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天下无如佛

  (二)苦的根源集谛——此是集汝应断

  接受轮回周遍苦的事实,并不代表只有无奈的忍受。明智之士会选择找到苦的根源,并将它连根拔除。佛陀在入道的初期也一直沉思着这个问题,最后他终于发现引生苦的因有很多,但最究竟的根源就是错觉了“自我”的存在。佛陀以第二个真谛——集谛一针见血的地指出苦的根源。佛陀这一教言对停止痛苦非常有用,因为只有知道了病因才可对症下药。所以佛陀说如果众生还错觉“我”的存在,就一定摆脱不了苦的吞噬。因为“我”就像一个盛水的器皿,所有的苦水都依靠它容纳,只要有“我”就会有苦。这真是一个稀有的发现!也许有些人不太承认这种观点,但如果能对佛教的理论稍有学习,不难接受这个事实。在此不作广述。

  其实“我”为苦根源的事实生活中随处可知。比如我们走在大街上,莫名其妙地被人痛骂一顿,第一个反应就是,他骂我,侵犯了我的尊严,为了找回“自我”反唇相讥、以拳相搏。最终结果非常不愉快。这一切都是因为有“我”而造成的,所以只要认为有“我”就不可能止息痛苦,因为没有一种苦不是因为“我”而产生的。大到国家与国家的战争,小到人与人之间的争执。为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自我”以及和“自我”有关系的人或物发生了多少不愉快。有时想到这个问题,也真是稀有。

  如果黄昏时把绳子误识成蛇,心里就会产生恐惧,同样,如果我们误认为有“我”,那相应自己的就贪爱,不相应自己的就嗔恨。如是便永远在爱恨痛苦的“沙漠”里徘徊,不得出离。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此是集汝应断”。

  (三)灭苦断集的状态灭谛——此是灭汝应证

  通过佛陀的指引,众生了知了苦谛和他的根源集谛。依照次序,佛陀为了让众生对灭苦断集的状态生起欲求之心,继续说了第三个真谛——灭谛。所谓的灭谛就是痛苦止息的状态。佛陀通过努力修持,终于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断除了一切对“自我”的错觉,远离了爱与恨的束缚。此时他发现了一个深奥而平凡的秘密:原来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此非造作、离束缚的自然本智。但这样的智慧为谁传示亦不能了知,可平凡的是每个众生都具有这种智慧,但因为无知与迷茫却遮蔽了它。如果众生能让自心休息下来,这样的智慧会自然现前。

  智慧现前的时刻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也许在你放下一切烦心的工作仰望蓝天的时刻,也许在你不带任何分别色彩喝一杯清水的时刻。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境界,佛陀说:它纯洁而没有垢染、安详而宁静,所有文字都不足以描述它,它超越了我们能想象到的一切感觉。不知道该如何具体地描述这种状态,但有一点很肯定,这种状态很美妙,你绝对想象不到它有多美妙,总之它会让众生疲劳的心彻底休息下来,得到永恒的释然。对于这样绝妙的灭谛,佛陀已经得到了实践。如果众生真能有所了解,绝对会放弃一切去追求。所以佛陀说“此是灭汝应证”。

  (四)灭苦断集的方法道谛——此是道汝应修

  最后一个真谛是道谛,它如同一个处方可以治疗众生的疾病。前面提到众生的病因是错觉了“自我”的存在,通过对道谛的修持可以完全得到康复。其实治疗病症的处方有很多种,有的可以让疾病暂时缓解,比如世间人所选择的欲乐;有的可以直接根除,比如佛教的无我观。既然病因是我执,那它的正对治就应该是无我空性,空性是佛教最著名的教法之一。

  有些人认为空性是一无所有,就好像杯子里没有水一样。这种误解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空性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思想范畴。它不是一个物体,也不是让一个物体消失的空间,因为消失意味着以前有,后来依靠空性让它不见了,就好像“自我”以前有,后来依靠空性让它断灭了。其实空性是告诉我们所有法的本质。

  就好像“自我”,众生都认为身体和思想就是“我”,对此从来没有怀疑过。我们仔细思考一下,身体是依靠骨肉血等组成,思想是有受、想、思等法组成,其中你绝对不能具体指着那个法说,这就是“我”,因为每个法又可以分成很多的法。但依靠强烈的习气会错觉有一个“我”的存在,并且为了维护它不惜生命,就好像为了维护祖传的宝盒浴血奋战,当打开宝盒时里面却一无所有,这多可笑呀!佛陀宣说空性就是让众生认识这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虽然依靠佛陀的教言了解的只是空性的模型,但依靠这个模型不断串习修持,一定会现见真实版的空性,从而证入灭谛。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此是道汝应修”。

  (五)以宣说如是无缪四谛所知成立佛具无欺识

  以上是佛陀宣讲的四个真谛,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佛陀依靠无欺惑的智慧彻见了轮回与解脱的真相,并且他将自己了解的真相毫无保留地述说,以此警醒开示众生。虽然我们暂时不能现见佛陀的智慧,但可以通过佛陀宣说的真理的真实性,来推测他内心的无欺智慧。语言和行为取决于内心的见地。依靠佛陀的述说可以推知他的智慧已经达到了无有欺惑的境地。所以佛陀是量士夫。

