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茶与茶名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名茶,是指那些既有突出的外形特征,又独具风格和内质,而且是名闻遐迩的茶叶。

  在我国,名茶起源于贡茶,但无茶名。到了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把茶分为“上、次、下、又下”四个等级,当时仍无茶名。几十年后,李肇在《国史补》一书中说:“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并列举了“方山之露芽”、“西山之白露”等14种名茶与茶名。从此,名茶与美丽的茶名交相辉映,在民间广泛流传。

  一般名茶大都有文雅、贴切的名字。而这名字,往往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这种名茶的特色。使人听此名,便想及此茶;饮此茶,观此茶,再回味此茶名,如此往回萦绕,给人以美的享受。

  名茶,多以产地命名。如唐朝名茶“顾渚紫笋”,就是以浙江湖州长兴县西北的顾渚山而定名。又如“西湖龙井”,产于人间天堂——西湖四周的滴翠群峰,起伏山峦之中,尤以湖西龙井山狮子峰下落晖坞的龙井泉前后所产茶为群茶之首而得名。

  名茶,有的以其色而定名。如“祁红”,是产于安徽祁门县的传统工夫茶中的名品,以其汤色红艳明亮,浸叶红匀而称誉。又如安徽历史名茶“敬亭绿雪”,芽叶色绿,白毫似雪,开泡后嫩芽成朵,形如雀舌,香似兰花,汤清色绿,犹似绿雪飘浮而成名。

  名茶,有的以其形状而得名。如洞庭碧螺春茶,色如凝碧、卷曲如螺、蒙披白毛、附叶成朵、抚然爱态、未呼已出。

  名茶,有的以民间传说而命名。如驰名海内外的乌龙极品“铁观音”,相传是清朝乾隆年间,福建安溪地区一位魏姓茶农,家中供奉一尊观音佛像,每日清晨都要供三杯香茶于观音前,以示虔诚。他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一天做梦,梦见观音赐给他一株茶树,枝壮叶茂,活像一把撑开的凉伞,叶片滴翠、叶缘镶金、形如锯齿、幽香袭人。茶农大喜而醒,见屋外果然有如此一棵茶树,精摘细制,成品叶质厚实,颜色似铁,又为观音所赐,遂名“铁观音”。

  此外,也有以香气定名的。如“舒城兰花”,此茶其外形如初绽兰花,且还有一股持久的天然兰花香味。还有以人命名的,如以僧人比丘大方创始于皖南徽州古歙县老竹岭的“老竹大方茶”。再有以其味定名的,如福建南安的“石亭豆绿”,以特殊的绿豆味风行南洋各地。

  当然,要确切完整地给名茶赋予名正其实的名称,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相传“碧螺春”茶初创之时,因其香气浓郁袭人,被世人称为“吓煞人香茶”。“吓煞人”是吴语方言,突出对事物惊奇性的惊叹口语。

  “吓煞人香茶”,正是茶农对该茶的高度评价。虽无不可,但终归欠雅。清帝康熙下江南,一啜称绝,“上以其名不雅,题之曰碧螺春”。这一改名,不仅仅指出该茶产于太湖洞庭山,还囊括了此茶芽叶柔嫩绿翠,汤色似碧玉,条形卷曲成螺状,宛如江南水中细碧,并且以一“春”字,含蓄地表明这是摘自早春的嫩茶。如此一箭数雕,充满诗情画意的命名,让人把玩得不忍释手,实为难得!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