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齐高帝萧道成礼法愿大师为国师,礼敬供奉甚为殷重。当时的文惠太子萧长懋喜好音乐,有一次到正胜寺拜见法愿国师时,他请教国师:“我用葆吹清铙诸多乐器一同演奏的音乐来供养佛菩萨,这样的福德怎样?”
法愿国师却回答说:“往昔有菩萨以八万歌舞乐音来供佛,尚且不如至心奉行佛法的功德;近日殿下吹竹管,敲打死牛皮的功德,又何足道哉?”
诚然,以一花一果供佛,乃至以一声乐音供佛,都有无量的功德,可是相比于至心奉行佛法之功德,却相差甚远。
正如《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所言: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故莲池大师云:“好佛事而昧佛理,靡费虽多。不越人天有漏之因耳。愿公此言。岂独觉世俗之迷。抑万代沙门释子之良药也。”(喜欢举行佛事却不明佛理,虽然花费再多,也不过是人天福报,有漏的因而已。法愿法师这一席话,不仅仅是警醒了世俗人的迷惑,更是万代出家释子的良药啊!)
马鸣菩萨《大庄严经论》里有一则故事值得深思:
从前,有一位大施主到僧房设斋供养,与他同行的道友便请上座长老为其说法。
这位长老已经证得三明六通,具八解脱,他以宿命通与他心通来观察,知道了这位大施主只是为了求取财利而来供僧,便为他讲述了三恶道之苦,末后说到:“善哉善哉!这位大施主您今天所设的供养,十分合乎时宜,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极为清净,将来在三恶道中一点也不会缺少的!”
这位同修十分诧异,便问长老:“您怎么祝愿他将来在三恶道中美食充足呢?”
这时候长老才缓缓道来,“虽然我年迈,说法错乱,但是也知道这位大施主不持戒律,来供养僧团都是烦恼驱使,只不过为了食色五欲的享乐与财宝的增长,并不是为了解脱啊!”
他对施主说,因为供养的功德,布施者的财富往往极为广大,可许多人由于不修自心,将会随着烦恼的驱使,生起骄慢,逾越法度,最终难免三恶趣之苦!
这样的故事有甚多,道宣律祖也痛下钳锤地为大众开示:“若营世事,供养三宝,塔寺等相,心无欣道,最是我所,或沉下趣。由善造时,自爱憎他,行谄行诳,杂惑成树,故受鬼趣,相似果报。以心非实,生在恶道。以福事成,故受胜处。”
这段话是讲,经营世间的事务,供养三宝、服务寺院都十分殊胜,但如果没有欢喜求道的心,我执越来越重,最后很容易沉沦到恶趣之中,因为做这些善业时,夹杂着种种染污过患,贪着自我,嫉妒他人,谄媚诳诞,最后恶习难改,不仅没有放下自我,反而在内心建立起一个更大的傀儡,那样就很容易落入饿鬼道。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时候的心不是真正的修行,发心与恶道相应,但是又积累了许多福报,所以在恶道中又会享受较大的福报。
禅门有一则千古流传的公案:
梁武帝萧衍一生殷勤护法,广造寺院,所建寺院,诸如大爱敬寺、智度寺、光宅寺、同泰寺等,甚至先后四次舍身出家。他见到达摩祖师时便沾沾自得地请教:“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
达摩祖师只是很淡然地说:“实无功德”。梁武帝未能明白祖师的意思。
后来,有人问六祖慧能大师,六祖也十分肯定地回答:“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
缘何如此呢?六祖说,梁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这些是求福,不可将福报当作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于修福。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这一番苦口婆心,让人不得不检点发心,世间的事业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修学佛法则是为了通过种种修为来消融自我,所以不仅要修事相上的供养,更重要的是从心地用功,修法供养。
这两者相差几何呢?记得泐潭洪英禅师曾说,“古之学者治心,今之学者治迹,然心与迹相去霄壤矣。”(古代的修行人都是在治心,现在的学人却都是在表相上用功,可是治心与表相可是天壤之别啊!)今天相去洪英禅师又一千年,更何以道哉!
