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王

因果启示 | 作者:网络 [投稿]

  幽王

  昔夏后之衰也。有二龙止于帝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也。帝卜杀之。与去之。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吉。夏亡。传此器于殷。殷亡。传周。莫敢发之。至厉王发而视之。漦流于庭。使妇人裸而噪之。漦化为鼋。入后宫。童女遭之而孕。生女。弃之。宣王时。童谣云。弧箕服。实亡周国。于是宣王闻有夫妇卖此器。使戮之。逃于道。见弃女。收之。奔于褒。褒人有罪。入弃女于王。是为褒姒。立为后。太史伯阳曰。祸成矣。褒姒不笑。幽王欲其笑。举燧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其后不信于诸侯。犬戎攻幽王。王举燧征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周本纪)。

  幽王是宣王的儿子,名宫涅。沉迷酒色,不顾国事。在位十一年,被犬戎所杀。

  夏朝桀王末年,朝政衰落时,有二龙下到桀王宫庭,口流涎沫,说:“我是褒城二神君所化。”桀王害怕,就命太史占卜,杀掉、赶走、留着供养都不吉,再占卜,取龙涎沫,放在金匮中,得大吉。二龙忽然不见,桀王命令深藏内库。夏朝灭亡,把这金匮传给殷朝,殷朝灭亡,又传给周朝,不敢打开。到了厉王末年,打开观看失手掉到地上,涎沫流到宫庭,厉王为了避邪驱凶,命妇人裸体大叫。涎沫忽辟化为龟,爬入后宫,遇一童女,偶然践群而怀孕,生下一女,姜后认为是妖怪,命侍者丢到河沟中。在宣王时,有童谣说:“孤箕服,实亡周国。”因此宣王一听到有夫妇卖箕草、箭袋和山桑木弓,怀疑和童谣有关,就命令处死,卖桑木工的男子惊慌逃到河沟中看到抛弃的女婴,抱回养育,隐藏褒城。抚养长大,生得国色天姿。褒城有人犯罪,囚在镐京服狱,他的儿子为了赎他父亲的罪把那弃女买来,献给幽王,就是褒姒。

  幽王非常宠爱,废申后,改立褒姒为王后。太史伯阳父叹息说:“周朝亡国的灾祸,已经成熟了。”褒姒从来不笑,幽王千方百计,想要博得她一开笑口。于是听奸臣的计谋,和褒姒夜游骊山,大举烽火,诸侯以为镐京有变,都火速率领大军,连夜赶到骊山,一到,没有看到敌人,大家睁目结舌。只是褒姒看到诸侯匆匆忙忙空空奔驰,并无一事,不觉大笑。从此诸侯不信幽王,后来犬戎果真发兵攻入镐京,幽王再举火向诸侯求援,诸侯因前次被烽火所戏弄,都以为又是骗局,所以不来援救,幽王被犬戎杀死在骊山下。

  按“民无信不立。”信是做人的基本条件,幽王身为国君,为博得褒姒一笑,不怜惜诸侯深夜劳师。这不仅有失天子威信,而且含有故开诸侯玩笑的意味,结果惨遭杀身之祸,这不是自找的吗?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