三.佛陀2500多年前的所说,现今被科学证实

  佛陀曾说过,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对当时的人来讲这简直是神话,但在2500多年后的今天已被科学证明为事实。还有佛陀在教化小声闻乘的弟子时说,世界是依靠微尘而组成,我们面前所见的粗大物体只是幻觉而已,对这样的观点很难让人接受。但随着科学不断的发展,物理学家们,从最初发现组成物体的原子,到现在的夸克和亚夸克,足以证明佛言无欺的事实。但作为我个人来讲,非常不愿意因为佛陀两千年说的很多事实,现今已被科学证实,或是因为爱因斯坦等科学家说佛教最符合科学,所以佛为量士夫。实际上,科学发现的事实只是佛法的注脚。若能如实了解上述四种真谛足以证成佛陀为量士夫。

四.遣除疑惑善知本末

  此时未免有些人心中有些疑惑,佛陀虽然具有通达四谛的智慧,但不能代表他了知一切。就如同爱因斯坦等很多科学家,虽然在某些领域中有惊人的发现,但不代表他了解一切。因为在佛教的经典中并没有记载例如众生的数量以及如何制造手机等的方法。

  这样的怀疑可以理解,因为我们往往会忘记何为本、何为末。佛陀了解的不是某种领域中的所知,而是所有众生最关心的问题。作为一名善良的医生在治疗一位受伤的病人时,他不会关心伤者是因为什么而受伤、是谁伤了他、是在什么情况、什么地点、用什么方法伤害了他,而是及时为患者疗伤。同样佛陀出世不是为了告诉众生昆虫的数量、如何制造手机、计算机等,而是为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对如此深法能无碍彻见,不难想象对那些粗大的法一定也会遍知无余。就如同我知道最难懂的历算程序,一定会知道 1加1等于2一样。

  虽然在佛经中有提婆达多在不同的地方收集炭灰,并打上记号,装在口袋里,让世尊辨别,世尊一一回答无误的明确记载。但我们对这些大可不必关心。因为在沙漠里给我一个馒头并告诉我水源的位置,远比告诉我沙漠有多大;需要走多少天才可以到达陆地有价值多了。佛陀善知本末,所以述说了众生最想知道也最应该知道的问题——四谛法。

五.以佛陀的一生成立佛为量士夫

  其实佛陀已经完全实践了他所述说的一切教法。用可以接受的说法来讲,他曾经和我们一样也被生老病死的各种痛苦折磨着,但他不甘心如此下去,也不希望自己和家人以及他的子民和所有众生如是地被痛苦吞噬,所以他舍弃了我们梦想的奢华生活而踏上了解脱之道,历经“多种苦行,参拜依止了多位仙人与导师”,但都不能满足他的意愿,最后他以往世的愿力和智慧力达成了自己最终的心愿。“此处是因圆满,即意乐圆满‘欲利生’和加行圆满‘大师’”终于在所有的无知痛苦中得到了出离,并且将他觉悟的经验和方法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众生,无数的众生也依靠他的教言得到了出离。他的所有追随者都称他为导师佛陀。“此处是果圆满,即自利圆满‘善逝’和他利圆满‘救护者’。”

  从另一方面看,佛陀所宣讲的教言为何真实不虚呢?因为佛陀是救护者。为何佛陀是救护者呢?“他利圆满——救护者”,因为佛陀自己已经实践了觉悟之道;“自利圆满——善逝”如何实践的呢?经历多种苦行通过长期地修持,“加行圆满——大师”,他为何会不惜一切地修持解脱之道呢?

  因为佛陀为了实现圆满利益众生的愿望。“意乐圆满——欲利生”,佛陀一生的行为是无声的语言,此中诠释这一种指示,是要告诉他的追随者:我已经实践了我所述说的一切教言,如果你真的能善待自己,依循我的教言行持一定会完成自己的心愿。从佛陀简单的一生,有识之士也可以了知佛陀的教言真实不虚,他是唯一的量士夫。

六.以实践佛言获得感受成立佛语真实不虚

  有一个问题我感觉非常疑惑,很多人对科学的证实也是一片迷茫,但他会相信。而佛教有如是严密的理证他却不相信!难道这就是佛说的业力不可思议吗?当然,如果只有天衣无缝的理证,而没有实践的感受,只能是完美的假说。

  佛陀的教法不仅有严密的理证,而且有实践的觉受,两者兼具。对于吃过葡萄的人,你没必要对他说葡萄酸或甜,同样,没有必要对佛陀的教言有实践感受的人建立佛为量士夫。所以,如果上述的理证还不足以生起信解,可以适当地实践佛陀的教言,事实总是胜于雄辩的。对于盐的味道用科学的理论和实验进行证明未免有些可笑,只要尝一尝便可完全断定。所以对于佛陀的教法有相应体悟后,定会对佛陀成为量士夫确信无疑。

结尾

  最后我想说,以前因为无知感受了多少痛苦已无从知道,对于未来是要继续走向“深渊”还是踏上解脱的光明之路,佛陀已经将选择的权利交给了我们。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感恩佛陀,若不是因为他,至今我仍然不知道自己是一个漂泊迷茫的人!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