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
星洲转道和尚六旬寿庆拟五绝诗十首以祝之
举世起新学。 人心波以靡。 谁念正法微。 皇皇求国粹。 吾?清海师。
嗜古醇醪醉。 闽省晋江人。 桐林有遗蜕。 幼时父病危。 惄焉不交睇。
夜梦大士言。 持斋堪疗济。 父病旋告愈。 全家同一志。 随父同出家。
漳州南山寺。 时往古雪?。 路梦弥陀示。 伸手三摩头。 圣像式光霁。
从此登三坛。 常闻戒香味。 信得有来由。 颇自探幽邃。 尝听首楞严。
见见非见处。 了达本来无。 襟怀己绝气。 住金山高旻。 抓得西来意。
游四大名山。 觅狂心无际。 身为法王臣。 随处作佛事。 罄财?丛林。
利生宏法施。 星洲开法堂。 鸿名倾当世。 写此景仰心。 愧我无文字。
示顾显微诗三首
韶华须惜莫空过。三界横超念弥陀。要证菩提无别法。贪求安养厌娑婆。休将烦恼作深仇。智剑频临贼自投。息念凝神味禅悦。瞋魔敛?是真修。妙体无成无不成。世间万物尽缘生。圆中谁碍真和俗。识性无须设化城。
悼如幻和尚
去年十二月廿一接如幻信。我适在上海。火车断五日不能去。廿六夕。梦如幻到我处。云我死矣。廿七去信问。到正月初七日来信。知其廿七日已圆寂。
明圣湖头老秃翁。 清标饶有古人风。 珠林出偈虚堂白。 铁佛传灯大地红。
三度涅槃原忽忽。 十方世界本空空。 门徒不解?真理。 犹与常人恸哭同。
祝周莲?五旬寿诗
自性弥陀无量寿。 非生非灭本天然。 华香鸟语西方圣。 山色溪声南极仙。
楼阁月临千柱匝。 园林云锦万花闲。 良由内助多能力。 桂子兰孙绕寿筵。
海门西方释氏挂单舍碑偈
甬江之南。瓯江之北。中有椒江。台郡是属。两岸高?。壁立千仞。江海锁钥。浙东重镇。闽浙交通。此为要区。往来轮舶。殆无日虚。浙多名山。圣道场地。僧侣朝参。络绎而至。时遇霪雨。或值飓风。行嗟不得。留苦无容。闲窃忧之。欲谋接待。耿耿心怀。二十余载。洎乎民国。岁次丙寅。西方寺主。炳理上人。以他事繁。未暇兼持。举寺让与。桂明法师。余谂桂师。夙具同心。因缘时节。巧会于今。爰于客秋。邀师来甬。协商进行。规画种种。余任经济。师督工程。乃先兴建。佛殿三楹。次构两厢。数合六计。香积备厨。便利设厕。百仞?波。功亏一寻。乃命显鉴。继续圆成。墙垣周匝。气象聿新。聊用款待。来往侣宾。时纔半载。金费五千。余与桂师。心愿幸完。惟念众生。衣食与住。*轮未转。食轮先御。无米之炊。巧妇难为。常住供众。需费不赀。非有恒产。何以久持。购置田亩。爰议集资。集资虽易。理事难支。昭三老宿。承许住持。余乃欣然。力任筹募。方便相机。劝修檀度。龙天助力。佛圣垂光。施金踊跃。俾愿克偿。谨述缘起。记以偈文。檀信脂膏。勒入贞?。昭兹来许。因果不昧。愿共有缘。同预莲会。
天台山万年寺大雄宝殿募缘偈
发心襄成佛殿。 庄严净土正因。 西方七宝楼阁。 皆由此土造成。
唯愿见闻随喜。 各发广大道心。 同将殊胜功德。 用酬三有四恩。
答偈
法性无真妄。 说真妄便起。 真妄俱假名。 了假妄即止。 理体无始终。
事用有始终。 识得性具宗。 言言俱有理。 迷悟是权门。 藏开超生死。
复三照居士偈
今年不比去年闲(去年有住持凡百不必过问旧腊十五志恒由沪上送节回来一转身即杳如黄鹤至今不知去向)
碌碌忙忙度岁关(除夕为一堂诸师守少室家风烹无鼻白牛送旧元旦与两社学者遵灵山遗范焚有争赤木迎新此等竖拂拈椎谈禅说法须老身亲到)
有舌不能?妙谛(志恒无故不别而行真莫名其妙)
忘机正好愧衰颜(丑煞丑煞) 跏趺应对一炉香 口诵西方无量光(自元旦至定光诞辰此六日间应接不遑唯到更静补课耳) 夜静更深忘故我(竟不知有身心世界) 关门就寝雪铿锵(时在十一句钟荆棘丛林霎时间变成白银世界) 卅八年前己出家 至今仍着破袈裟 祗缘未了多生债(十一日竟一白天纔将四寮纲职慨已就绪是晚高枕无忧这两天始能照常礼诵精神如常堪慰) 翻悔当初一念差(若不来观宗高提祖印亦无若斯葛藤绊足悔无主宰鼻孔为人拽去) 蒲团香案日蒙尘 晚念弥陀补课程(今晚七时许接奉手示读之俨如梦觉) 昨日青山当夜梦(君梦我携手谈心) 今生白社旧时盟(我念君莫忘古路岂偶然哉) 这是新年头佛请博一笑
《安士全书》是“善世第一奇书”,超古超今,诚为传家至宝。全书共分四部,包括戒杀之书《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欲海回狂》;《阴骘文广义》;《西归直指》。前三种书,虽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西归直指》虽教人了生死,而又须力行世善。诚可谓现居士身
每个人晚上睡觉时,从他躺在床上到真正睡着,中间起码有5到10分钟的时间。而对普通人来说,这几分钟,基本是在妄想与昏沉当中度过。这样带着妄想睡觉就容易做梦,引起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而学佛的人,懂得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弟子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
