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法师法语集》是根据谛闲法师于不同地点说讲法语整理整理而成的法语合集。对近代佛教有扶衰起弊之功。且梵行高尚,弟子甚众。
谛闲法师生平的著作主要有《圆觉经讲义》、《圆觉经亲闻记》、《大乘止观述记》、《教观纲宗讲义》、《金刚经新述》、《楞严经叙指味疏》、《始终心要略解》、《念佛三昧宝王论义疏》等,后来由弟子倓虚等辑为《谛闲大师遗集》行世。
圆觉经讲义附亲闻记(上) 谛闲大师遗著 民国七年在北京戊午讲经会讲记 原序 题辞 凡例 释经题 释译题 序分 文殊章 普贤章 普眼章 金刚藏章 弥勒章 清净慧章
原序一 觉王御世,以法利生。古德拈椎,应机施教。故普光明殿,知识不分于八部龙天,耆阇崛山,得记均沾于四众弟子。所以道迷心为生,生非定生。生原是佛,了心即佛。佛非定佛,佛本是心。心空也,则生佛一如。法空
念佛紧要语 谛闲法师 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不易念。 西方极乐,谁不愿生?而罕得往生。 盖念佛之人,未得其诀耳。 教念佛而使之真切者,其唯死之一字欤! 死之一字在念头, 则境缘自然冷淡,情爱亦自轻微。 名利势豪,向此处,俱用不着。 见闻知解,到此处,却使不行
编者按:很多人不相信因果,因为他们只能看到今世,不知因果贯通三世,只有通看三世(过去、现在、未来),才能明白因果真相。慧远大师有《三报论》,阐释三种报应方式,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俗语有云:善有善
省庵大师略传 师讳实贤。字思齐。号省庵。常熟时氏子。世儒业幼出家。严习毗尼。寻入讲筵。明性相之学。参念佛者是谁话。四阅月。忽然开悟。曰。我梦觉矣。自是机锋迅利。才辩纵横。昼览藏经。晚持佛号。
普贤十大愿王别释 谛闲法师讲述 ——在永嘉城—— 礼敬诸佛愿 称赞如来愿 广修供养愿 忏悔业障愿 随喜功德愿 请转*轮愿 请佛住世愿 常随佛学愿 恒顺众生愿 普皆回向愿 一缘起 山僧,今日受吴璧华居士请,讲普贤行愿品;因时迫不及详谈,仅将普贤十大愿王,别为解
六波罗蜜法门 谛闲讲 四明观宗讲寺 庚午年四月初八释尊圣诞纪念日上海佛教净业社诸居士乞讲 夫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此阿难尊者,悟道后,发愿语也。当此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之时。我辈应知,天本
妄念之多,即由正念提不起。如正念得力,妄念自无。何以故,正念妄念,不同时故。当知念只是一,随于正则谓之正念,随于妄则谓之妄念耳。如同时念有两个,便成两人。今只是一,故正念有力,妄念即消。妄念有力,正念即隐。
鄙人学寡智劣,未能博览诸书,除佛学外,不敢以臆见妄谈。自入道以来,历三十余年,不过披阅内典、研穷教乘、精参禅理、兼修净业而已,所得一知半解,略为诸公陈之—— 佛经自汉明时入我中国,历晋唐宋元
第一大愿:礼敬诸佛。普贤菩萨自己礼敬诸佛,是为行;希望大众各各礼敬诸佛,是为愿。愿与行,二而一、一而二也。礼敬诸佛者,即俗称拜佛。普贤菩萨拜佛,欲人人皆如彼拜佛。普贤菩萨所礼敬者,尽法界、遍虚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