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在面对人生的困惑时,常会想到寺院散散心,向法师请教解惑的方法;或是将寺院当做「生命线」、「张老师」,拨电话寻求打开心结的方法。但是,有的人因为不清楚寺院的作息方式,或洽询管道,而可能无法当下得到圆满的答复。这时,若能对僧团作息与执事略有所知,就不会造成彼此的困扰了。
例如有的人因为不认识寺院的法师,因此不管遇到任何问题,可能一到寺院就说要找住持法师,或拨电话指定要住持法师为其解答;其实,这些问题不一定都要由住持法师回答,寺院中可能会另有专门的服务单位。
如同制订《百丈清规》的百丈怀海大师名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在僧团的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分工合作,担任不同的执事工作,例如大家熟悉的住持、知客、典座等皆是其中重要的工作。
住持是一寺的代表,不但要代表寺院对外往来,为信众说法,更要承担教化僧众的工作,让僧众能够安住修行,责任非常重大。而在寺院的日常执事工作中,信众最熟悉的也是住持法师,所以遇到问题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想请住持法师帮忙解决问题。
其实,如果能先向知客处的知客法师请教,如何就自己所需的帮助,请教相关的执事法师,将可以得到更快速而直接的服务。
如何依程序请教法师
知客处是寺院对外的门户,负责协助访客,因此不论遇到任何疑难杂症,先找知客法师就对了!例如想要报名参加修行活动,或是要供佛、打斋……等。都可以拨电话或直接到寺院请教知客处,可以得到亲切的解说与所需服务。
例如对于需要心理辅导或佛法开示的人,知客处可能会请专门的法师解答;对于家中需要助念服务的人,会转往提供助念的单位;对于想要皈依三宝或参加共修活动的人,也会细心的提供相关活动资料。
事实上,在参访寺院时,最好都先到知客处一趟,除了不失礼外,还可得到寺院最新修行活动的相关资料。例如有供物或是结缘品,应先转交知客法师处理,若是一进寺院就自行将供品放在佛桌,自行点香燃烛,可能会有失礼处。
如果希望能长期得到法师的修行指导,可以参加寺院所举行的共修活动,例如念佛共修、禅坐共修或者是佛法讲座课程,都可以得到专门负责的法师辅导,指点迷津。
拜访法师前的注意事项
原则上,寺院都非常欢迎居士亲近道场、学佛修行。但是,因为僧众的作息时间都有规定,除了每天起床(起板)、就寝(安板)时间固定外,有些寺院则有安居、进修等谢绝访客的安排。而由于寺院都仍维持早睡早起的传统,因此最好不要太晚到寺院参访,当然最好是先拨电话请教适合参访的时段。
而所谓的安居,通常是指「结夏安居」。若正值寺院一年一度的结夏安居时期,就可能不大方便去拜访法师了。结夏安居源自佛陀时代,此时僧众不外出,于一处精进修行,以免在多雨的夏季外出,踩杀地面虫类,有伤慈悲。由于时空环境不同,现代台湾寺院的结夏安居时间,或许与佛陀住世时皆有调整,因此拜访法师前,若先请教寺方,可避免因不了解寺方作息活动的特别安排,而造成的参访不便。
此外,在进入寺院时,不要高声阔谈嬉笑,要轻声细语,动作也最好保持轻缓,对僧众尤其不要有拍肩、勾手等肢体动作,或许有人是藉此表示亲切,其实彼此和乐互敬,便也是亲切的表现了。
在大略知道僧团的作息,以及到寺院请教法师问题的程序后,就不会在参访寺院时,担心会打扰到法师的生活,而且能针对自己所需的服务,得到圆满的解决。
(一)如何请经、持经: 1.请经时,经要夹于食指与中指之间,食指与大拇指同置书面,另三指置书下。 2.凡持经像,皆当双手捧之平胸,不可将经书只手携行、随意放置或置于腋下。 3.不可将经书卷
凡沙门、居士待宾客,除最初问答来意外,厥后当概以佛法因缘及善恶因果等语客,免谈政事、战事、讼事及世间一切无益杂话。并恒于堂中贴一告白,曰:吾家学佛,不谈世事,不用荤酒,不敢歌唱,
中国人素重礼仪,在称谓方面亦十分讲究。而佛教的称谓多属中印合璧,不仅特殊,而且颇具神秘色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各界人士与佛教徒的交往日益增多。由于对佛教称谓缺乏了解,往
一、什么叫晋院、升座? 晋院即进院或入院,专指新住持入主某寺而言。相反,若住持卸职,则称为退院。升座在禅林中原指尊宿受拜请而登高座宣说佛法。如《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云:时大师至宝林,
佛教有它的礼仪方式,其中有些是直接由佛陀时代留传下来的,有些是参照当地民俗礼仪而制定。遵行礼仪可广植善根,并非只是作作样子而已。在此简介南传佛教礼仪,使台湾南传佛徒有可依循的参考
1)尊敬僧的意义 僧在通指佛教所有的出家人,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戒叉摩那尼等,不论男女老少,都在僧的范围内。在家佛教徒通常称呼出家人为师父或法师,出家人的身份于在家佛教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无论在哪里,每天或多或少,都得照顾这个口,在寺院里也不例外。有人说,寺院用斋饭,都是些粗茶淡饭,不是更简单吗?。一听这话就知道,这人是外行。可知道寺院大寮里每天
我们日常生活中,身口意三业在有心无心之间,不知做错了多少事情,说错了多少言语,动过多少妄念,只是我们没有觉察而已。当我们的心受到染污的时候,要用清净的法水来洗涤,才能使心地无污邪
日本的两大主要宗教是神道教和佛教。神道教的礼拜之地是圣地;佛教的礼拜之处是寺庙。 在你进入寺庙或圣地的任何房屋之前,都要脱去鞋、帽和头巾。有些寺庙提供塑料袋以便你带着鞋进去。把雨伞
(1)进寺院:要从左往右绕,不可从右往左绕,这叫右绕塔寺。 (2)进大殿:要往左进,要抬左脚进门。要往右进,抬右脚进门。不可在正中间拜佛,因大殿里中间的拜垫,是寺院方丈或当家师主法用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