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药茶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药茶是在茶叶中添加食物或药物制作而成的具一定疗效的特殊的液体饮料。广义的药茶还包括不含茶叶,由食物和药物经冲泡、煎煮、压榨及蒸馏等方法制作而成的代茶饮用品,如汤饮、鲜汁、露剂、乳剂等。

  茶文化作为我国独特的本土文化,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如今饮茶已不仪限于中国,茶叶与咖啡、町可并列成为世界公认的三大饮料。相传茶的发现与使用源于神农氏,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记载。转载本文请注明来自沁人茶香。

  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人们逐渐认识了茶的多种功效,开始用它来治疗疾病,保健养生。三国时张揖在《广雅》中记载人们将茶叶制成茶饼,捣成细末,冲人沸水,加入葱、姜、橘等制作成具提神醒酒作用的药茶。梁代陶弘景认为“苦茶能轻身换骨”,并提出以天冬等药物也可代茶饮用。唐代的陆羽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被后人尊为“茶圣“。他在这部书中系统论述了茶的起源、种类、采制技术及烹饮方法等,推动了饮茶知识的传播。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载有“竹茹芦根茶“等10首药茶方。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载有“代茶新饮方”,详细论述了药茶的制作和饮用方法。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给予茶叶很高的评价,认为茶叶“上通天境,下资人伦,诸药为百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明代《普济方》中专设“药茶”篇,载有药茶方8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有多首药茶方,并论述了茶叶的药性、功用等。明代制茶工艺不断改进,日益精良,形成了六大茶类,即绿茶、红茶、花茶、白茶、乌龙茶、紧压茶,这种分类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近代以来,药茶的保健养生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降压茶、减肥茶及午时茶的大量涌现,使药茶的种类和作用不断丰富和扩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逐渐增强。近年来药茶日益兴起,减肥、降脂、降压、健身、解酒、益寿、消暑、开胃等方面的保健药茶应运而生。为满足人们的需要,确保使用安全,目前,卫生部已陆续公布了三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共77味,为保健型药茶的研制提供了条件。清凉茶膏便是采用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药材,经提取、浓缩而制成的浓缩茶膏。其中淡竹叶清热除烦、生律利尿、菊花发散风热、清利头目;山楂麦芽消积散淤、消食和中下气;莲心清心去热、除烦止渴;薄荷辛凉疏表解热。方中诸药合理配伍,共奏清热消暑、生津开胃之功效。夏季饮用清凉爽口、止渴除烦、开胃消食、预防中暑。清凉茶膏为浓缩型茶剂,取膏少许用水稀释即可饮用。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