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有禅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宽阔的玻璃幕墙,阻隔着耀眼的阳光。窗外,干燥寒冷的天气加上尘埃扑面的疾风,这个季节来到北方,走在街道上挺不好受。

  室内的湿温令人感觉和暖滋润,皆因每张小圆桌上都同时冒起一团团由水蒸气造成的白烟......水正在沸腾。

  清淡幽雅的香气弥漫着整个室内的空间,几十人正一丝不苟的做着同一件事......泡茶。

  茶禅学会云集了各地爱好茶道的精英,各人带备最佳的茶叶品种,使出精练的泡茶本领,目的是要在这次茶艺比赛中夺魁。能成为这会声内品茗的成员,亦算有缘。

  墙上挂着两个大字“茶”和“禅”,茶跟禅扯上关系都因为有很多不谋而合之处。早在唐代期间,两者都发展得非常蓬勃。而当时盛产茶的区域大多是由僧人管理,也许因为很多寺庙是座落于山区,而茶叶亦正适合在山区生长。

  唐代,僧人地位崇高,受尊崇敬仰。茶亦是供佛、供僧必备。送礼及赏赐亦少不了茶。

  陆羽的童年时代,被智积禅师收养,在竟陵龙盖寺篚。他在寺中学习烹茶,领悟出种种茶的学问,直至出神入化,被誉为“茶圣”。

  从前寺院的法堂设有“茶鼓”,敲响茶鼓,聚众开茶会,会上辨论经典,钻研佛法。坐禅之前,亦有吃茶的习惯,用以提神,防止生起睡意。

  品茶与坐禅当中的过程,细节上有点相近。泡茶前先准备茶壶、茶杯、茶盏、茶盘、茶洗以及适当水温。

  坐禅前先选定适当位置、气温、准备坐垫、宽松的衣服。

  泡茶,先温茶具,以免茶的热度突然急降。留意茶色变化,放致鼻尖闻香,凌空啜饮时令茶在空气中翻滚,使茶的温度微减,进入口腔时避免热茶烫嘴,又借此增加茶的滑度。慢慢地将茶引到牙齿的内外、舌底、两颊。当茶充满所有味蕾及整个口腔时,才缓缓地从咽喉吞下。感觉滑溜的层次,回甘时倍觉醒脑,齿颊留香。要记忆着茶的香度、浓度、滑度,回甘的程度,一泡与一泡相比,识别茶的品质。

  坐禅先要坐姿正确,全身放松,如有需要,盖上毛巾或毛毯,以免着凉。气定神闲,不能着急。悠悠地留意呼吸,将氧气由鼻尖吸入,经气管送到肺部,再留意排出时的状态,呼吸声浪的大小,时间的长短,用力的刚柔。细味整个气息的运作过程,称之为数息或观息。

  更可以观想呼吸达至丹田,或由壬脉而入督脉而出,利用壬督二脉输送气息,甚至观想宇宙万物,但观想的方法一定要请教老师的指导。先止而后能观,止制一切妄念产,尤其是观想时的妄念。

  茶与禅的结交并非偶然,这次茶艺比赛,只比茶不讲禅,胜出都是为自安溪凤山的铁观音,号称“七泡有余香”。

  柏林禅寺的一位高僧“从念禅师”。人称“赵州和尚”,嘴边常挂着一句口头禅----“吃茶去”。

  禅师见人走进寺院便问:“来过没有?”

  来者答:“没有。”

  禅师说:“吃茶去!”

  见又有人走进来,又问:“来过没有?”

  答:“来过了。”

  禅师亦说:“吃茶去!”

  寺院的炊事不明故里,问禅师:“为什么来过的与未来过的人都请他们吃茶去呢?”

  禅师回炊事说:"吃茶去!”

  赵州禅师启蒙了我们:“佛法本平常,莫作奇特想!”

  吃茶去吧!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