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茶文两篇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茶味

  我时常一个人坐着喝茶,同一泡茶,在第一泡时苦涩,第二泡甘香,第三泡浓沉,第四泡清冽,第五泡清淡,再好的茶,过了第五泡就失去味道了。这泡茶的过程令我想起人生,青涩的年少,香醇的青春,沉重的中年,回香的壮年,以及愈走愈淡、逐渐失去人生之味的老年。

  我也时常与人对饮,最好的对饮是什么话都不说,只是轻轻地品茶;次好的是三言两语,再次好的是五言八句,说着生活的近事;末好的是九嘴十舌,言不及义;最坏的是乱说一通,道别人是非。

  与人对饮时常令我想起,生命的境界确是超越言句的,在有情的心灵中不需要说话,也可以互相印证。喝茶中有水深波静、流水喧喧、花红柳绿、众鸟喧哗、车水马龙种种境界。

  我最喜欢的喝茶,是在寒风冷肃的冬季,夜深到众音沉默之际,独自在清静中品茗,一饮而净,两手握着已空的杯子,还感觉到茶在杯中的热度,热,迅速地传到心底。

  犹如人生苍凉历尽之后,中夜观心,看见,并且感觉,少年时沸腾的热血,仍在心口。

  无我的茶

  与朋友相约去爬山的时候,我总是比平常起得更早,准备到山间泡茶的用具。

  朋友说:“起得更早,是为了烧开水吧!”

  我说:“不是为了开水,而是为了开心,我很喜欢和你到山上喝茶。”

  那种欢喜和开心,是为了“一生一会”的想法,在这个忙碌混乱的社会,要和朋友在咖啡馆喝杯咖啡或在茶馆饮茶都是困难的,何况是在山林,对着沿山坡变化的枫树、松树、相思林,喝着最好的茶,真是人生难得的。

  在山林里喝茶当然不比在家里,有各种齐全的用具,所以,我通常准备一大壶开水放在保温瓶里,带着一只紫砂壶,几个小杯子,还有两三种茶叶,然后背到山顶去喝茶。

  山林里的喝茶,是与室内不同的,由于心里充满了自由,所以我们可以随意选择泡茶的地方,不管是坐在风景美好的树林或繁花盛开的花园,感觉那来自高山的茶与四周的林园融成一气,我们的心也就化成一股清气,四散飘了。

  那种清朗之气的回归,使我们进入无我的境界,这使我想起有一个爱茶的朋友组成的茶会,他们常在各地风景好的地方喝茶,互相分享带来茶叶,茶会的名称就叫“无我茶会”。这名字取得真好,如果山林与茶都是宇宙大河流中的一叶,当我们“入流亡所”,也进入那宇宙的大河流忘记自己的执著,就会呈现“无我”的状态。

  “无我”就会连忧悲苦恼一起流入大化,到最后,胸臆里只剩下山林与茶香,而整个山林,也充溢了友情。

  宋朝以前的人喝茶,都是用大壶大碗。寻找心灵自由的僧人,为了四处云水参访,为了在林间品茗,发明了紫砂小壶,以便揣着小壶在人间游行,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就坐下来喝一泡茶;或独自行走时,在山边水湄,坐下来与树木和溪水共饮。这是紫砂壶的由来,因些,紫砂壶中有着浪漫的心,是为了自由、为了无我而创造出来的。

  我们虽非僧侣,却也是了了云水的自由而游行于人间,如是思维,我们的疏也就拔就如云,我们的情感也就灵动如水了。

  喝完茶,我们再度走向人间,带着春茶的清气,爱也清了,心也清也。

  喝完茶,我们再度走入风尘,带着云水的轻松,步履也轻了,行囊也轻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