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疏竹

禅宗典藏 | 作者:圣严法师 [投稿]

圣严说禅:风来疏竹

问:

明朝洪自诚写了一本《菜根谭》,其中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是不是劝人不要对种种现象产生执着,就像风吹过竹林之后,没有留下一丝风声!

答:

《菜根谭》这本书的影响很深远,其中所谈的为人处世之道非常豁达而恳切,论点也非常健康,含有佛教、道家、儒家等思想,而且禅意特别浓厚。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是说当风吹过竹林时,竹杆摇摇晃晃,竹枝熙熙攘攘,竹叶嘈嘈切切,但风吹过之后,并未在竹林里留下声音。这正是事过境迁或事过而境不留的写照。

在人的生命过程中,繁叶萧瑟、起起落落是很寻常而且不断上演的事。

最近有一位居士刚从美国读了七年的书回到台湾,得到一份在大学任教的工作,他告诉我:「师父,我在美国的时候住在小阁楼里,天热时没冷气,天冷时暖气不足,经济又很拮据,必须去打工,还好苦难已经过去了。」日前又遇到一位昔日的学生,到比利时留学之后回母校教书,我见他很憔悴,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我非常紧张,要准备课程,要应付学生,要适应环境。我不会做人,很辛苦。」

我举这两个例子是在说明时过境迁、事过境迁,而且时时刻刻都在时过境迁、事过境迁的经验里;非但如此,我们也时时刻刻面临新的状况和考验,老是有风来吹你的竹子。

在自然现象中,风来的时候竹子也许被吹得七歪八倒,吹过之后竹子不再发出声音,不会记着它被风吹过,也不会担心还有风吹来,更不会恐惧被风吹出什么后遗症;被吹就是被吹了,竹子毫不在乎。但事实上风还是会来,一阵一阵地,竹叶也许被打碎,竹杆也许被吹折──痕迹是留下了,但风声不会留下。

人的一生多半如此,但不要老是埋怨风把我吹成这样,也不必怀念和风徐徐的时候;吹过就吹过了,心里不留痕迹,这是「无心道人」的境界。当面对任何情况时,心中清清楚楚,知道面临的是什么,能处理的就处理。事情过了之后,不必对当时的荣宠洋洋得意或眷恋,也不必对当时的落魄郁郁寡欢或丧志。风已经吹过了,还有什么声音呢?

分享到: 0

+1

0

上一篇:始随芳草去 下一篇:日面佛?月面佛 [返回列表页]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