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光禅寺

寺院风貌 | 作者: [投稿]

  【历史沿革】

定光禅寺鸟瞰图  

定光禅寺鸟瞰图

  定光禅寺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座落于粤东陆丰,背倚清云山,双边峰峦逶迤,叠石丛林,山涧泉音,细流潺潺。烟波凝然,神似蓬莱胜境。梵钟轻叩,暮鼓激昂。登高远眺,目极庄园百亩,阔然千里。古寺云山,堪有“岭南一枝独秀”之美誉。

定光寺山门清云山  

定光寺山门清云山

  定光禅寺原名清云寺(又名罗堂庵),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据碑文《清云寺碑记》记载:“伏以慈航普济,法雨宏施,佛刹庄严,琼光瑞霭。湾云上瑶台,紫竹林中杨柳,泉石松峰,院檐招展,瑶池莲座,垂下十二栏杆,甘露菩提。开九重之殿宇,擅起积千秋之香火。僧侣阐万法之禅机,时在殿宇落成,法雨普施,是为记。崇祯仲月立。” 此碑文说明了清云寺规模的壮观,寺务的兴盛。该寺一度破损,清道光十年秋(1830)高僧宽鉴重修。道光中夏(1853)南澳叠石岩黄檗宗传人仁智大师渡海参学时,再三叮嘱门下,务必使宝刹生辉。

  1928年寺院被毁。清云寺的中兴全靠宏慧和尚。1941年,宏慧和尚几经辗转,复入该寺居住,结庐躬耕,恳荒山林,与清云山谛结下荣辱浮沉,废兴与共的不解之缘。1944年,宏慧偕弟子披荆斩棘,衍泥苦筑,修建成一座五间式的庵堂,自耕自养自给。于1967年寺院再度被毁。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政策得到贯彻落实,1979年再度重建,宗风初阐,庄严有日。

  【寺院胜景】

定光禅寺  

定光禅寺

  定光寺是东江地区闻名的佛教古刹。主题建筑大雄宝殿气势宏伟,占地700平方米。“大雄宝殿”四字为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所题。先寺内保存有明清两代的碑记、石刻木雕、 石雕等历史文物。定光寺主体由牌楼、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教学大楼、地藏殿、观音阁组成,其两侧配建有钟楼、鼓楼、功德堂、祖师堂、宿舍楼、斋堂等。

定光禅寺天王殿  

定光禅寺天王殿

寺内走廊  

寺内走廊

  1985年定光寺被正式批准开放。宏慧和尚遂发菩提大心,融雄心壮志于实践,殚精竭诚,力排众难,历经十余载,使定光禅寺一改旧貌,崭露巍峨,九重宝殿,雄伟异常。主要建筑分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教学大楼、地藏阁、观音阁组成,两侧配有钟楼、鼓楼、功德堂、祖师堂,师生宿舍楼、大斋堂、大礼堂、教务楼、招待所等,二层建筑,共有三十多幢,实建总面积为二万九千多平方米。寺宇傍山陡势而筑,层层升高,气势磅礴。长廊、台阶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殿内所供奉的佛、菩萨罗汉等诸圣像,皆为青石雕刻而成,古朴大方,端严不失柔美。线条清丽如月初痕,妙相庄严,栩栩如生,独具一格,造诣所成,为定光寺一大胜容。定光禅寺并创办佛学院,培植僧才;建念佛堂、海会塔,以利冥阳;订立规章制度,使僧众遵守,僧团清净和合共住。曾先后四次被评为“广东省佛教文明寺院”的荣誉称号。禅寺集南北风格于一身,宏伟不失江南秀色,气势不亚塞北雄风。现貌已然,众人所赞为岭南少有丛林。

定光禅寺夜景  

定光禅寺夜景

  寺内保存有明清两代的碑记、石刻木雕、石雕等宗教文物和佛协主席赵朴初为该寺题写的“大雄宝殿”和“定慧讲堂”墨宝等。如今定光寺绿荫掩映,廊阁扶疏,清净合融,它既是佛教信众的活动场所,又是信众参观游览的景观胜地,更是培养僧才的理想基地。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