曾给寺庙题名。这些都是“此寺香火极盛”的原因。一些优美的民间传说,也为该寺增添了神话色彩。    关于大彻禅师,清范珏作了一首《明果寺吊大彻禅师》的诗:

  飞锡何年去上方,白云未恋远公房。

  岩间禽语梦初破,竹下石泉烹自香。

  苔藓缠碑埋断径,松杉满院透斜阳。

  灞陵原上秋风冷,又有金身一塔藏。

  世间好语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兴盛千年的明果寺,在衢州历史上确实曾有过很大的影响。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