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干布国王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个正在地狱受苦的怪物。牠的躯体庞大,没有双眼,全身溃烂,溃烂处还有许多小虫不停地吸食,真是苦不堪言。当它跑到平原时,有狮子、老虎、豹子、大熊等用铁嘴一块一块撕咬他的身体。而当它跑到河里时,又有铁嘴大鲨鱼与毒蝎子吃它、咬它。即使飞到空中,也有铁嘴老鹰、乌鸦、猫头鹰等争相啄食它。它无法忍受地跑进森林,顷刻间森林全变成铁刺林,布满剑、矛、弓等尖锐兵器,一一刺向牠,全身被刺得千疮百孔;跑到角落或山洞里,又有业力所现的恶人手拿着刀、矛、剑等各种武器攻击牠。它四处跳窜,无处安身,到处奔跑,到处受害,身心痛苦不堪,大声嚎叫。
这时,释迦世尊观察舍卫城的人民,发现应当用「使他们生起厌离心」的方法来教化他们,于是以神通力把这只怪物从地狱里勾召到人间,让它出现在舍卫城边的康丹河内。
由于这只怪物的业力不可思议,使牠到了人间还是受着地狱里的痛苦。牠四处奔跑,无论躲到哪里,都被各种野兽追咬、啖食,还被各种恶人以兵器穷追猛打,牠痛苦得大声哭喊嚎叫。
凄惨的叫声大到全舍卫城的老弱妇孺都能听到,一下子城中的众生全都跑来,亲眼看到这只来自地狱里的怪物,所遭受一幕幕极为痛苦的惨景,他们皆觉得不可思议,互相揣测讨论:「这到底是什么业缘?这到底是什么果报?」
这时,世尊要阿难聚集比丘们一起前往康丹河边。人们远远地看到佛陀向康丹河边走来,他们更是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未信佛法的人趁机毁谤:「你们看,世尊规定出家人不可以看集会,今天他却亲自率领比丘来河边观看……」
而信仰佛法的人则是满怀欣喜:「今天佛陀亲临,绝对会有精彩的授记,或有殊胜的法缘……」
世尊与比丘僧众就在大家纷杂的声音中来到河边,跏趺而坐。这时,世尊心想:「我应该让牠回忆前世,并能开口与我对答,使大众自然而然地深信因果。」接着就进入使牠能忆起前世,且能说人话的禅定。
「你是干布吗?」世尊慈祥地问牠。
「世尊,我是干布啊!」牠垂泪说。
「身口意所造的业有报应吗?」
「有啊,有报应啊!」
「所感受的果报,你觉得痛苦吗?」
「痛苦,非常痛苦!」
「你以前皈依哪位恶知识,造成今天这个样子呢?」
「不是其它人,而是我没调伏好自己的心。」
当世尊与牠问答的时侯,在场的人都觉得疑惑:「干布是谁啊?为什么它能回忆前世,还说有报应,受痛苦?」想请教世尊,却又因世尊的威严而不敢亲自去问,只好悄悄地请阿难尊者代为发问。
于是,阿难尊者对世尊恭敬顶礼问道:「世尊!刚才说话的那位众生是什么人?牠造了什么样的恶业,而遭受这样的痛苦呢?祈求您的开示,我们都希望听闻。」
佛陀告诉阿难:「在无量劫以前,俱光如来出世的时候,在他的教法下有五百罗汉。有一天,这五百位罗汉出游,到王宫内化缘后,来到附近的公园,在树下结跏趺坐,进入灭尽定。隔天早上,有位名叫干布的国王,带着王妃及眷属一同去花园中游玩。干布国王独自坐在角落,观赏周遭的景色,王妃眷属们则四处采花、摘果,自由地嬉戏。当她们看见树下安祥坐禅的罗汉们时,顿时生起无比的欢喜心,便对他们合掌、恭敬,祈求传法,其中一位长者对她们宣说佛法。
当时,国王听见花园中有男人的声音,因嫉妒而当场生起大瞋恨心,于是立刻抽出鞭子,冲向罗汉们,把他们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又命令手下拿矛、剑等兵器刺杀他们,再把他们切割成一块一块的。干布国王邪眼瞅着已肢离破碎的罗汉肉身,余气未消地命令手下拿去喂狗。
