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为一切物命之所爱,死为一切物命之所悲。
当遵慈仁,普惠恩及群生,视天下群生身命,若己身命。《佛灭度後棺歛葬送经》
诸馀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慈心即是一切安乐之因缘。《优婆塞戒经》
贪他一臠臠还他,古圣留言终不伪;戒杀念佛兼放生,决到西方上品会。—佛印禅师
若无财者,其发慈悲心,亦是福德,或劝他人放生,或见人放生,赞叹随喜,增其善念,亦是福德。
人之生日到来,应当持斋戒杀,或是买命放生,或是诵经念佛。修桥砌路煮荼,随意奉行善事,报答生身父母,乳哺三年大德。—真歇禅师
诸放生者,或增福禄,或延寿算,或免急难,或起沈病,或生天堂,或证道果,随施获报,皆有徵据。—莲池大师
放而不杀,与物无冤,非惟安乐今生,以此善根,当来之世,长寿永福,乃至成佛,万类有情,倾心归附。
今更立简易一法,佐使并行,不拘时日,见即买放。於某月下书某日放生若干,巨生以箇数计,细生以觔数计,岁终总算,存以自考。
须知放生一事,实为发起同人,普护物命之最胜善心。—印光大师
古圣先贤,莫不以仁慈济物,博爱利生,是如凡为人者,要当以仁存心。—谛闲大师
放生一事,原为启发人之善心,以期戒杀茹素,普令含识各得其所,各尽天年。近之则息杀因,远之则灭杀果,小则全吾心之纯仁,大则弭世界之杀劫。
近来世界人民遭难,杀劫之重,皆是果报所遭;每每劝世人要戒杀放生,吃斋念佛者,也就是要大家免遭因果轮回之报;诸位须当信奉,种植善因,成就佛果。—虚云老和尚
疾病癌症,灾难不幸之所以会发生,就是缘於我们以前所造的杀业感召而来的业报。解决之道就是放生,藉著出钱出力赎命放生,来偿还以前我们所欠无数的杀债。—圆因师父
每一个众生最宝贵的是自己的生命,杀了他,他最恼恨,冤仇结得最深,所以说杀业最重,每一个众生最珍贵的还是自己的生命,救了他,他最感激,福善积得最深,所以说放生第一。—圆因师父
出家以来,每年力行放生,本会乃以莲池放生会为名,当以佛教慈悲,儒宗恻隐,而作护生运动,实为天下无上吉祥善事。—圆瑛大师
所有的善事中,没有比放生更彻底更完美的。
放生最重要的是皈依以及念佛。物命在经过三皈依仪式後,承佛法僧三宝加持,畜生报尽,不再沦入三恶道中,得以转世超生,并且物命亲闻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六字洪名盈盈入耳,既植道种,他日因缘成熟,必能值遇佛法,念佛修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断六道生死轮回,此乃放生中之大放生,是放生中最重要的意义。
希望社会诸君,勉力行之,即遇寿辰、结婚、生子,是自己求生,庆生吉祥之事,均宜戒杀放生茹素,以善因而求善果也。—圆瑛大师
放生最容易消业障,但放生所遭受的阻挠最大,所引起的批评最多;这是因为众生业障深重的缘故。因为业障深重,众生物命无福值遇善人受救免除死难,因为业障深重,人们无福救赎生命,偿还杀债。
将我心比他心,把自己设身处地当做异类畜生来想,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放生的功德是多麼地大,批评阻碍放生的罪案是多麼地深!
