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佛教五山头:法鼓山系统理性最足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中国佛教禅宗讯 己丑年伊始,不少圣花善果因风掉落,虽是因缘之必然,总让人不胜唏嘘、感怀不止。就中以法鼓山圣严法师的圆寂最值一谈。一,同属台湾佛教四大宗派(或者再加上灵鹫山系统,号称台湾佛教五座山头),共性何在?圣严法师的特异又是什么?二,近廿年来,五大宗派于传教、社会服务方面厥功甚伟;但也因信众甚伙,组织尤其庞大,且都以单一宗师为皈依中心,组织与理念如何薪火相传,殊值信众留意,如今圣严法师圆寂,这一切都不该忌讳不语了。

向来台湾的佛教传承极其驳杂,清治时期禅淨合一的佛教由闽南传入,要不成为不问俗世的山林僧,要不就将往生送死视为主业,日治时期又有来自东瀛的佛教体系,以淨土真宗发展最佳;再者,揉杂着儒道释教义的斋教(在家佛教)也在民间颇有势力。直到国民政府渡海来台,标榜正信佛教的门派始有机缘于福尔摩沙佈施弘法。既曰正信,阐释佛法的“人间性”就逐渐取代往生送死的“鬼神性”;不过五大宗派大多属于禅宗临济宗一系,所以教义差别不似日本佛教那么泾渭分明,所差者主要就在行事风格方面了。

简言之,圣严法师是以学问僧姿态营造法鼓山成为深入浅出、理性自持的佛教门派,纵使义理的梳理还不够原创──就我个人认知,倡言“人间佛教”的印顺导师,于佛法要义的参悟,原创理念的提出,是战后台湾第一人。但理性精神加上和现世大潮流贴近,诸如“环保心灵”的提倡就颇具意义。再者,圣严法师虽和诸权力菁英维持联繫,却能衡定自制,不似某些宗派领导人满是政治风渍味。固然,倡导佛学教育为先的法鼓山系统,不可避免地较菁英取向;然而在价值崩解、人心忧贫的时代裡,反倒可能蔚为稳定社会的中流砥柱。

然而,随着经济起飞、政治解严,受党国体制扶持的中国佛教会迅速萎缩,五大宗派和藏传佛教在这二十多年时间裡,璀璨生花、信众广布。佛教大宗派以资本主义的行销管理方式推广佛法,固然引发传统卫道者的赀议,然这是大势所趋,未必是洪水勐兽。真正的焦点在于,五大宗派都以门派创立者为思想、行动的唯一中心,即使佛光山、法鼓山早已接班传位,但外界仍视星云、圣严为唯一表徵,人治精神非常浓郁。

如今圣严法师圆寂,五大宗派的传承终究遇到了不可迴避的考验。当然,由于法鼓山系统的理性精神最饱足,所以传人只要循序渐进,法鼓山应可巍峨如昔,让我们祷祝并拭目以待吧!(稿源:中国时报)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