我住在乌敏岛时,有一只狗跑到我那里去;而在戒律中出家人是不准养狗的,所以我也只是把一些吃剩的食物丢给它吃。有一次,我有事情要处理,于是把门锁上后就离开。隔天,当我把门打开时,它很快的从里面冲出来。我忽然间想起自己把它锁在屋内,之后四处查看,却发
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嘴里不要乱说,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无事也会变成有事,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这样最会惹事。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莲花、轮宝等作为佛法的象征。佛陀圆寂前曾经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为最高。但是佛弟子们从内心尊重他的人格,
现在有的家庭不和,一天到晚总是吵架,就是因为过去生中造了太多恶口的业所招感的。对于恶语伤人这种恶业,有的人会拿直爽来做挡箭牌,还有的人会说自己刀子嘴豆腐心,说“我这个人就是心直口快,有什么就说什么”,这些其实都是借口。
吸烟,我们是不允许吸的,好像僧人戒律当中没有规定,但是有没有相应的呢,比如我们这种五辛,吃肉吃五辛,这些扰乱心性,断大悲种性,我们修学菩提道,这些都是根本。所以,菩萨戒里规定食肉、食五辛,都是不允许。辛辣的东西增长欲望,而且,吃了辛辣的东西,
世尊在《观经》第九观跟我们开示: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讲“八万四千相好”,这是就大乘而言。讲“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是就小乘而言。事实上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佛为什么有如此的相好光明?这是“修因感果”,还是不离开“
这没有什么可疑惑的。睡和醒,这是我们妄念的产物,实际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白天的清醒仍然还是在梦中,所以白天和夜晚做梦,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但往往睡眠的时候,我们的第六意识处在一种休息状态,然而我们深层意识、独头意识还在起作用。所以我们如果透过念
我现在教给你们一个最殊胜的法门——就是照看你自己的心。从早上一醒,一直到晚上睡觉,你都要观看自己一天的心在想些什么。
佛要教化的众生是什么呢?是刚强众生。我们这些众生都是刚强啊,如生牛皮、骄慢、刚愎自用,自己愚痴透顶还以为自己了不起。佛要用种种善巧方便来调伏,调柔降伏我等刚强众生。那要调伏刚强众生用什么方法呢?要讲经说法,要让他知道生命的真相、真理。
我们在学佛之前,都有自己固定的观察方式和处理习惯,主要决定于你的观念和心态。通常,我们是通过观察和比较,考虑此人此事对自己的利弊得失,然后再生起好恶之感,这就是观念在影响心态,决定心态。
现代人的生活,样样都是快速的。乘的是快速度的飞机、船只及车辆,用的是快速运作的工具及机械,吃的是速制的快餐,连结婚、离婚也都是闪电式的。
所谓“老僧入定”,是指在定中不会有情绪,但是在平常生活里可能还是会有情绪,不过这个情绪不会浮动。一个有修行的老僧,在情绪还没有浮动之前,他心里已经有感觉了,当有了感觉,他会用方法不让情绪浮动。
有只小鸟问它的父亲:“……人类优于我们吗?他们比我们生活得更幸福吗?”大鸟说:“他们或许优于我们,但是他们没有我们生活得幸福。”“为什么呢?”小鸟疑惑不解。“因为在人类的心中有一根刺,这根刺无时无刻的在刺痛他们,折磨他们。他们为这根刺起了一个名字,管
人生在世,发愿是非常重要的,有愿生命才有方向。在佛法中,有人发求人天福报的愿;有人发出离六道轮回的愿;最殊胜的,是发为了利益有情我愿早日成就佛陀的智慧慈悲之愿。那么,发愿后怎样才能做到不忘初心,不偏离目标呢?这就需要时常给予自己提醒,坚持不懈地
什么是更有意义的事?不仅学佛是为了解脱,世人忙来忙去,也是为了解脱。挣钱是为了从贫困中解脱,成家是为了从单身状态中解脱。佛法所说的解脱,是解脱轮回,解脱生死,这才是究竟的解脱。仅仅从现象看,人们会觉得青春、爱情、财富、事业都值得追求,如果解脱了
我们应该如何协调人际关系,跟大家结欢喜缘呢?首先要知道,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社会,朋友之间,可以反目成仇;兄弟姊妹,可以为了分财产,打得头破血流;父子之间、母女之间,有时候也非常冷漠;还有师长和弟子之间,以及其他的很多关系,
送你一句话: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你得不到,就不要它了,这叫放弃。今天很多人有这个毛病,他明明是放弃,还美其名曰“我已经放下了”。我告诉你,佛教讲的“放下”不等于放弃。什么叫放下呢?记住了,在拥有中超越。就是在你拥有的时候,能够超越它。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