《安士全书》是“善世第一奇书”,超古超今,诚为传家至宝。全书共分四部,包括戒杀之书《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欲海回狂》;《阴骘文广义》;《西归直指》。前三种书,虽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西归直指》虽教人了生死,而又须力行世善。诚可谓现居士身
每个人晚上睡觉时,从他躺在床上到真正睡着,中间起码有5到10分钟的时间。而对普通人来说,这几分钟,基本是在妄想与昏沉当中度过。这样带着妄想睡觉就容易做梦,引起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而学佛的人,懂得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弟子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
我住在乌敏岛时,有一只狗跑到我那里去;而在戒律中出家人是不准养狗的,所以我也只是把一些吃剩的食物丢给它吃。有一次,我有事情要处理,于是把门锁上后就离开。隔天,当我把门打开时,它很快的从里面冲出来。我忽然间想起自己把它锁在屋内,之后四处查看,却发
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嘴里不要乱说,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无事也会变成有事,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这样最会惹事。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莲花、轮宝等作为佛法的象征。佛陀圆寂前曾经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为最高。但是佛弟子们从内心尊重他的人格,
现在有的家庭不和,一天到晚总是吵架,就是因为过去生中造了太多恶口的业所招感的。对于恶语伤人这种恶业,有的人会拿直爽来做挡箭牌,还有的人会说自己刀子嘴豆腐心,说“我这个人就是心直口快,有什么就说什么”,这些其实都是借口。
吸烟,我们是不允许吸的,好像僧人戒律当中没有规定,但是有没有相应的呢,比如我们这种五辛,吃肉吃五辛,这些扰乱心性,断大悲种性,我们修学菩提道,这些都是根本。所以,菩萨戒里规定食肉、食五辛,都是不允许。辛辣的东西增长欲望,而且,吃了辛辣的东西,
世尊在《观经》第九观跟我们开示: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讲“八万四千相好”,这是就大乘而言。讲“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是就小乘而言。事实上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佛为什么有如此的相好光明?这是“修因感果”,还是不离开“
这没有什么可疑惑的。睡和醒,这是我们妄念的产物,实际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白天的清醒仍然还是在梦中,所以白天和夜晚做梦,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但往往睡眠的时候,我们的第六意识处在一种休息状态,然而我们深层意识、独头意识还在起作用。所以我们如果透过念
人生在世,发愿是非常重要的,有愿生命才有方向。在佛法中,有人发求人天福报的愿;有人发出离六道轮回的愿;最殊胜的,是发为了利益有情我愿早日成就佛陀的智慧慈悲之愿。那么,发愿后怎样才能做到不忘初心,不偏离目标呢?这就需要时常给予自己提醒,坚持不懈地
什么是更有意义的事?不仅学佛是为了解脱,世人忙来忙去,也是为了解脱。挣钱是为了从贫困中解脱,成家是为了从单身状态中解脱。佛法所说的解脱,是解脱轮回,解脱生死,这才是究竟的解脱。仅仅从现象看,人们会觉得青春、爱情、财富、事业都值得追求,如果解脱了
我们应该如何协调人际关系,跟大家结欢喜缘呢?首先要知道,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社会,朋友之间,可以反目成仇;兄弟姊妹,可以为了分财产,打得头破血流;父子之间、母女之间,有时候也非常冷漠;还有师长和弟子之间,以及其他的很多关系,
送你一句话: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你得不到,就不要它了,这叫放弃。今天很多人有这个毛病,他明明是放弃,还美其名曰“我已经放下了”。我告诉你,佛教讲的“放下”不等于放弃。什么叫放下呢?记住了,在拥有中超越。就是在你拥有的时候,能够超越它。
为什么不可得?过去的已经成为过去,未来的还没有来,现在的呢?念念不住。你留得住你的念头吗?留不住。那不就结了嘛!
