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慈济志业开营落实慈济精神传承使命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精进营报到,30位精舍常住师父依序入队

2007年「传承静思法脉,弘扬慈济宗门」慈济志业体同仁精进研习营,于11月9日晚间开始,在花莲静思堂展开两天两夜活动,包括来自全台四大志业同仁,近四百七十位学员参与。营队宗旨是体会「传承静思法脉,弘扬慈济宗门」之使命,透过宗教仪式与课程分享,期许同仁落实慈济精神,注重团队精神,再次深入体认慈济志业宗旨,提起自己的一份使命。

今年特别的是,营队功能组皆由各志业体同仁认养承担工作,约150位同仁参与工作人员。许多去年曾参加过的同仁,今年从学员变成工作人员或担任小组长,大家不论年资深浅,共聚一堂,盼所有工作人员不只「以身作则」,更要「以身带动」,传承慈济人文,让工作人员与学员得到上人及精舍常住师父的法髓相传,回到工作岗位也能带着慈济宗门的典范,同行慈济菩萨道。

此次营队改在国际志工寮房安单,提供更舒适完善休息环境,让学员全心参与精进研习。承担住宿组的志业体同仁,结合总务处、资讯处、教发处同仁,从昨天开始忙碌准备物资,今天一整天进行寮房整理等工作。而生活香积组是由财务处、慈发处、秘书处同仁承担,从繁琐准备过程中,体会服务的喜悦。而人文记录方面,就由文发处的多媒体组黄文钦带领图像组、多媒体组及文史组同仁,结合北区人文真善影视志工,呈现三合一大藏经纪录。

今年的营队,由慈济技术学院蔡武霖师兄担任学员长,还有30位静思精舍常住师父,把握因缘加入学员,课堂当中分坐两旁,以受戒心虔诚学习,并在早课、绕佛当中,引领学员体验佛法精神。此次特别安排队辅、小组长全程陪伴,更完善照顾学员身心。

晚间学员陆续报到,一群包括大林慈院、台中慈院及台北慈院同仁,中午下班后即搭乘同班火车,一路花费6个多小时,风尘仆仆回到心灵故乡充电;其中,大林慈院林俊龙院长与林妈妈,特别陪同大林20位学员回来,把握机缘一同精进,学习传承慈济人文。

课程安排,除了体验佛教精神,了解慈济人文,更希望透过简朴的生活习惯,达到摄心的效果。营队中的餐点则全由静思文化提供,包括:赈灾用的香积饭(泡饭)、香积面(泡面),除省下时间来精进外,也让学员实际体会赈灾时的克难情况。

首日晚间的开营典礼,德宣师父首先阐释──静思法脉即是「克己」;慈济宗门即是「复礼」,每个因缘都在说法,希望大家难得因缘来参与精进日,能万缘放下、沈淀内心,警惕自己提升道心,以「克己复礼」的心,学习克服习气、欲望。

法华经是慈济的契机法门,课程中特别安排礼拜法华经经文,还有绕佛、静坐,庄严的仪式,也是在教导学员。由德禅师父讲解「进退行仪实务」,学习如何在进退行仪中,将佛法落实生活。

晚间八点多,学员在课堂中进行课程时,一群生活组同仁正斋堂忙着演练明天午斋动线。其中,慈济技术学院的护理系吴曼阡老师,穿着护士服,专注地敲着木鱼。吴老师说,刚好带学生在医院实习,忙完后直接来参与营队工作。虽然在一个礼拜前才由常住师父指导集训,今天是第三次彩排,觉得很紧张,但很开心有机会承担此工作,以后也可以再传承给学生。

晚间课程结束,学员依序整队走出静思堂,返回国际志工寮房安单。因为学员人数众多,为了节省时间,有些学员集体搭电梯,而来自大林慈院的黄明月师姊带领同组学员爬楼梯;即使爬上有点喘,明月师姊笑着说:「爬楼梯很舒服,觉得通体舒畅、血液循环。」

常参与营队的黄明月师姊,很珍惜此次能当学员的机会,因为之前都是当工作人员引领别人;没当过学员的明月师姊,希望从不同角度,学习在团体中配合别人。明月师姊表示,此次看到很多老朋友,还有之前带过慈青,现在也穿起八正道委员制服当起队辅,随着时间转变,很开心这些菩提种子已长大传承下去。

另一位学员杨晋嘉,今年从慈大毕业,刚投入静思文化工作四个多月。初次参加慈济营队的她,看到学员袋中所准备东西,除了有精致餐具,还有《三十七助道品》、《无量义经》小册,让学员把握时间熟悉课程,觉得十分惊喜。晋嘉笑着说:「去年曾参加过的同仁,都分享营队课程很精彩、很感动!所以营队此次准备两条手帕,当我感动想哭时,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今天来参与的学员,不论资深或新人,怀着感恩心彼此祝福,也期待透过营队,重新体认慈济理念与精神,再找回初发心。

