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禅一味源远流长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佛教和茶早在晋代结缘。相传东晋名僧慧远曾在江西庐山东林寺以自制的佳茗款待擎友陶渊明,“话茶吟诗,叙事谈经,通宵达旦”。史料中还有魏晋南北朝时期丹丘和慧远嗜茶的记载,可见“茶禅一味”源远流长。佛教和茶结缘对推动饮茶风尚的普及并向高雅境界以至发展到创立茶道,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入唐以来,在南方饮茶风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茶在北方也广泛地传播开来。

  茶圣陆羽与佛教的渊源也极深,其前半生经历就受到两位僧人的影响,即智积和皎然,在陆羽大约三岁时,被竞陵龙盖寺的住持智积禅师发现在一座小石桥下,并带回寺中抚养,至十三岁。唐天宝十四年,陆羽渡过长江,对长江南岸沿岸部分地区的江河山川、风物特产,尤其是茶园、名泉进行了实地考察。陆羽约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来到了吴兴,同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皎然上人相识结谊,一起品茶论道,凡四十余年,达到了佛缘高情、生死超然的境界。陆羽“更隐茗溪”后,以湖州为中心,积极开展茶事活动,与皎然、李冶、颜真卿、孟郊等名僧贤达交往密切,他们谈经论道,品茗赋诗。从而推动了茶道的形成和发展。茶道一词最早就是中唐时期江南高僧皎然在诗中明确提出来的。

  中唐时期,茶道的兴起,推动了寺院中茶会、茶宴和各种形式茶道的流行。禅茶道体现了自然、朴素、养性、修心、见性的气氛,也糅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感情。秘藏了1100多年的唐代宫廷茶具在法门寺重现天日,当年唐僖宗以皇家最高礼仪秘藏在法门寺地宫金银系列茶具,从设计、塑造和摆设的位置(和佛骨舍利同放在后室),更令人信服地认识到“茶禅一味”的真谛

  禅宗茶道到宋代发展到鼎盛时期,移植到日、韩等国,现在已向西方世界传播中,对促进各国文化交流做出了努力。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