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佛教造像精品近期首次亮相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中国佛教禅宗网讯 陕西西安投资6100万元倾力打造的碑林博物馆新石刻艺术馆建成开放短短月余,就吸引了大批慕名而来的参观者。2010年6月30日,从碑林博物馆获悉,新石刻艺术馆的“长安佛韵”陈列分为“众生祈愿” 北朝造像碑专题和“宝相千颜” 单体佛教造像专题两大部分,共展出佛教造像149件,是从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400余件历代石刻佛教造像中遴选出来的精品,其中大多是首次公开展出,它代表了历史上长安佛教艺术的最高水平。

“众生祈愿”展出了29件北朝时期的造像碑,造像碑是佛教造像的一种独特形制,它将中国传统的石碑造型与外来的佛教造像艺术相结合,即借鉴石碑外形,再于其上开龛雕凿佛像,同时刊刻发愿文、供养者姓名等铭文,形成了造型艺术与文字题记相结合的独特样式。造像碑在南北朝时期十分流行,为民间造像的主要形式之一。

“宝相千颜”分为三个区域,即小型佛教造像区、安国寺造像区、大型佛教造像区。小型佛教造像区以北魏《皇兴造像》(471年)和《和平二年释迦造像》(461年)及唐代《观音菩萨坐像》、唐代《菩萨立像》为代表,布局丰盈有序、构思巧妙,线条飘逸而富有动感。安国寺造像区首次将唐代著名的密教寺院安国寺旧址出土的十一尊密教造像集中展出,为我们展现了唐代密宗造像独特的艺术魅力。

大型单体佛教造像区展出了19件北周至隋唐的大型佛、菩萨圆雕立像,其中以2004年5月在西安东郊灞桥区湾子村出土的五尊大立佛为代表。五尊大佛连座高度均在2.5米左右,应为当时寺院所供奉的造像。其中一尊佛像座上刻有“张子闻睹佛法,敬造释迦玉像”的发愿文,并有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的纪年,由此可以确定这五尊造型相似、风格相近的立佛当为北周所雕造的释迦佛像。这些造像一改北魏的清秀面貌,变为丰颊方颐、体态壮硕、螺髻低平的造型。从袈裟样式上看又可分为两类:一类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为北魏中期秀骨清相式佛像的延续,只是体态变得更加壮硕;一类着通肩大衣,袈裟轻薄贴体,衣纹简练,具有秣莬罗样式风格。

文物专家认为,这几尊北周大佛还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右手施无畏印、左手牵握衣角,这种在犍陀罗佛像中常见的姿态,在北周长安地区普通流行,而在其他地区却很罕见,成为北周长安地区的典型样式。同时这批佛像雕刻技法纯熟,技艺精湛,为研究认识北周佛像的特点提供了新的依据。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