当一个人身患重病,遭遇急难的时候,自己立下誓愿,愿意广行善事,弥补罪业,藉以延长自己的寿命,方法就是放生。
我们自己赶快去放生,短短的时间内,即可满足我们的愿望,短短的时间内,马上会得到成效。
想要自己所行的善事既深又广,真的非放生莫属。所以说,放生功德最为第一。
戒杀放生,长养慈悲,是佛陀金口告诫我们终身力行之事。
放生是转移命运浩劫的大运动。
印光大师亦云:一切生命,佛皆视之如子,救一物命,即是救佛一子,诸佛皆大欢喜。
放生可长养自己的慈悲心肠,悲悯众生,视万物生命如己出。
(1)无刀兵劫,免战争杀祸。(2)长寿、健康、少病。(3)免天灾横祸,无诸灾难。(4)子孙代代昌盛,生生不息。(5)多子宜男,所求顺遂。(6)官禄亨盛,一帆风顺。(7)合天心,顺佛令,物类感恩,诸佛欢喜。(8)解怨释仇,诸恶消灭,无忧无恼。(9)喜气吉祥,四季安宁。(10)得生天上,享无极之福,若兼修净土,直可往生西方极乐国土。
印光大师云:世上刀兵大劫,皆由人心好杀所致。人人戒杀放生,则人人全其慈悲爱物之心,而刀兵劫运,亦自消灭於无形,此转移世运之绝大运动也,深望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农工家,注意於此,力为提倡,必有绝大效果。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嗽,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千百劫,常在生死。又云:杀彼身命,或食其肉,经微尘劫,相食相诛,犹如轮转,互为高下,无有休息。—楞严经
戒杀最好的方法就是吃素,断绝一切肉食,因为佛陀早在《楞伽经》上告诉我们,食肉与杀同罪,吃肉就等於杀生,每天吃肉就等於每天杀生,三餐吃肉就等於三餐杀生。
戒杀放生是一体的二面,须要相辅相成,相管齐下。
一个是全部命丧黄泉,一个是万千中一二不幸死亡,一个是锅鼎中挣扎,痛苦含冤而死,一个是有众多法师居士为其恳切念佛,超渡脱生,其间的差异,有如天渊之别,实不可相提并论。
每一个参与放生的人,都是有智慧,有大福报的人。
放生的居士们终年累月不怨不倦地放生,救命危旦夕的物命,活命无数,放生的过程中,更为物命说法皈依念佛忏悔,不只救了众生的生命,而且救了众生的慧命,这真是放生中的大放生啊!放生的居士真的可以说是菩萨了。
我们在放生的过程中,事实上受益最大的还是自己。因为在放生的行为中,自己不仅偿还了宿世的杀债,而且物类感恩,龙天护持,诸佛欢喜。
在放生的仪式中,我们自己也跟著物命一起皈依,一起忏悔,一起念佛,激发了自己本具的菩提种子与慈悲心,更为自己无形中创造了无数的福德因缘,藉此功德,正好作为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
诸佛以慈悲为心,放生救赎物命,就是唤醒每个人原本具足的慈悲佛性,放生就是长养吾人的大慈悲心。常行放生,则常养慈悲,常行放生,与佛心更相契,与佛更容易感应道交,常行放生,自心充满了慈悲,自心就是佛心,焉有不成佛的道理?
吃素放生应该同时并重,既不再造杀业,又能偿还杀债,如此修行最为圆满。
印光大师在《复愚僧书》曾云:彼必期於万无一失。方肯行放生。则令世人尽寿皆不行戒杀放生之事矣。其人将来必膺万无一人能救已於将死也。哀哉痛哉。印祖所言,乃今日阻挠批评放生的所有人士一大警语。
阻挠批评人家放生,其罪过就等於杀生。
《楞严经》云:食肉者,所求功德,悉不成就。
放生就是我们见物命众生受擒受抓,失去自由,行将被砍被杀之际,一如见到自己父母手足妻女般,不忍见其苦难,遭受杀戮,发起慈悲心,予以救赎,还其自由,放其生命,如此而已。
放生就是积最大的福;放生就是行最大的善,积福行善,所有功德,莫过放生。
每天拜八十八佛求忏悔是必备的功课,在礼忏的同时,身礼佛,口念佛,意识专注在一句佛号上,真正达到身语意三业清净,以清净心忏悔,其功德不可思议!