比丘们,你们作何感想呢?当时的干布国王就是这位正受极大痛苦的众生。因为他以瞋恨心及邪眼盯着罗汉们,所以这辈子没有眼睛;又因为用鞭子抽打他们,所以全身溃烂;由于他残杀五百罗汉的恶业成熟,因此他从俱光如来到现在,都还在无间地狱中承受极大的痛苦。」
比丘们接着请问世尊:「世尊,那干布国王还需受多久的地狱苦报呢?」
世尊回答:「未来贤劫五百佛出世以后,干布才会脱离这种恶报,转生到贱种人家,成为一位猎人。某天,他在林中设下一些陷阱,准备次日再来取回猎物。恰巧当天来了一位独觉,在附近打坐入定,因此野兽不敢接近。
第二天,猎人满怀期待地四处察看,却只见到一位独觉坐在那里,其余陷阱都是一无所获。他当下生起大瞋心,心想:『要不是这位独觉,绝对能捕到猎物!』一怒之下,就把独觉杀死了。因此他死后又堕入无间地狱,受无量劫难忍的苦报。此业报受尽后,遇到正觉师如来出世,才在正觉师如来的教法下出家,证得阿罗汉果。证果后,他示现比丘相外出游方。
有一天,他走到王宫附近的花园内坐禅。当时,有位国王正带着王妃一同游乐,王妃四处采花摘果,恰巧遇见他,对他生起信心,求他传法。在传法时,国王听见男子的声音,心生嫉妒而立即跑去举鞭抽打他,并命令手下拿刀、剑、矛等兵器刺割他,把他的身体切成块,丢去喂狗。直到此时,他的果报才完全受尽。」
听完释迦世尊宣说这个漫长的因果过程后,舍卫城的观众都觉得因果不虚,人身是苦,于是生起深深的厌离心。这时,世尊观知他们已能够受法,就为他们宣说相应的法。
闻法后,有些人得到加行道的暖、顶、忍、世第一位,有些得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罗汉果,有些得金轮王位,有些得梵天位,有的得独觉果,有的种下无上菩提的因,其它的人也对佛法生起信心而皈依佛门。
故事一: 陕西长安县有一个农人,在地里干活,看到一条蛇钻入洞里,他就把蛇收支的两个洞都堵死了。过了两天后,他二十岁的大儿子和十岁的小儿子俄然不会说话,后经许多医院治疗都无效。两个孩子不会说话现已
捕捉贩卖野生动物遭殃祸章家有三兄弟,同住一个院子里,其中两个都很老实,在家种田,靠本分养家,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自己也没什么文化,就谈不上对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孩子们二十几岁了也没读到什么书。但贫苦勤劳人家的孩子懂事早,这几个年轻人,女的学做裁缝,男的学修汽车,现在也都干
我是四川一家乡镇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不是那场灾难,我的生活应该像其他人那样快乐、自信而充实,对未来也充满憧憬。可自从患病后,我整个人就渐渐颓废了。那是2001年的1月,我和单位的几个同事出差到成都,晚上住到酒店后不久,有小姐打电话来问要不要“服务”,经不住诱惑,发生了让我这辈子都后悔莫及的事情。
夜已深,高速途中,刘细锋和“老相好”陈海蓉聊着聊着便难忍欲火,在行驶的大货车上玩起了“车震”。面对活生生上演在身后的“活春宫”,31岁的司机张章生却没能做到心无旁骛,他一边把着方向盘,一边频频回首,不时偷窥。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两辆重型半挂车相撞起火,大火瞬间蔓延,正在快活的老板和“相好”没能及时逃脱,被活活烧死。事后清理现场,他们已是一对裸尸。
小富由人,大富由天,命是定数,运是变数,我的一个朋友,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精品楼盘,一砖一石没有半点打折扣的地方,看到很多同起步的地产商都赚钱了,他还是坚持着,因为成本高,房子卖得不好,前年的时候基本已到了破产的边缘,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深秋的时候,他说:“下个月,货款利息再还不上,我可能就干不下去了。”我当时听了真是觉得很伤感,这世界难道好人没有好报吗?他曾是种地出身,几年来,他为以前的村子修了小学,敬老院,修了从村口通向县城的公路,他资助了很多贫困的人。
