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佛经为什么要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阅读佛经须生感恩心,作难遭想。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若肆无忌惮,任意亵渎,及固执管见,妄生毁谤,则罪过弥天,苦报无尽。

  一切佛经,及阐扬佛法诸书,无不令人趋吉避凶,改过迁善,明三世之因果,识本具之佛性,出生死苦海,生极乐之莲邦,读者必须生感恩心,作难遭想。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若肆无忌惮,任意亵渎,及固执管见,妄生毁谤,则罪过弥天,苦报无尽。倘鉴愚诚,则幸甚。(《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四第417页 印光法师文钞三版封二题辞)

  又近世儒者率皆不知敬书,或置之坐榻,或用作枕头。或以圣训供戏谑,或以法言证鄙事。或大怒而掷书于地,或抽解而犹自看书。种种亵渎,不堪枚举。不但大小便后,概不洗手,即夜与妇宿,亦不洗手。以故真儒日稀,而世道日见陷溺也。倘以此习惯看佛经,则未得其益,先获其祸。深可痛伤。恳祈信心士女,各各注意于恭敬经典。即儒书所说,亦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嘉谟,何可任意亵渎?亵渎,即是自弃其身于明明德、止至善之外。佛经所说乃生佛之三世因果,凡夫之六道轮回,与夫背尘合觉之方,超凡入圣之道,较比儒书只说现世、不说过未,只重形躯、不重心性者,当切要百千万倍矣。以素所习惯读儒书,尚获大罪,倘以此习惯读佛经,则其罪不更大乎?若能竭诚尽敬,则罪业日消,福慧日增,近则现生往生西方,远则将来圆成佛道。我愿同仁,纳此刍荛,则现未之益,悉皆亲受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四第384页 普劝敬惜字纸及尊敬经书文)

恭敬写经的要求是什么?

  书经时须比新进士下殿试场,严恭寅畏,无稍怠忽。能如是者,必能即业识心,成如来藏,于选佛场中,可得状元。

  接手书,见其字体工整,可依此书经。夫书经乃欲以凡夫心识,转为如来智慧。比新进士下殿试场,尚须严恭寅畏,无稍怠忽。能如是者,必能即业识心,成如来藏,于选佛场中,可得状元。今人书经,任意潦草,非为书经,特藉此以习字,兼欲留其笔迹于后世耳。如此书经,非全无益。亦不过为未来得度之因,而其亵慢之罪,亦非浅鲜。(《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274页 复弘一师书二)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