吃一次肉,造一次杀业,给一次怨仇;吃十次肉,造十次杀业,给十次怨仇。
善导大师云: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金光明经》云:所谓金光,灭除诸恶,千劫所作,极恶重罪,若能至心,一忏悔者,如是众罪,悉皆灭尽,我今已说,忏悔之法,是金光明,清净微妙,速能灭除,一切业障。
《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佛陀说法四十九年的最最精华,是捷径中的捷径!是妙法中的妙法。
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等於总诵三藏十二部经典;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禅,《大集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华严经》云: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
莲池大师云:疾病之由,多从杀生中来,故偏重放生也。
印祖云:瘟疫水火诸灾横多,戒杀放生者绝少遭逢,是如护生,原属护自。戒杀可免天杀、鬼神杀、盗贼杀、未来怨怨相杀报。
戒杀之众,善神守护,灾横消除,寿算绵长,子孙贤孝,吉祥种种,难可具除。若更随力放生,加持念佛,不但增崇福德,必当随愿往生,永脱轮回,入不退地。
印光大师云:戒杀放生者,来世得生於四王天,享无极之福;若兼修净土者,直可往生於西方极乐国土,其功德实无涯矣。
凡有愿家门清泰,身心康宁,天下太平,人民安乐者,请皆于戒杀放生、喫素、念佛中求之,则求无不得矣。
人惟愿眷属团聚,寿命延长,身心安乐,诸缘如意,正应发大悲心,行放生业,使天地鬼神,悉皆愍我爱物之诚,则向之所欲,当可即得。
我今幸承宿世福善,生於人道,固宜解怨释结,戒杀放生,令彼一切有生命者,各得其所。又为念佛回向净土,令得度脱。
凡大圣大贤,无不以戒杀放生,为挽杀劫,以培福果,息刀兵,而乐天年之基祉。
圆瑛大师云:吾人当学佛之大慈大悲,实行戒杀放生,才是学佛之行。是以学佛者,不仅持律戒杀,尤当竭力放生方合我佛慈悲宗旨。
《经》云:戒杀放生之人得二种福报,一者长寿,二者多福多寿无病。
《契经》:戒杀放生,得长寿报,又戒杀放生,可解怨释结,长养悲心,润菩提种。
《梵网经》: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
《分别善恶报应经》:何业获报长命?有十种业。何等为十?一、离自无杀。二、离劝他杀。三、离庆快杀。四、离随喜杀。五、救刑狱杀。六、放生命。七、施他无畏。八、慈恤病人。九、惠施饮食。十、幡灯供养。如是十种获长命报。
放生就是给物命众生一个机会。一个重获自由,重拾生机的机会;一个皈依三宝,听闻念佛的机会,千万不要因为任何的毁谤阻挠,让受苦受难的物命,一点机会都没有。
放生也是给我们自己一个机会。一个救生赎命,偿还杀债的机会;一个广积福德,清除业障的机会,千万不要因为任何的讥议批评,让业重福薄的我们,一个机会都没有。
救众生如同救一佛子,更等於救一未来佛。
吃素而不放生,以前欠的杀债还是有果报的;放生而不吃素,所赚得的功德,又因为吃肉杀生都赔光了。
修行人以念佛为正行,以放生为助行。
虽有许多批评阻挠,我们更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与承担去放生,坚定放生,信愿放生,用一辈子去放生。
放生三施俱全。
别让知识学问匡住了慈悲心。当我们真正放生时,所有一切的知识学问都应舍掉,都应放下,只留那一念我们对待众生清清净净的慈悲,这才是放生真正的意义。
鸟站一如等待大赦的囚犯集中营,不要有如果我们不放,他们便不会去抓的想法。
放生,正是佛陀亲口告诫我们长养慈悲灭罪消愆的最好方法。
跟随佛陀,跟随历代诸祖大德,跟随善知识的步伐,努力实践,终生不悔不倦。
但愿所有世人,力行放生;更愿所有念佛人,常行放生,因为放生功德,最为第一,舍此不行,是谓痴狂!
