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话中国茶与禅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古语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好茶出在我山中。”甘肃民间也流行一句禅语:“茶味禅味是一味。”那么,为什么会有“茶禅一味”之说呢?

  茶,属山茶科,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原产我国。茶在古代有很多不同名称,如:茗、荼、茶茗、葭萌等。一般认为“茶”字在唐以前的古书中还未出现过,自唐代始见,是唐人把古“蔡荼”的“荼”字减去一笔而成“茶”字。“荼”是“茶”的古体字,“茶”是从“荼”字中分化出来的。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因而也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饮茶制茶最早的国家。数千年前就在我国的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发现了野生茶树。茶圣陆羽曾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战国时期的《神农本草》上说:“神农尝百草疗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茶)而解之。”以采集野生植物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原始氏族公社,至神农氏时期,已累积发现有72种有毒中草药,又在偶然间发现用野生茶树的鲜叶汁,可解这72种有毒中草药的毒。自此以后,中原先民们就以喝茶来解毒.此即用茶的开始。可见最早的饮茶是从药用开始的。

  茶与佛教的关系历来相当密切。佛教修行之法为“戒、定、慧”。“戒”,即不饮酒,戒荤吃“定、慧”,即坐禅修行,要求坐禅时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而进人专注忘我的境界。此种耗费精神、损伤体力的坐禅,正好以饮茶来调整精气,故饮茶自古以来受到僧人们的推祟。坐禅是佛教的重要修行内容之一,而坐禅与饮茶是密不可分的。僧人坐禅,又称“禅定”。惟有镇定精神、排除杂念、清心静境,方可自悟禅机。而饮茶不但能“破睡”,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有“茶中有禅,茶禅一味”之说。意指禅与茶同为一味,品茶成为参禅的前奏,参禅成了品茶之目的,二位一体,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对僧人普遍饮茶的习俗,古代诗人陆容有诗咏道:“江南风致说僧家,石上清泉竹里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晕满袈裟。”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也是佛教在我国传播最早的地区之一。在佛教鼎盛的唐代,茶与佛教的紧密程度是空前的。饮茶成了禅寺的日常制度,成了僧众们的主要生活内容,并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庄重肃穆的饮茶礼仪。在天水麦积山、兰州五泉山寺、张掖大佛寺等各大佛教寺院中,都专设“茶堂”,供寺僧或饮茶辨说佛理,或招施主佛友,品饮清茶。一般在寺院法堂的左上角设“茶鼓”,按时敲击.以召集僧众饮茶。寺僧们坐禅时,每焚完一拄香就要饮茶,以提神集思。境内有的寺院还设有“茶头”,专司烧水煮茶,献茶待客,有的寺院则在寺门前站立有“施茶僧”,为游人们惠施茶水,行善举。寺院还根据茶的不同功用,冠以各种茶名。如以茶供奉佛祖菩萨时,称“莫茶”;在寺院一年一度挂单时,要按照“戒腊”(即受戒)的年限先后饮茶,称“戒腊茶”;平日寺院住持请全寺僧众吃茶,称“普茶”。到了宋代,地处河州“北乡”的炳灵寺每逢佛教节庆大典或朝廷钦赐丈衣、锡杖时,还要举行庄严、盛大的“茶仪”活动。据说,古代虔诚的佛教徒,总是以鲜花一束,清茶一杯,奉献于佛前,以示对佛祖的敬意。

  随着饮茶之风的兴起,中国佛教寺院也出了许多饮茶大师。如唐代陆羽,曾是竟陵寺僧人,嗜茶且精于茶道,后被誉为“茶王”、“茶神”,其所撰《茶经》是世界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唐代著名诗僧释皎然善烹茶,能诗文,写下许多有名的茶诗,他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云:“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他把茶说得神乎其神,虽不免有些偏颇,却不难看出僧人与茶的密切关系。

  茶与禅事本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它们之所以相生与共,是有历史渊源的。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这恰好与茶在中国被广为栽培同时;佛教兴盛于唐,与饮茶习俗遍及中国几乎同步。从地理环境看,高山峻岭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最适宜茶树生长。同时,高山密林远在红尘之外,是追求“远避尘世、静宜诵颂”的佛教建寺庙的理想之处。茶与禅事基于各自理由,一同扎根于高山。纵观茶史,首开茶树培植先河的,大都是寺院的僧人。浙江天台山国庆寺是我国佛教天台宗发祥地,素有“佛天雨露,帝王仙浆”之誉的名茶—“天台云雾”就首创于僧人之手;现今仍享有盛名的西湖龙井茶,也是南北朝诗人谢灵运从天台山带去的;四川雅安的蒙山茶,相传是西汉蒙山甘露寺禅师吴理所栽,称为“仙茶”;庐山云雾茶是晋代名僧慧远在林寺所植;福建武夷山出产的名茶“武夷岩茶”,以寺院采制的最为得法,僧人们根据不同的时节采摘的茶叶分别制成“寿星眉”、“莲子心”、“凤尾龙须”三种名茶;武夷山天观寺所产大红袍,也是寺院名茶;江苏洞庭东山碧螺春茶,是北宋洞庭东山水月院山僧所植并制。

  以茶道闻名于世的日本,原来并不产茶。在唐代,日本留学僧从中国广州明惠禅寺、宁波无童寺把名茶籽带回日本,种在梵释寺等院,弘仁六年(815),嵯峨天皇到梵释寺品茶,十分高兴,就下令推广茶叶种植。从此,中国茶叶在日本扎根,对推动日本饮茶起了很大作用。

  中国浩瀚无际的长江、黄河,孕育了中华博大精深、瑰丽多姿的灿烂文化和民风民俗。中国“禅”是浩瀚的中国佛教文化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数千年来,它始终伴随着人们的生活,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情趣,在人们眼前闪烁,在人们身边传播;“茶”作为中华民俗礼仪的使者,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既有宫廷的华章,又有庙堂的雅乐,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融文化、哲学、宗教、社会学和民俗学于一炉。千百年来它美化人生、雅俗共赏,源于民间,长于民间,又服务于广大民间,因而最为广大群众所认同、接受。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