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茏秀毓禅林寺

寺院旅游 | 作者: [投稿]

  沿着蜿蜒曲折的长城,你会走进层峦叠嶂的燕山山脉。在东连鹫峰山,西接清东陵的一段山坳里,闪烁着圣洁的灵光。这里群山环抱,古树参天,绵绵不断的山泉溪水流淌出晨钟暮鼓,风化的岩石镌刻着历史的箴言。这红墙碧瓦的古老寺庙就像松树一样生长在层层叠进的大山褶皱里,它和这里的山山水水形成一个整体,参天化育,让人类的灵性在这里千回百转,化成心灵的祈祷,企盼幸福与安宁降临人间。

  这座令人梦回牵绕的寺庙叫禅林寺,原名云昌寺,它始建于何年已经无法考证,据寺内残碑记述,它重修于东晋时期,“禅林寺”的匾额为大辽国皇帝亲赐。经过历代修复,现在的禅林寺规模宏大,属于文殊菩萨的道场。山林里吹过的清风,拂过沉默的岩石,伴随着悟透红尘的灵性审视着茫茫的人世沧桑,禅林寺就像一朵山花,以图腾的方式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向着人们的心灵开放着。

  据《遵化县志》记载,当地流传一种说法,是“先有禅林后有边,银杏还在禅林前”。这里的边就是指边关,也就是长城。意思是说,这里先有了禅林寺,然后才有了长城,但是,这葱茏秀毓的银杏树在禅林寺出现之前就已经郁郁葱葱地生长在这里了。至于它有多少年的历史,实在是无法确定,好在这里发现了一块银杏树的化石,这斑驳的老石头在历数着银杏阅尽沧海桑田的久远历史。银杏越万年,姿影何梭梭,它以强悍的生命力,在这鸟音深谷啭,松檀绕藤萝的幽深环境里,望穿青天,直到今天,人们依然能在它的树荫下领略沁人心脾的凉意。这久历沧桑的老树似是有令人敬仰的神灵,望一眼它那沉郁悲怆的神态,就会感到一种光明与黑暗对接的昏眩,仿佛牧笛悠长的音响在风中飘落,裹挟着多姿多彩的云雾幻化出斑斓的吉祥,降临人间。

  飘落的吉祥在大地上苏醒,在禅林寺周围,还有十三棵古银杏树依然向人们展示着它们的生命力。如果做最保守的推算,这十三棵银杏树的年龄都在两千年以上。粗者,两个人不能搂过来,细者也是一个人也抱不过来。它们是一棵雄树,十二棵雌树,宛若君主与他的嫔妃们日夜相伴。人们把这棵历尽沧桑的雄树称为“龙种”,以示对它的崇敬。而雌树又滋生出三代银杏,所以人们又把这古老的银杏大家庭称为“四世同堂”。这些老树虽然寿命长久,但是它们一点也不显得老态龙钟,反而越加枝繁叶茂,每年结出大量的银杏果。它那遒劲有力的枝条,就像一只只佛手,把慈善的微笑举向天空,化作灿烂的霞光,向着整个空间释放……

  禅林寺得益于这古老的银杏,它在刻意编织着自己的银杏饮食文化。据说银杏有三奇,一是寿命长,俗称自然界的活化石;二是生长缓慢,聚集着无数的养分;三是银杏树浑身都是宝,枝、果、叶都可入药。来到禅林寺,这里的主人会请你品尝银杏酒,银杏茶,即使是用餐,也是银杏晏,各种色香味俱全的菜肴都与银杏相连。其实,禅林寺的银杏晏并非是让人们陷入饮食的饕餮中,它是在用银杏诱导人们回归大自然,让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陶冶人们的性灵。

  来到禅林寺,心胸变得舒畅、宽广、透明。入住这里,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这个休闲度假的地方叫儒意山庄,一个儒字,让人顿觉有了家园的感觉,我们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在这山水树木中陶冶出登峰造极的人文精神。这个建筑依山就势,差落而置,与古老的银杏树群相依相伴,风格古朴典雅,它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禅林寺,并非虚幻与缥缈,可它确实把现实与朦胧融为一体,用天上的白云带走信徒的痴情,用山间的清风撩拨文人骚客的灵感,用参天的古木净化人们的心灵。

  禅林寺,历史的厚重化作了沉默的岩石,圣洁的灵光化作了古树的精灵。大自然与人类的面孔在这里一起化作深沉的微笑,随风飘荡……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