父母教子女,老师教学生,记者赞放生,作家弘扬放生,出版商提倡放生,明星现身说法带放生,政府首长鼓励放生,富翁用钱放生,盖放生园,弘法人开示放生。
佛教放生泥鳅的好处 放生是佛教的一项重要法事,由于历代高僧大德的提倡,它与素食一样,早已成为中国汉地佛教徒的一种习俗。近年以来,随着人们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佛教徒的放生活动也日见增多。但为什么要放生,应如何放生,不仅许多教外人士不理解,就是许多佛教徒也不清楚,以致盲目放生,造成一些事与愿违的情况,或遭到外界的利用、非议甚至阻挠。
晚上,和老妈闲聊。她问我:你还记得小阿公吗?小阿公是爷爷的堂弟,很早就去世了,但是我朦朦胧胧还有印象。 小阿公是做素面的老师傅。素面是温州特产,每逢婚丧嫁娶、盖房上梁等大事喜事家家户户都得备
放生,就是救命,放生就是积德,放生就是改变命运。每年四月八日佛诞日举行放生会。但是关于放生的日子,就没有什么说法,只要你有心,天天都是放生日。但是放生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要做到真正的放生。放生要看缘分,缘分到了就是最好的时间。你放生不是攀缘,而是说你碰见了,别人要杀生,你当下救那众生,不为自己着想,哪怕多花钱,完全来救它于水火,然后给它做三皈依,众生最需要你救它而又让你碰见了这叫放生的最好的时间。在这个时间你等于救了一条人命。
问:放生一定要念咒吗?答:放生不一定非念咒不可,当然念咒就更完美一些。假如你放生忘记了念咒念佛,现在念依然来得及。若你不会念往生咒,只念阿弥陀佛就足够了。念皈依的方法,就是这样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或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不堕地狱 皈依法不堕饿鬼 皈依僧不堕旁生 (三次)
首先要加持一杯大悲咒水(可以预先加持准备好),洒在被放众生的身上。在什么都不具备或紧急的情况下,可大口出声念“南无阿弥陀佛”,让所放众生听的清楚真切,在八识田中种下金刚种子,等到因缘具足,种子成熟,自有开花结果,修成佛道,彻底脱离苦海的时候。如在马路旁或任何地方,看见人家正在杀害生命,没办法救它的时候,我们应发出怜悯的心,口中赶快为它念三皈依及往生咒或“阿弥陀佛”佛号,也略尽我们三宝弟子的一点悲心。细心周到:放生地点宜选择人烟稀少
大悲咒 (一或三遍):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无阿唎耶 婆卢羯帝烁钵啰耶 菩提萨埵婆耶 摩诃萨埵婆耶 摩诃迦卢尼迦耶 唵 萨皤啰罚曳 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 婆卢吉帝室佛啰愣驮婆 南无那啰谨墀 醯利摩诃皤哆沙咩 萨婆阿他豆输朋 阿逝孕 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 那摩婆伽 摩罚特豆怛侄他
放生泥鳅几天放一次?放生泥鳅的日期没什么讲究,只要有时间都可以去放生,泥鳅的生命力非常顽强。泥鳅属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时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
放生仪轨念诵 我弟子妙音,今在佛像前,诚心皈依三宝,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皈依佛,两足尊, 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离欲尊, 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僧,不堕畜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放生泥鳅的好处 泥鳅属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时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对低氧环境适应性强。
