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 夏季养生 秋季养生 冬季养生

夏季五种补肾最佳食物

夏季养生 | 作者:网络 [投稿]

  天气炎热,工作繁忙,不少上班族觉得整天昏昏沉沉的,提不起精神。事实上,这是肾气不足、肾功能下降的表现。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泉,肾脏的虚实寒热,对于全身健康有着极为紧密地联系和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推荐五种补肾最佳的素食食物,让您在最适宜补肾的夏季,补出健康,“肾”气凌人。

  夏天正是补肾时!很多人都有一个认识误区,以为到了秋冬之季才可以补肾。其实对身体的调理应该顺应四季变化,多考虑饮食和季节的合理调配,以保证人体在不同的季节中汲取必需的营养素。中医注重“冬病夏养”的方法,就是在夏季给予补充适当的食物,以达到调养的目的。

  肾虚者最好少吃寒性的食物以及甜食,少吃凉拌菜。肾虚者吃属于寒性的食物时,需加热煮熟后才适宜食用。职场人士在夏天还应该学会调理自己的身体,比如做一些舒缓的运动,应多补充水分、多吃瓜果蔬菜,多吃些健脾食物,如红枣等。

白果

  又称银杏,明李时珍曾说:“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其气薄味厚,性涩而收。”《本草再新》认为,白果“补气养心,益肾滋阴”。民间常将白果作为治疗疾病的食品。如《山东中药》中载:白果“治梦遗:银杏三粒,酒煮食,连食四至五日。”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的经验有二,一是用白果仁10克,炒后入水煎,加糖,连汤食之,或炒燥研粉服。

莲子

  性平,味甘涩,能养心、益肾、补脾、固涩,体虚者均宜食用,尤其是心肾不交者,食之更佳。正如明代医家李时珍所说:“莲肉清心固涩,安靖上下君相火邪,使心肾交而成既济之妙。”所谓“君相火邪”是指心火肾火,心肾不交而言。《玉楸药解》中亦云:“莲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涩之性,极有良效。”清代名医王孟英也指出:“固下焦,可磨以和粉作糕或同米煮为粥饭,健脾益肾,颇着奇勋。”古代用以治疗“心肾不交”的清心莲子饮和瑞莲丸,均是以莲子为主的名方。

  莲子心为成熟莲子种仁内的绿色胚芽,民间常用以泡茶饮,清心火,对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者,食之最宜。如《随息居饮食谱》所云:“莲子心敛液止汗,清心安神。”《温病条辨》中亦说:“莲心,由心走肾,能使心火下通于肾,又回环上升,能使肾水上潮于心。”这正是莲子心交通心肾的解说。《医林纂要》还介绍一法:“莲子心一撮,为末,入辰砂一分。每服一钱,白汤下,日二。”这更增强了清心去热的作用。

红枣

  又名大枣。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桃、李、梅、杏、枣)之一,历史悠久。大枣最突出的特点是维生素含量高。因此,大枣就有了“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晚饭后用红枣加水煎汁服用即可:或者与百合煮粥:临睡前喝汤吃枣,都能加快入睡。用鲜红枣1000克,洗净去核取肉捣烂,加适量水用文火煎,过滤取汁,混入500克蜂蜜,于火上调匀取成枣膏,装瓶备用。每次服15毫升,每日2次,连续服完,可防治失眠。

豇豆

  性平,味甘,其功有二,一是健脾,二是补肾,凡肾虚者宜食之。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豇豆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生精髓。”现代《四川中药志》中亦载:“豇豆滋阴,健脾胃,治肾虚。”

柏子仁

  性平,味甘,有养心、安神、益智之功,对于劳心过度,心血亏损,精神恍惚,心神失养,怔忡惊悸,健忘肾虚,经常食用,有宁心定志,补肾滋阴的效果。着名古方“柏于养心丸”,就是以柏子仁为主。所以,明李时珍称赞说:“柏子仁,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补,辛而能润,其气清香,能透心肾,益脾胃,盖上品药也,宜乎滋养之剂用之。”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