2007年「传承静思法脉,弘扬慈济宗门」慈济志业体同仁精进研习营,于11月9日晚间开始,在花莲静思堂展开两天两夜活动,包括来自全台四大志业同仁,近四百七十位学员参与。营队宗旨是体会「传承静思法脉,弘扬慈济宗门」之使命,透过宗教仪式与课程分享,期许同仁落实慈济精神,注重团队精神,再次深入体认慈济志业宗旨,提起自己的一份使命。

今年特别的是,营队功能组皆由各志业体同仁认养承担工作,约150位同仁参与工作人员。许多去年曾参加过的同仁,今年从学员变成工作人员或担任小组长,大家不论年资深浅,共聚一堂,盼所有工作人员不只「以身作则」,更要「以身带动」,传承慈济人文,让工作人员与学员得到上人及精舍常住师父的法髓相传,回到工作岗位也能带着慈济宗门的典范,同行慈济菩萨道。

此次营队改在国际志工寮房安单,提供更舒适完善休息环境,让学员全心参与精进研习。承担住宿组的志业体同仁,结合总务处、资讯处、教发处同仁,从昨天开始忙碌准备物资,今天一整天进行寮房整理等工作。而生活香积组是由财务处、慈发处、秘书处同仁承担,从繁琐准备过程中,体会服务的喜悦。而人文记录方面,就由文发处的多媒体组黄文钦带领图像组、多媒体组及文史组同仁,结合北区人文真善影视志工,呈现三合一大藏经纪录。

今年的营队,由慈济技术学院蔡武霖师兄担任学员长,还有30位静思精舍常住师父,把握因缘加入学员,课堂当中分坐两旁,以受戒心虔诚学习,并在早课、绕佛当中,引领学员体验佛法精神。此次特别安排队辅、小组长全程陪伴,更完善照顾学员身心。

晚间学员陆续报到,一群包括大林慈院、台中慈院及台北慈院同仁,中午下班后即搭乘同班火车,一路花费6个多小时,风尘仆仆回到心灵故乡充电;其中,大林慈院林俊龙院长与林妈妈,特别陪同大林20位学员回来,把握机缘一同精进,学习传承慈济人文。

课程安排,除了体验佛教精神,了解慈济人文,更希望透过简朴的生活习惯,达到摄心的效果。营队中的餐点则全由静思文化提供,包括:赈灾用的香积饭(泡饭)、香积面(泡面),除省下时间来精进外,也让学员实际体会赈灾时的克难情况。

首日晚间的开营典礼,德宣师父首先阐释──静思法脉即是「克己」;慈济宗门即是「复礼」,每个因缘都在说法,希望大家难得因缘来参与精进日,能万缘放下、沈淀内心,警惕自己提升道心,以「克己复礼」的心,学习克服习气、欲望。

法华经是慈济的契机法门,课程中特别安排礼拜法华经经文,还有绕佛、静坐,庄严的仪式,也是在教导学员。由德禅师父讲解「进退行仪实务」,学习如何在进退行仪中,将佛法落实生活。

晚间八点多,学员在课堂中进行课程时,一群生活组同仁正斋堂忙着演练明天午斋动线。其中,慈济技术学院的护理系吴曼阡老师,穿着护士服,专注地敲着木鱼。吴老师说,刚好带学生在医院实习,忙完后直接来参与营队工作。虽然在一个礼拜前才由常住师父指导集训,今天是第三次彩排,觉得很紧张,但很开心有机会承担此工作,以后也可以再传承给学生。

晚间课程结束,学员依序整队走出静思堂,返回国际志工寮房安单。因为学员人数众多,为了节省时间,有些学员集体搭电梯,而来自大林慈院的黄明月师姊带领同组学员爬楼梯;即使爬上有点喘,明月师姊笑着说:「爬楼梯很舒服,觉得通体舒畅、血液循环。」

常参与营队的黄明月师姊,很珍惜此次能当学员的机会,因为之前都是当工作人员引领别人;没当过学员的明月师姊,希望从不同角度,学习在团体中配合别人。明月师姊表示,此次看到很多老朋友,还有之前带过慈青,现在也穿起八正道委员制服当起队辅,随着时间转变,很开心这些菩提种子已长大传承下去。

另一位学员杨晋嘉,今年从慈大毕业,刚投入静思文化工作四个多月。初次参加慈济营队的她,看到学员袋中所准备东西,除了有精致餐具,还有《三十七助道品》、《无量义经》小册,让学员把握时间熟悉课程,觉得十分惊喜。晋嘉笑着说:「去年曾参加过的同仁,都分享营队课程很精彩、很感动!所以营队此次准备两条手帕,当我感动想哭时,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今天来参与的学员,不论资深或新人,怀着感恩心彼此祝福,也期待透过营队,重新体认慈济理念与精神,再找回初发心。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