你们觉得应该吗?这一刻你已经有分别心了,已经不叫布施了。布施,并不是觉得他穷才去帮助。布施是干啥?是培养你的慈悲心和奉献的精神。当然,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前就知道他在骗你,这时候你不给就不给吧,给了心里难受,何必呢?还有一种,给了以后才知道
都已经无所住了,你还想干什么?你这就是有所住,而没有无所住。那要怎么办?无所住亦无所住嘛!你已经无所住了,却还想着该怎么办,那就说明你还是有所住,没有到无所住。
诸位,你们的理想太多了。从你们懂事起,到现在为止,没有改变过理想的举手。有几个?只有两三个。关于这个问题,佛法里面有一种提倡。比如成佛,这是人最大的理想,对吧?它属不属于妄想啊?想成佛是不是妄想,我先不下结论,但要告诉你们一句话:成佛不是想来的
佛法里面有一个词,比“与时俱进”更合理。叫什么呢?契理契机。所谓“契机”,就是与时俱进。“机”,指众生的根基。众生的根基,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有种种差异。那怎样契合这些根基呢?佛用智慧来结人缘法讲,要根据不同时代、不同环境和不同人,
关于善男子和善女人的标准,在不同的经典里面,可能有不同的标准。但我想有几点是共通的:第一,向善和向上;第二,起码具有能够淡泊名利的修养;第三,要有出离心和菩提心。严格意义上讲,要具备这几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很重要,要亲
如如不动,了了常知,知一切境相本空本幻本不可得,一切具足,一切圆满,众生本具,法尔如是。见一切境相不住着一切的幻相,明了知道一切的境相皆是灵知空性所显现的幻影。看到境相影子的当下,不着影子而要认取镜子,在境相当下不取幻相而认取知道明白显现幻相的灵知。
所说的居士的名称,就是居家修道之士。居士的实质:就是敦睦人伦,竭尽己分,防止邪恶,心怀诚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行世间善法,来建立基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普愿自他,同出生死。能够如此,才可以不辜负居士这个名称。
此大神力,由我谛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佛国本同,于同发明,得无生忍。这种大神通之力,这种事事无碍的境界,是怎么来的呢?都是我在因地的时候观察“四大无依”,这个是他的重点。他观察广大的虚空,观察整个虚空当中的色法,这个地水火风,都是缘生无性。
不是说我们观了无常观、观了因缘观就能够放下,但至少比较淡薄。一个人,只要你内心过得去,你能够跟自己沟通,做起来就比较容易了。所以,理论的基础,不表示我们马上做到,但是你能够说服自己。你只要心中理论通得过去,你再勉强自己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相对容易。
相信在座的绝大部分人应该都有旅行的经验。我们在选择一次旅行的时候,都有一个行程和一个终点。人生也是如此。平常我们去旅行的时候,会很放松,会尽情地去看那个地方的山、水和那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可我要告诉大家,其实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也有很多美好的山
因相即我们每天的举止动念。我们每动一个念头、每做一件事情,包括产生的每一种情绪,都会在心灵土壤播下种子。我们所做的事虽然会过去,但由此在内心形成的影像却很难消失。其力量大小,则取决于我们的执著程度。武侠小说中,有些人一生就是为了报仇而活着,也有
不管觉悟也好,实修也好,解与行本身有层次,不只是某个水平到了而已。佛法是没有止境的,但有层次;解多少,才能行多少,只是所行的比解的多,并不表示这解到此为止,举例来说觉是有层次的:对刚才所说的几句话,感受些什么,体会些什么,发现些什么,这些都是
佛法只有缘起性空,没有性空缘起。比如说烦恼即菩提,但是菩提绝不是烦恼;也就是谈性空就不需要谈缘起,既然谈缘起,可以涉及性空,但为什么会有这种连贯性的产生呢?因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种循环的句子。其实此与彼不同,因为色与空的关系都是五蕴的问题
不是把握空相,而是发现空相。空是不能把握的,因为空是依于你已经执着的条件,例如知识、经验等。而现在你必须具备佛法的修养,当具足的条件有多少,发现就有多少;具足的不够,发现就不够;具足愈多,发现就愈多。所以,空相不是决定性的,可说是有层次、有高低的。
虔诚的诚不是去刻意表现,而是要让人能感受得到,否则他会觉得虚假。常言:嘴好,人听得见;心好,人看不见。但心若不好,嘴要真好也好不起来;由此,就不难知道怎样表现诚。有的事,说出来比不说好,有的则相反,这也就是别人感受的问题。但以佛法而言,若修养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