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州灵光寺坐落于梅县雁洋镇阴那山腰,海拔约500米处,面积有6000多平方米。是广东省四大名寺之一。该寺原名圣寿寺,相传唐咸通年间(860—873)高僧潘了拳来此开山建茅寮,他死后人们在此建寺。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扩建后改今名。现存殿堂为明清及以后建筑,其中最大的佛殿(又名波罗殿),重檐歇山顶,面阔3间,进深7间,殿中央有螺旋形斗八藻井,俗称波罗顶,结构巧妙。寺内香火盛时,寺外仍看不到一丝烟 缕;殿后古木参天,殿顶亦不留一片落叶,可能与波罗 顶有关,是建筑科学艺术上一项创造。寺前有古柏4株,二荣二枯。传说有3株是开山祖师潘了拳所植。寺宇周围阴那山峰顶尖削如五指,称五指峰。登高远眺,尽处可见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水汇流,左右有香炉、白虎二峰,山影潭光,上下辉映,引人入胜。
灵 光 寺,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粤东监察御史梅鼎捐钱扩建,更名灵光寺,现正门石匾上所刻"灵光寺"三字,就是梅鼎写的。
梅州灵光寺
岭南四大名刹之一的灵光寺坐落于梅县雁洋镇阴那山腰海拔约500米处。唐僧潘了拳来此开山建茅寮,圆寂后,唐朝咸通二年(公元861年)人们在此始建寺,原名圣寿寺,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扩建后改今名。寺内面阔三间,进深七间,面积六千多平方米,寺门上“灵光寺”三字为明粤东御史梅鼎所书。进入寺门,西边为四大金刚,上挂清康熙嘉应州举人陈鹗荐题匾:“顶外无山”,佛殿檐下的“空中有月”匾亦为陈所题。寺的布局巧妙,主殿结构神奇,双层飞檐上,更空上一层,金刚殿、罗汉殿、诸元佛殿、钟楼、鼓楼、经堂、客堂、斋堂等古朴典雅。大雄宝殿终年空气洁净,尽管供奉“惭愧”祖师潘了拳的塑像前香火鼎盛,但香烛浓烟全部顺着殿中央正下的螺旋形风斗“八藻井”(俗称菠萝顶)袅袅升空,散发而出,殿内不留一丝烟缕,殿顶亦片叶不留。殿堂藻井以千百块木料接嵌垒成,高丈余,形似螺旋宝塔,下八角形上圆锥形,愈往高愈小,如菠萝纹状。如此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古代通风设备,堪称庙堂建筑艺术杰作,全国仅存两处,除灵光寺外,另一处在北京天坛。
梅州灵光寺
灵光寺大门前挺立着两棵古柏,一荣一枯,相传为潘了拳手植,至今已逾千年。右侧的一棵高30米,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傲然耸立;左边那棵高27米,虽无片叶,但却铁骨铮铮,直指长空,枯而不朽。世人俗称生死树,相映成趣,给佛寺更添神秘感。寺前山坡下100米处,由香港嘉应商会永远荣誉会长曾宪梓先生捐建的山门,雕龙塑风,极其华丽。从灵光寺往下走约300米,位于铁桥附近的“小歇石”,是露出地表的花岗石“石蛋”,镌刻着明末翰林院编修兼东宫侍读学士李二何(士淳)的诗,“小歇石”后面为雁洋先贤李锟建的粲花馆,系育人的学馆,后因年久失修、湮没,重建的粲花馆于1986年冬落成。该馆系两层日本别墅式建筑,前临清溪,背靠青山,馆内有陈列厅,展出李二何生平事迹,供游人参观,馆内栽种奇花异草,庭园野趣浓郁。
梅县灵光寺旅游区位于叶剑英元帅的故居--梅县雁洋镇,占地一万二千多亩,"以佛教文化为主线,融佛教、生态、探险、茶文化"于一体。由接待服务区、禅茶休闲区、宗教文化区、溪谷悟佛区和森林修行区组成。属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和广东省风景名胜区。
梅州灵光寺
灵光寺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主要名寺之一、由唐代高僧潘了拳始建于咸通二年(公元861年),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慧光普照,民风祥瑞,常年香火鼎盛。灵光寺富有神奇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有"灵光三绝"、"五色雀"、"无笃石螺"、"片生熟鱼"等著名景点景观。
灵光寺旅游区以其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传神的宗教文化、优美的茶田风光、齐全的旅游配套设施和优质的服务水平,备受旅游界的推崇,为梅州市重点旅游景区之一。
灵光寺依山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自古远近闻名,吸引大量游人参观,为什么呢?因为灵光寺有“三绝”。
梅州灵光寺
梅州灵光寺
其一绝是:寺前草坪有两棵柏树一生一死。生者高30多米,枝繁叶茂,傲然挺立;死者高度相当,干大枝壮,枯死而不腐不朽。这就是称为“广东宝树”的“生死柏”。此柏树是建“圣寿寺”之前潘了拳亲手种的,树龄达一千六百年以上,那株枯树也死了近四百年,却与生的那株几乎同样高大,前几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曾拍过一部电影《生死树》,就是以这两株树为背景。
其二绝是,寺里最壮观的主殿大雄宝殿,经常香烟鼎盛,但不管任何情况下,都没有香烟薰人,是什么原因呢?传说是因为殿顶的藻井所起的作用。这个藻井,是用1000多块精制的长方木构成的螺旋形藻井,俗称为菠萝顶,结构巧妙奇特,是寺庙建筑艺术的杰作。在我国这样的菠萝顶仅有两处,另一个是北京天坛的方形藻井。这个菠罗顶妙就妙在它会把大殿内的香烟及时吸到殿顶迅速排出,而不会使殿内游人被烟呛着。