两性关系: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解释】看见别人的妻子女儿美丽动人,就立刻起了淫欲的心,想要与她私通。【分析】色,这件事情,是人最容易犯的罪业啊!它比起贪财杀生等等的恶业,还要百倍的难以控制;所以它的败德取祸,也比其他的恶业,要百倍的严酷惨烈。然而太上对于贪财杀生等的事情,不断再三的说明禁戒;
我好后悔!我本有一个很漂亮很贤慧的妻子。自从2001年开始就犯了邪淫,先是勾引了本单位的一个同事,来往了数个月,以后上网还和几个女孩女人发生过关系,还偶尔嫖娼。可是我竟然忘记了淫人妻者自己妻也会被人淫的因果道理。虽然在一年前我学佛以后我已经戒了邪淫,可是报应却也来了!
“邪淫”,一般是指佛教上所认为不适当的性行为,属於佛教在家居士所要奉行的五戒之一, 在现代汉语中引申为不良性行为。
一个70多岁的农村老翁染上难言之疾,给子女们造成了难言之痛。日前,宁波鄞县某村的这位老年村民下体长出了指甲般大的赘生物。孝顺的三子一女急忙送老人到医院就诊。因患者年事已高,医生们几乎都诊断为鳞状皮细胞癌,要切除生殖器并辅之化疗。子女们为救老父性命,含泪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了字。
本书以悟道为线索,以灯录和僧传等原典为第一手资料,精选了中国历史上490位禅宗大德开悟见性的因缘故事,按法系和时间顺序汇编在一起,是目前介绍禅僧悟道方面,最集中、最系统的一部禅宗史专著。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富甲天下的小国王。他深信今生位高权重,是自己过去生布施,造福的结果,所以他欢喜造福。
很多时候,你会通过各种渠道,听来很多道理。对于这些道理,你会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其实不然。这只不过是一种产生于大脑的虚幻印象而已,这种印象,远远不如自己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的来得深刻。
那是一个美丽的小岛,岛上最独特之处是有许多种类的蛇。岛上的居民非常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别是保护蛇。 有一天,北风呼啸,突然降温。父子俩徒步去集市办年货,途中在路边看到两条冻僵的蛇。儿子
南北朝时期,有一僧人名释容,他每天都外出化缘,日出而行,日落而归。晚上返回寺院的时候都要经过一段毫无光亮的黑暗巷子,又因为巷子很窄,有人迎面而行的时候便时常撞到一起。释容也有过这几次这样的经历,有时候匆忙,两个人都会相撞还会受伤。
有两个和尚,一个很贫穷,一个很富有。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打算去一趟南海,你觉得怎么样呢?”富和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认真地打量了一番穷和尚后,禁不住大笑起来。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一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没有快乐呢?”