佛教语。又称回向偈,佛家于法会结束时齐声朗诵的一种偈文。即发誓愿共同皈依佛道。净土宗多以唐善导之《发愿观三宝》偈“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为回向文。其余诸宗,大同小异。根据国际君友会佛教典藏,记载回向是佛教的特有名词,亦是重要的修行法门。
放生乌龟怎么做 要放生乌龟一定要慎重,不管是生态学上还是风水学上,放生都是很需要认真考虑的事。个人总结放生应该注意的事项包括(这里只介绍水龟,陆龟由于植食性为主,所以生态威胁风险很小,只要环境温度等适合即可): 1 放生要合理,不能随便放生。选择龟种的时候要注意,巴西龟、甜甜圈、彩龟这些龟切勿放生。它们是外来物种,对本土物种危害极大。放生的话十分推荐我们中国本土龟种,如草龟、花龟、鹰嘴、黄缘、闭壳龟等。不推荐放生外国龟种,对生态环境和本土物种有风险
放生一尾鲤鱼的功德不单是一条生命,还包括鲤鱼妈妈肚内的鱼卵。鲤鱼自古就是吉祥的象征,由于鲤鱼的「鲤」和「利」同音,故春节期间老百姓都喜欢在家中饲养鲤鱼,有「家家得利」之说。记得儿童游戏中有「放生大鲤鱼」玩 法,而真正的放生鲤鱼是从唐朝开始,唐朝皇帝姓李,而鲤与李同音,犯了皇帝的忌,于是把鲤鱼改称为「赤公」,当时朝廷还颁了一项法令,规定捕到鲤鱼必须放 生,全国上下不准吃鲤鱼,谁卖鲤鱼就要受罚,并且打60大板。
前一段时间,有一位信众提问:发现一只流浪狗在小区附近活动,由于受到物业人员及业主的驱赶,经常找不到食物,自己又没有能力帮它,不忍其受苦就想给小狗进行安乐死,但又不知这样做是否违反佛教的不杀生戒?首先,安乐死是在生命受到无法逆转的重大疾病将遭受死亡前,病者无法及不愿再忍受极大痛苦时,在病患自愿的基础上,医生提供帮助,患者自主启动注按钮以无痛苦的方式而结束自己生命,它是西方根据医学伦理临终关怀的一种方式,在个
居士问:夏天晚上开车,挡风玻璃到处都是小虫子受伤害,会死亡,师父这个是不是杀生,这个杀生戒很难持啊!一如法师答:在开车的时候,无意当中肯定会伤害到众生,像我们开车一样的,你晚上开车,把灯一打开,一个个虫子啊,一个个蛾子啊,飞过来,那个高速上速度很快,碰一下就死掉了,所以第二天一看,挡风玻璃到处是死的虫子,这个对我们来说是无意杀生,不叫犯戒,叫无意伤生。
善信问:阿弥陀佛!顶礼师父!我在饭店工作,避免不了杀生,怎么办?觉火法师答:阿弥陀佛!如今学佛,能改则改。不能改就是造杀生业,受报很严重。当今大环境都是造业的,虽很难改。但信佛了,也要有惭愧心,念佛忏悔,这样日后感召的罪报会轻些。
放生能增上我们的慈悲心,看到生命被救,能唤起我们这个“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对我们提高佛教的修养,增进我们的同理心、慈悲心、无常心非常有好处;也让我们知道了要珍惜这个暇满人身,好好地用来了生死、度众生,不要再像这些鱼一样迷惑轮回。
放生虽然功德无量,但很多人在放生过程中还是存在误区的。有人担心因为放生的条件限制,物命会在放生前就死去,与其这样,还不如不放。我们要知道,佛教的放生并不是单纯地救命,更是救度它们的法身慧命,所以,我们在放生时,尽量做到佛法僧三宝具足,为它们作三皈依,种下佛法的善根,未来总有一天,它会因为这个因缘而得到究竟解脱
有善士一家来寺院找师父,自述小孩无故全身疼,医院检查不出结果,所以求助佛法。小孩母亲:“看到小孩生病,心里难受。”师父:“这是你们宿世的因缘,是一家几口之共业。”稍顿了顿,师问道,“你们现在是做什么工作的?有没有杀生?”
