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与谬论》——《辨中边论》探微

  “不怖有三障,一不信重补特伽罗,二于法无胜解,三如言而思义。”第八种善法是不怖。不怖即不害怕,人害怕的东西很多,比如人们通常比较怕鬼,不过这里讲的不是怕鬼,而是对甚深佛法产生畏惧。你们信不信有人对佛法会产生惧怕。我碰到过很多这样的人,接触佛法之后觉得佛法很好,但是不敢继续接触。因为他们觉得再接触下去,就不得了了,非出家不可。可真正出家的话,又舍不得放弃多姿多彩的生活,结果对佛法产生畏惧,干脆不再接触佛法。怖畏其实也就是贪著,因为有所贪著的缘故,所以就心存怖畏。做到不怖,有以下三种障碍。

  第一是不信重补特伽罗障。补特伽罗指有情,这里的“重补特伽罗”不是一般的有情,而是一些特殊的有情,如善知识、高僧大德、佛菩萨等等,都是属于“重补特伽罗”。不信重补特伽罗,就不可能对佛法产生正确的认识。前面说到有些人怖畏佛法,就是因为缺乏对善知识的信仰,所以对佛法缺乏深入了解,只认识了一些皮毛,结果产生怖畏的观念。

  第二是于法无胜解障,对甚深佛法缺乏胜解。这种胜解不是一般的理解,而是坚定不移的信仰和理解。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有个过程是胜解行地。资粮位和加行位都属于胜解行地。胜解行地再进一步就是见道,见道之后就不再停留在理解的层面上了。

  第三是如言而思义障。学习佛法不可以依文解义,否则很难对佛法产生真正的信仰,所谓“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所以,研习佛法不容易呵!佛陀说法有四悉檀,即世间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我们必须根据四悉檀来理解佛法。佛法有方便、有真实,有显了说、有密意说。仅仅是依文解义,诸佛菩萨定会大喊“冤枉”,那问题就严重了。

  “不悭有三障,一不尊重正法,二尊重名誉利养恭敬,三于诸有情心无悲悯。”第九种善法是不悭。悭是悭贪、吝啬、小气,不悭即不悭贪、不吝啬、不小气。这里主要是指佛法,学了佛法之后,不要悭贪,要勤布施,把佛法布施给别人。即使对方没完没了地问些鸡毛蒜皮的事,也必须很耐心地为他们解释。所以要做到不悭贪也不容易,因为有以下三种障碍。

  第一是不尊重正法障。如果我们对佛法有足够的尊重和重视,就不会悭贪了。因为尊重法,对住持和弘扬佛法会有很强的责任感。如果具备这样的使命感,无论在怎样艰苦的情况下也不会吝法。只要有条件,就能弘扬佛法。佛法的道理这么好,为什么不能得到很好的弘扬。原因就在于对弘法重视得还不够。

  第二是尊重名誉利养恭敬障。这是吝法的另一种方式,看钱说法,有供养就说,没供养就不说。这种人不能白说,看哪里有利养才去说法,这也属于悭法,是障碍弘法的重要因素。

  第三是于诸有情心无悲悯障。对有情没有足够的悲悯心,觉得有情的死活和自己没关系,怕惹麻烦,原因就在于心无悲悯。像诸佛菩萨那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不会怕麻烦。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努力再努力,不要惧怕任何麻烦。

  “自在有三障令不得自在,一匮闻生长能感匮法业故,二少闻,三不修治胜三摩地。”第十是自在,指于法自在。学习佛法要做到于法自在,虽然还不能像佛菩萨那样于法自在,但最起码要有能力为信徒解决在修学佛法中存在的一些认识问题。于法自在很不容易,讲起课来这也不懂、那也不懂,讲了半天别人还是听不懂。举行讲座时听众提问,又一问三不知。这都是于法不自在。学佛本来想要自在,结果反而不自在。所以要好好学,否则总会有难堪的时候。要不然就是误导他人,不好意思说自己不会,就开始绕弯,把别人带入迷魂阵去转一圈,听得人云里雾里、不辨东西,这也是于法不自在。学好了才能于法自在,当然,真正于法自在的只有佛陀。自在有以下三种障碍:

  第一是匮闻障,匮即缺乏,匮闻指对佛法缺乏接触。过去生中没有造下接触佛法的因缘,所以今生就缺乏接触佛法的机会。换句话说,今生能生长在有佛法的环境中,能够到佛学院读书,能听闻法师说法,这一切和过去生种下的善因缘很有关系。过去生中没有种下这样的因缘,今生缺乏听闻佛法的因缘,想要学习佛法,没门!现在学习佛法的条件非常好,在“文化大革命”时,想要看经、诵经都很不容易。我小时候在家就开始信佛,当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家人早晚偷偷地做功课,诵经之后赶紧把佛像经书藏起来。有时深更半夜还有人来搜查,那些信徒、居士经常被抓去游行,戴的帽子一尺多高,真是很不容易。我刚上北京读书的时候,中国佛学院的老法师,像正果法师、巨赞法师等都穿在家衣服,我们学生穿大褂。有时到颐和园,走到哪里人们就围观到哪里,还以为是哪里的少数民族。这几年学佛的环境比以前好得多,甚至可以到高校举行佛学讲座,信仰自由正在趋于正常。

  第二是少闻障,也就是听闻得太少。大家在佛学院读了几年书,掌握了佛法的一些皮毛,以及一些支离破碎的名相,但对许多经论还是读不懂,不能理解,这是因为少闻的缘故。所以,佛学院四年毕业以后要继续学习,一门深入地学习,再学上五年或十年,将来不仅能利益佛教,同时也能利益社会。否则,整天无所事事,佛法没学好,修行也不知从何下手,苦苦恼恼地过日子。不要说对佛教、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只怕连自己也救不了。

  第三种不修对治胜三摩地障。修学佛法,除学教以外还要实修,这也是关键所在。因为不修止观,没有禅定的体验,对空性缺乏认识,是不可能做到说法自在的。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