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寺旅游介绍

寺院旅游 | 作者: [投稿]

  慈云寺旅游介绍

慈云寺旅游介绍
 

慈云寺旅游介绍

  位于天镇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关北巨刹”。初建于唐代,原名法华寺。明宣德年间改名为慈云寺。现在见到的慈云寺全貌,正是明初宣德年间保留下来的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全寺长140余米,宽40余米。有金刚殿、大雄宝殿、释迦殿、毗卢殿4座大殿和东西两厢的观音殿、地藏殿。2006年05月25日,慈云寺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慈云寺4大殿顶部的屋脊,全部是精致的砖雕和琉璃浮雕,两侧装饰有花样繁多、斗姿争妍的花卉图案和色彩绚丽、造型奇特的五色龙。顶部立有众多的人物和各种走兽的彩色塑像,形象逼真,生气勃勃,是明代彩塑的艺术珍品。 毗卢殿是该寺的主殿,面阔23.5米,进深11.5米,高15米,建在高大的石砌台基上。殿内的木雕藏经阁精巧别致,曾藏“三藏经”百余册,1952年移至大同市博物馆。释迦殿、观音殿、地藏殿现存100多平米的壁画,为二十四诸天、天龙八部等内容,为明代所绘。各殿原有大小佛像200余尊,已荡然无存,近年群众又重塑金身,面貌焕然一新。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在离京西逃时路经天镇,落脚慈云寺。可能是“关北巨刹”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回到北京,他们派专人送来两块木匾。慈禧的题词是“英灵万古”,光绪帝的题词是“山河闲气”。 清代乾隆年间,有两位和尚——乐天、妙明,出家来到慈云寺。他俩见到毗卢殿内的藏经楼构造精巧,但是,300多年来空无所有,便多次向朝廷请求颁发经书。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经书终于获准被请到了慈云寺。这本经书是经藏、律藏、论藏组成的,统称为“三藏”,共8800余册。自此,慈云寺名声大振,香火愈盛。为了更好地保护珍贵文物,这套乾隆刻本的经藏已被移放到大同下华严寺内。

  慈云寺每日8:00~18:00开放。乘304路公共汽车到五院车站下,步行10分钟可达。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