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甘泉禅寺

寺院旅游 | 作者: [投稿]

枣庄甘泉禅寺

  甘泉寺坐落在名山秀水的枣庄北郊风景区腹地,古称伽蓝神庙,又称龙窝寺,为鲁南名寺之一。该寺始建年代已无从查考,明朝万历年间曾进行较大规模重修。

  寺院的石碑。大雄宝殿塑金身佛像三尊,配以十八罗汉,其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放生池内塑有骑龙观音,甘泉水流注池内。 景区历史 甘泉寺亦历史经劫难,屡受战乱雷火的袭击。到一九四九年前后,这里已倾圯殆尽,仅存残坦颓壁。一九九二年,枣庄市市中区渴口镇对甘泉寺施以大规模重修。重建后的大雄宝殿;东西厢房雕廊画栋,古色古香;四周院墙蜿蜒曲折,古朴曲雅。大雄宝殿内,如来佛祖端坐中央,东西两侧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惟妙惟肖。大雄宝殿前台阶下方是放生池,寺之西北角银杏树下的甘泉潺潺注入,(甘泉寺因此而得名),池内游鱼嬉戏,增添无限生机。 活动。甘泉寺内日常事务,由心昊法师代为主持。 景点,善男信女或到这里烧香拜佛,或来此处一瞻佛祖威仪。随着时间的推移,甘泉寺必将重现昔日辉煌,成为鲁南地区大放异彩的佛教文化圣地。寺内景点大雄宝殿 进入甘泉寺,门内西侧钟楼,鼓楼相对,各高二层。正面是天王殿,西侧是拔苦廊,东侧是大悲廊,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经过天王殿,大悲亭坐落在放生池中间,上塑观音乘龙之像,七宝莲池中莲花朵朵,池水透明见底。穿过大悲亭,拾阶而上,气势恢宏、古朴典雅的大雄宝殿就呈现再你面前。殿堂为飞檐歇山式建筑,共设5间,释迦牟尼端坐正中,西侧式南无阿弥陀佛,东侧是消灾延寿药师佛。十八罗汉神情各异,伫立两侧。后堂观世音、普贤、文殊三菩萨笑容可掬,珠光碧影,佛光笼罩,竞相生辉。大雄宝殿殿前立有七宝石塔,东侧是藏经楼,内藏大量经书。 窑神庙 出大雄宝殿,西行数步便是窑神庙,内奉雷士天君窑神,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建造,以求窑神保佑煤业开发兴旺平安。甘泉寺窑神庙历经沧桑,年久失修,但庙碑保存完好,是研究枣庄煤炭史的珍贵文物。庙碑高3米,宽1.5米,碑型壮观,上刻有“皇清”字样,周围刻配龙图,下部碑文字迹清晰可辨。文中记载:“吾邑之有煤窑,开自前朝万历间,迄于今掘取殆遍”,说明明朝时期枣庄煤炭业已相当繁荣。清代诗人有诗曰:“磨塘山欲尽,煤井地皆空”,反映了当时煤炭业的兴盛。开采之初多是农民合伙,工具简陋,常发生透水、塌方等事故。只好求神保佑。至清朝时期,官吏、富户看到采煤有利可图,纷纷参与开掘。山西太谷智太详也来枣庄与邑人王琛联手掘井开采,但井深水涌却不见煤,于是到龙窝寺烧香叩拜,求龙王帮其退水,并许愿得煤后“重修庙宇,并于其旁建窑神庙”。后来他们果然采煤发了财,于是在嘉庆五年四月兴工“修之,葺之,扩之,增之”,在龙窝寺旁建窑神庙,立碑记其事,工程长达一年,可见其规模之大。 甘泉池 寺内西北角,便是甘泉泉池。泉水喷涌,经年不息,放生池及寺里用水都取之于此泉。甘泉池西南边,有一棵千年银杏树,雌性,两人抱粗,主干数围,虬枝旁逸,宛如撑天巨伞。西边的亭内供奉着伽蓝菩萨,两侧供有四大天王神像。甘泉寺一年四季,香火不断,晨钟暮鼓响彻山谷,诵经之声回荡佛阁。周旁山清水秀,吸引着众多善男信女前来参禅膜拜。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甘泉寺庙会,附近村庄桃花盛开,香飘四野。来自四面八方的香客云集,拜者不断。叫卖声、鞭炮声、诵经声、撞钟声此起彼伏;烧香拜佛的,观光旅游的,创作采风的,做生意的,熙熙攘攘,盛况空前,是游客观光问俗的最佳时节。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