其三绝是大雄宝殿后面山上绿树繁荫,但大殿屋顶上却没有一片树叶,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至今仍是个谜。灵光寺除大殿外,还有金刚殿、罗汉殿、诸天殿、观音阁、钟鼓楼、经堂、客堂、斋堂等。此外,灵光寺还有不少 神奇传说,如“五色雀”、“无笃石螺”、“片生熟鱼”,以及一些珍稀植物等灵迹。
灵光寺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现已修整一新。由于人民政府重视和海外侨胞的资助,修建了“三柏轩”、“观音阁”,塑制了“三宝”、“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等像,以及重建了山门、歇石亭、粲花馆、陶茶亭、古银桥。目前,它与附近景点“叶剑英纪念馆”和“雁南飞旅游度假村”相衬联辉,吸引着不少海内外游客。有心登上五指峰观看日出美景和山顶风光者,可以头一天到达灵光寺,第二天一早登上五指峰顶等待日出,幸运者还可能看到“灵光”的出现。
梅州灵光寺
梅州灵光寺
景点特色:
生死柏
灵光寺大门前挺立着两棵古柏,一荣一枯,相传为潘了拳手植,至今已逾千年。右侧的一棵高30米,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傲然耸立;左边那棵高27米,虽已死了近四百年,无片叶,但却铁骨铮铮,直指长空,枯而不朽。这就是被称为“广东宝树”的“生死柏”,相映成趣,给佛寺更添神秘感。前几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曾拍过一部电影《生死树》,就是以这两株树为背景。
梅州灵光寺
菠萝顶
大雄宝殿终年空气洁净,尽管供奉“惭愧”祖师潘了拳的塑像前香火鼎盛,但香烛浓烟全部顺着殿中央正下的螺旋形风斗“八藻井”(俗称菠萝顶)袅袅升空,散发而出,殿内不留一丝烟缕。殿堂藻井以千百块木料接嵌垒成,高丈余,形似螺旋宝塔,下八角形上圆锥形,愈往高愈小,如菠萝纹状。如此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古代通风设备,堪称庙堂建筑艺术杰作,全国仅存两处,除灵光寺外,另一处在北京天坛。
梅州灵光寺
大殿屋顶无片叶
大雄宝殿后面山上绿树繁茂,但大殿屋顶上却没有一片树叶。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至今仍是个谜。
梅州灵光寺
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悬空寺,在山西省浑源县城南四公里恒山金龙峡的半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原名玄空寺,又名崇虚寺。现供人们游览观光的建筑主要是明、清遗物,该寺历代均予重修。悬空寺
山东庆云海岛金山寺位于山东省庆云县汾水王村西,隋代即有。该寺院建筑宏伟,大殿禅堂10余排,占地千余亩,僧侣众多,有骑着毛驴关山门之说。寺门之东即为汾水镇,居两水交汇处,乃水旱码头,游者香客络绎不绝,商贾云集,日进斗金。《金史·地理志》尚有记载。
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现存的遗址古
扶风县法门寺,又称法云寺,位于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市。地处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10公里,西距宝鸡市90公里。 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
恒山悬空寺又名玄空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距大同市约65公里。位于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是国内仅存的佛、道、
武汉归元寺又名归元禅寺,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之一,位于武汉市汉阳翠微街西端。国家AAAA级景点,全国重点佛教寺院,是湖北省佛教协会和武汉市佛教协会的所在地,也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著
雷音寺位于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盐锅峡镇小茨村黄河和湟水河的交汇处,整个建筑坐南朝北,依山取势,寺院重迭,以集中、紧凑、高雅著称。设计以中轴线展开,横向左右对称,逐次延伸、升高、平地、高台浑然一体。寺院显得非常庄重宏伟、气势非凡。
红螺寺风光欣赏 历史沿革 寺院胜景 当今住持 法务法事 交通通讯 [历史沿革] 红螺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城北5公里的红螺山南麓,为历代佛教圣地,也是京华气功的发源地。始建于东晋永和四年(公
东林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始建于384年,为东晋著名高僧慧远所建。因处于西林寺以东,故名。慧远在东林寺主持30余年,集聚沙门上千人,罗致中外学僧123人结白莲社,译佛经、著教义、同修净土之业,成为佛门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始祖。
历史沿革 寺院胜景 当今住持 法务法事 交通通讯 [历史沿革] 南山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据史志所载,三亚南山即菩萨长居之补怛洛迦,有大光明山之称,故琼州历来即有观音出巡南海之说。南山侧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