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生活中的幸福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凡是读过弘一大师传记的人,都不会忘记他是以怎样珍惜和满足的神情面对盘中餐:那不过是最普通的萝卜白菜,他用筷子小心地夹起放在嘴里,似在享用山珍海味。正象夏丏尊先生所说:在他,什么都好,旧毛巾好,草鞋好,走路好,萝卜好、白菜好、草席好……”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位倍受敬仰的人物,原本生长在“黄金白玉非为贵”的富豪之家。

  终于有一天明白了“惜衣惜食,非为惜财缘惜福;爱人爱物,到了方知爱自己”的道理。“惜福”二字令我恍然大悟。定下心来想想看,我们是否懂得:惜衣惜食与贫穷和富贵其实毫不相干,倒是和智慧与愚痴、宁静与浮躁、淡泊与贪婪乃至善良与邪恶、慈爱与残酷密切相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衣一物当念感恩之情。我们每个人的福报都来自前世的善因,就象是很久之前存入银行的存款,用一分就少一分。如果只知享用而不积累,自然会有用完的那一天。到那时候,福尽苦来,悔之莫及。明白人当在行善积福的同时,还要珍贵小心地“惜福”,珍视眼前的一切。若能以这样的心态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天,怎能不会产生知足、欢愉、安详、幸福的感觉呢?怎能还会去讥笑、鄙视别人?怎能还会去机关算尽、贪污受贿?怎能还会声色犬马醉酒佳人?这样的心情是那么自然而美好,可惜已经离我们十分久远了。

  在很多人眼里,节俭似乎是贫穷的产物,穷日子既已成为过去,珍惜和节俭自然多余,取而代之的是不择手段地占有财富,再加上近乎盲目地消费。报纸、杂志、电视、网络不厌其烦、关心备至地循循教导你,如何紧跟时尚去花钱,于是我们挖空心思包装自己,穿名牌衣,开洋车,再拿出多年的积蓄装修出一套住宅不像住宅、宾馆不像宾馆的房子,美其名曰:“豪华型”。我们消费的目的并不是因为需要,说白了只是为了用来“证明”自己。证明什么呢?用历史的眼光看,他只能证明生活在“转型期”的我们,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价值观念的困惑和精神文化的贫瘠,因而成为无所遵循、为满足欲望而活着、跟着时尚感觉走的人。于是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而感受不到一份真实的快乐。为了实现幸福生活的理想,拼死拼活大半辈子,应该有的全都有了,可唯独没有幸福。我们成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眼睛里只能看到自己还缺少的东西:房子还不如别人大,乌纱比别人小,票子还比别人少……既看不到我们已经拥有并且弥足珍贵的一切,也看不到我们真正缺乏的究竟是什么?是什么遮住我们的眼睛?使我们的感觉日渐退化?让我们的心不得安宁?

  一位名叫梭罗的西方哲学家说:“大多数所谓豪华和舒适的生活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人类进步的障碍,对此,有识之士更愿选择比穷人还要简单和粗陋的生活,简单和单纯的生活有利于消除物质与生命本质之间的隔阂。为了获得圆满无悔的一生,我们必须认清哪些是我们必须拥有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哪些是必须丢弃的”。此言与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古训如出一辙,不能不令人深思。

  多一份满足,少一份焦虑;多一份真实,少一份虚设;多一份快乐,少一份悲苦;多一份明白,少一份迷惑。这就是简单单纯的生活所追求的目标。外界生活的简朴将带给我们内心世界的丰富,从而使我们发现一个新的世纪在面前展开,最终获得真正的自我生命。

  幸福其实是无遮无拦的,它就象山坡上静静地吐着芬芳的野花,没有围墙,也不需要门票,只要有一颗清净的心和一双没被遮住的眼睛,就能得到。(作者:俊兰·善林)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