我们在无休止的忙碌中,肩头上的担子也一天比一天沉重。于是,为了生计,为了家庭,为了那个红尘中的角色,便只能理所当然地、全身心地去继续奔波,继续操劳。就像是一匹负重的老马,面对生活这驾笨重的大车,除了使劲拖曳,别无选择。
《佛本行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一只长有两个头的鸟,也叫做共命鸟,两个头有着完全不同的思想。一个头叫迦喽茶,常作好想;另一个头叫优波喽茶,常作恶想。为了安全起见,它们轮流睡觉,一头睡着,另一头便醒着。有一天在树林里,优波喽茶在睡觉,忽然从树上
一位大富长者只有一个儿子,可这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离家游走到其他国家。多年来他以乞讨为生,生活非常贫苦。一次乞食,穷子来到自己的国家,并走进了一处豪宅。穷子见到这家的长者,身上挂满宝物,威德庄严,顿时心生恐怖。他想:这位长者是王,还是王的眷属?竟
《撰集百缘经》里面记载着一则“伽尸比丘尼”的故事:佛陀在波罗奈国鹿野苑弘法教化时,梵摩达国王的妻子生下一个端正殊妙、身披袈裟的女婴,取名为“伽尸孙陀利”。伽尸孙陀利天性贤淑善良,渐渐长大。一天,她带着侍卫出城游玩,不知不觉来到了佛陀所在的地方。
我们人有习气,有执念,那这种力量是怎么来的?我们都知道久习成性,也是我们不断培养起来的。我们年轻的时候可能很多习气不会那么重,执念也不会那么强,但是随着一天一天这种力量就会越来越强。我们学过唯识的人都知道种子的力量,种子你不去破坏它,就自然增长
佛法中,有所谓“信、愿、行”三资粮,无论信、愿或行,都必须先有决心。佛法上说:“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修行的最终目标,必须有决心去求;度化众生是行菩萨道的必经过程,众生根机不同,教化不易,必须要有决心和耐心。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总有许多烦恼的事,而且很容易把我们不好的情绪发泄给周围的人。我们只在乎自己受到了委屈,却忽视对方的感受,因此不自觉地伤害了别人。所以当我们有不快乐之举或生气之举时,如果能多想一想,其实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
追逐感觉,是痛苦的根源。许多人总是抱怨:为什么人生有这么多的不如意 ,人家生活得那么好,我却这么悲惨?我拥有这么多,怎么还是不开心?开心的事越来越少,郁闷的事越来越多……你是否发现,你实现梦想后所得到的快乐,往往是那么短暂。
简单生活,更自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很多人都会觉得房间越来越拥挤,其实就是累积的杂物不断侵占了居住空间。用每个平米所付出的房租或房贷,来堆放两三年都用不上的杂物,算笔经济账那都是倒挂的。房间整洁利落了,扫尘除垢也变得简单,不用折腾换房。
如是因,必得如是果。造作杀生业,必得短命、多病等苦;造作偷盗业,必得贫穷、其财不得自在等苦;造作邪淫业,必得妻不贞良、不得随意眷属等苦。造作恶口业,必得多被诽谤、为他所诳等苦;造作两舌业,必得眷属乖离、亲族弊恶等苦;造作恶口业,必得常闻恶声、言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由无数的因缘积累而成,不单单只是眼前一两个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现在所遭遇的,是过去的果;现在所做的,会成为未来的因。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同样地,种善因,才能得善果。曾经,有一个青年问禅师:“一个人行善或是作恶之后
我们到这个世间来,目的何在?意义何在?价值何在?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把这三桩事情疏忽了,我们这一次到人间就白来一趟,古人所讲的醉生梦死,糊里糊涂来到世间,也糊里糊涂死掉,死了之后又糊里糊涂搞轮回,你说多可惜!我们这一次到这个世间,究竟是来干什么的?
师父,我最近刚转到一个新的部门。我很努力,特别在意领导的看法,但有些时候领导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也不是完全能由我决定的,这让我感到压力很大。我该怎么办?
“我执”在佛法中指对一切有形与无形事物的执著。《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茶杯,你如果一直举着它,虽然杯子很轻,时间长了也会很累。把茶杯放下,手就腾出来了,也就解脱了。这个放下,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