将被捕获之鱼、鸟等生灵放入山野或池沼之中,使其不受人类宰割、烹食,是佛教表达慈悲理念的常见方式。佛教徒在放生之时依仪式进行的法会,即为放生会。放生义举源于经典中戒杀生食肉及积极救护生灵的理论,据《梵网经》卷下所载:佛子应以慈心行放生之业,因一切男子是我父,一
善信问:阿弥陀佛!顶礼师父!我们在家几个佛友组织了放生小组,定期放生,这是着相吗?达照法师答:阿弥陀佛!活着,是所有众生最宝贵的财富;你不要管它活得质量怎么样,只要有生命,都要被尊重和善待。这就是佛陀最伟大的地方:慈悲利物。
“护生园”就是建了放生用的,那你要建多大?主要放什么生命?建设的这个护生园是放什么种类的众生?是水族众生,还是陆地的众生?是适合哪些气候、水土的众生?这些你都要考虑。它们来了适合在这里吗?还有,你资金够不够?除了建园投资,你还得有长时间的后续资金来养这些生命。
元朝的时候,有一位富商求子,他听说太岳真人可以召请来神仙判事,非常灵验,于是这位富商就前往叩问太岳真人关于子嗣的事情。神仙判说:“因为你前生杀业太多,使得物类绝种,所以得此果报。现如今你一定要放满八百万生灵才可以赎罪。如果误伤一虫,必须再放一百生灵才能准数。想要挽回命运这是最重要的事
严格来说,佛教的戒和律是有所不同的。“戒”主要是强调带有一种自觉的性质,信众出于自身的意愿,发誓发愿,愿意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这个是“戒”。“律”强调了外在强制的性质,就是说你加入僧团、或者加入教团,或者你加入一个宗教组织,那么你就必须遵守某些规章制度,你才能是这个这个团体组织的成员,这些规章制度就是“律”,它带有一定的外在强制
据《杂宝藏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是象王,有这样一个具有功德的故事。《佛说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跟弟子讲,在往昔劫的时候有一个象王具有功德。过去,在劫初或善劫的时候,动物都会说话,而且有很多的功德,不像现在的动物特别愚痴,象王具有很多的功德。
一家之主,要乐观面对生活,心甘情愿去为这个家付出。没有怨言,没有计较,不挑剔家人的不是。儿子不好是自己的命,儿媳妇不孝顺也是自己的命。你讲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其实都不对,你也不对,他们也不对。一家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都没有理。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什么是嫉妒心?很多人都不承认自己有嫉妒心,或者没有发现自己有嫉妒心。先来看一下佛给出的定义。嫉妒定义:在《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里面,佛说:“其嫉妒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恨),是为嫉妒。”
懂“观自在”者,是自己娱乐自己也。自己娱乐自己,就是自己去享受大自在、去享受稳定的情绪。去保持着不断提升的、源源不绝的生命动力,保持着美好的心情去帮助、去普度法界众生。凡人的情绪飘忽不定、难以自控,这是因为其不懂观自在。
当你已经通晓道理与修行的理路,也已经知道如何教化众生,亦即理、教都圆备了。此时,就可了解诸法与诸法之间的所有法相,其实是全归于平等的。
只要有正觉的心,本性自然而显露。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那一切妄念就像一灯能照千年暗一样,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所有的业障、往昔所造的种种恶业全部熄灭。
以拥有的欲求看待现前心所对应的是心外求解决苦的方法,借由对苦觉知而生的离苦心去透过佛法所对苦的诠释,同时也觉悟苦而真的求出离,却不是暂时或是只单单对外求解决。哪怕是对外求解决也是需要对以往心所依、行为所做思维和转变,更何况要真的离苦求解脱。
我执重的人就是把自我的感受体现的越明显,他的我执就会越重。我执要靠什么来调伏,就是要靠理性、靠法,如果一个人靠感性那我执就会越重。假如说我们心里就是不舒服,但是用法来要求自己觉得自己不对,马上能调整,其实就是用法来破除我执。我们凡夫首先要破的是我执,现在我们还没有资格说要破自
在我们身边会发生很多事情,苦的、乐的、好的、坏的…… 但是,不管发生什么,最后总会有一些转机,这个转机就是菩萨的加被、加持和关照。其实,菩萨从来没有远离过我们,也从来没有舍弃过我们。因为菩萨的大悲心使然,深妙微远、无有分别,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呵护。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