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的寺院应该注意的地方
在寺院的众多机能中,最基本的就是用于修行的地方。因为是和尚们的修行场所,所以更应该遵守礼节。
①大声喧哗的行为
②穿着过分显露,穿尖高跟鞋的行为
③带狗或猫等宠物的行为
④在法堂未经许可随意照相的行为
以上行为在寺院中应该慎重。重视基本礼节,当拜訪寺院时,无论是佛教信徒还是非信徒,对一个宗教的修行处应该遵守礼节。
法堂
法堂是供奉佛祖的地方。在日本称为金堂,在中国称为佛堂。法堂有中央门和左右側门,中央门是供祖室,住持僧人或元老僧人进出的门,一般人从左右側门进出法堂。
在法堂的中间供奉着佛菩薩,左右是神众坛和灵驾坛。以佛菩薩为基准的上坛中间的通路称为“御间”。
在通过御间的时候,要边走边合掌击掌。
进入法堂以后,先面向上坛的佛祖像合掌三拜,然后将准备的供养物献给佛祖,供养中有六法供养,即,香、灯、花、水果、茶、米。
将香火或烛火熄灭时,不能用嘴吹,需用手有煽灭或使用道具将之熄灭。此外,进入法堂时尽量不要穿短裤和赤脚。
合掌
合掌是佛祖诞生地印度传统打招呼的一种方式,是打招呼,拜佛及举行法会等佛教生活中最常使用的一种礼法。合掌是将两手掌心相对合紧,手指之间也不能有空隙。通过两手将心收在一起,不再是进进出出的两个人,而是意味着一个真理上合起来的生命。
跏趺坐
佛弟子的坐禅姿势称为跏趺坐。完跏趺坐是佛祖在雪山修行觉悟时的姿势,像桥一样两条腿向相反方向放到大腿的內側,这种坐姿又称为莲花坐。没有参禅经验的佛弟子不要勉强,只需将一条腿放在大腿內側做半跏趺坐的姿势就可以了。
合掌半拜
合掌半拜是佛弟子打招呼最常用的一种礼法。走在路上遇见和尚,经过法堂前面,在野外向佛祖敬礼时都用双手合十表示致敬。
行三拜的大礼
原则上向三宝敬礼时需行五体投地的大礼。这里的五体是指左右两肘、左右两膝和前额五个身体的部位。这是印度的一种礼节,将身体的五个部位投地行大礼,在印度又称为“接足礼”,全部身体触地行礼的同时,把被恭敬人的足用两手捧起来。
行大礼时以韩国固有的礼法为原型,但身体的五个部位必须要触地。这种五体投地之礼是在最大限度降低自己身份的同时向对方表示最大的尊敬,是一种最虔诚的礼法。
在行大礼时尽管两肘和两膝不用特別注意也能简单地完成动作,但是行礼时一定要前额触地才行。行大礼的动作如果按照动作顺序进行的话,首先在站立状态时合掌后行合掌礼,在合掌的状态下双膝下,姿势要端正。
左手轻拂前胸,伸出右手,在弯身的同时以左手作为支点。然后右手与左手并齐,上身弯下,前额触地,呈完全趴伏状。在趴伏的状态下,两手轻轻翻开,掌心向上呈捧呈姿势,这时应将左脚轻轻地放在右脚心上。
起身的时候与跪下时的动作顺序相反,首先将手翻过来,左手放在前胸,然后将左右手合掌,同时将两腿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最后起身。
对和尚的礼节
和尚是三宝之一,意味着是众生的师傅,是时常伴随着佛弟子旁边的亲近之人,佛家弟子们当然应该尊敬和尚。因此,无论何时何地遇到和尚都要恭敬地合什行礼打招呼。如果对佛教有想了解的知识,可以向教授礼仪的和尚或平时自己景仰的和尚请教。
如果在外边遇到和尚,应站在那里合什行礼,如果在室內则应该行大礼三拜,有时也可以行一拜。但是,在和尚坐禅、念经、供养、讲经、刷牙、洗脸、躺着休息时候,征得和尚的谅解可以免礼。
与和尚在一起的时候,应面向和尚坐下,自己的位置不能高于和尚,说话尽量让和尚听清楚而且声音不要太大,注意不要让自己身边的和尚感到不便。此外,和尚没让坐之前,在没坐下的情况下,如果没问话则不要先说话。在行礼时,征求和尚的意见可以行简单的合掌礼。去向大和尚请教时,应首先通过侍从通报得到许可以后方可进入。进入和尚的房间时,与去法堂时的做法一样,在大和尚面前就像见佛祖一样,合掌行三拜礼。
(一)如何请经、持经: 1.请经时,经要夹于食指与中指之间,食指与大拇指同置书面,另三指置书下。 2.凡持经像,皆当双手捧之平胸,不可将经书只手携行、随意放置或置于腋下。 3.不可将经书卷
凡沙门、居士待宾客,除最初问答来意外,厥后当概以佛法因缘及善恶因果等语客,免谈政事、战事、讼事及世间一切无益杂话。并恒于堂中贴一告白,曰:吾家学佛,不谈世事,不用荤酒,不敢歌唱,
中国人素重礼仪,在称谓方面亦十分讲究。而佛教的称谓多属中印合璧,不仅特殊,而且颇具神秘色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各界人士与佛教徒的交往日益增多。由于对佛教称谓缺乏了解,往
一、什么叫晋院、升座? 晋院即进院或入院,专指新住持入主某寺而言。相反,若住持卸职,则称为退院。升座在禅林中原指尊宿受拜请而登高座宣说佛法。如《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云:时大师至宝林,
佛教有它的礼仪方式,其中有些是直接由佛陀时代留传下来的,有些是参照当地民俗礼仪而制定。遵行礼仪可广植善根,并非只是作作样子而已。在此简介南传佛教礼仪,使台湾南传佛徒有可依循的参考
1)尊敬僧的意义 僧在通指佛教所有的出家人,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戒叉摩那尼等,不论男女老少,都在僧的范围内。在家佛教徒通常称呼出家人为师父或法师,出家人的身份于在家佛教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无论在哪里,每天或多或少,都得照顾这个口,在寺院里也不例外。有人说,寺院用斋饭,都是些粗茶淡饭,不是更简单吗?。一听这话就知道,这人是外行。可知道寺院大寮里每天
我们日常生活中,身口意三业在有心无心之间,不知做错了多少事情,说错了多少言语,动过多少妄念,只是我们没有觉察而已。当我们的心受到染污的时候,要用清净的法水来洗涤,才能使心地无污邪
日本的两大主要宗教是神道教和佛教。神道教的礼拜之地是圣地;佛教的礼拜之处是寺庙。 在你进入寺庙或圣地的任何房屋之前,都要脱去鞋、帽和头巾。有些寺庙提供塑料袋以便你带着鞋进去。把雨伞
(1)进寺院:要从左往右绕,不可从右往左绕,这叫右绕塔寺。 (2)进大殿:要往左进,要抬左脚进门。要往右进,抬右脚进门。不可在正中间拜佛,因大殿里中间的拜垫,是寺院方丈或当家师主法用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