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曲回寺

寺院旅游 | 作者: [投稿]

  灵丘曲回寺,位于县城西南75公里的下关乡曲回寺村附近。

  《灵丘县志》(2000年版)引用元代 蓬庵《曲回寺碑记》称,寺院创建于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由大禅师慧感奉诏创建,“持旨赐曲回寺”。 寺院为两进院落,建有函山门、钟鼓楼、中殿、大殿、配殿并有跨院,南北100米,东西50米。1939年殿宇毁于兵火,现存殿基、踏道、柱础。“绵绵怀古意,不闻钟磬声”,可惜千年古剎被毁,如今只留下了国内外罕见的石佛冢群。

  《曲回寺碑记》称,“天宝十年奉诏因建石塔三百六座”。石塔即为石像冢,其分布范围“东至万先公之所居,南接北岳,西连五台,北至唐流,充为官寺。后因唐辽之间,再定四至:东至石门子,南至龙津会大□,西至大王分水岭,北至□□榆分水岭”。以后又定四至范围约20余平方公里,涉及灵丘南山地区西南大部。现已确认的43座石佛冢分布情况为:北自曲回寺村后九龙岗、旗叶山,南至距村东南3公里的马王沟、围地沟,西自距村2.5公里的河浙村安台,东至距村1.5公里的梨园台、古道门,以曲回寺院周围居多,达27座。

  据灵丘县文物局工作人员考证,曲回寺石像冢外观为土石墓丘状。一般构造为:冢高3-4米,周长30米左右。冢顶之下为用当地白色花岗巖石块筑起的长方形石框,长约6米、宽高各1.5米。石框上部用花岗巖石条排列封顶,顶上堆土石呈墓丘状。斗江岗一冢石塔用巨石封门,封门石上浮雕横向并列7帧佛像,每尊佛像上方刻有和尚法号。如第11号冢封门石佛像上方,分别刻有“大禅师道秀和尚”、“大禅师道信和尚”、“大禅师法忍和尚”等。封门石右端刻有建筑石佛冢的年代,如“天宝元年”、“天宝十年”、“天宝十一载七月一日”等。冢内石像内容为佛、菩萨、供养人等,大的高约1.5米,小的不足0.3米,有圆雕、有半圆雕、有浮雕,坐立不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灵丘县文物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曲回寺“三百六座”石像佛冢现仅发现43座,这些石像佛冢为研究唐代石雕工艺和佛教文化发展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