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蛊利民善报

因果启示 | 作者:网络 [投稿]

  干蛊利民善报

  苏威。少有至性。尝卖田宅。罄资产。赎元世雄及其妻子。仕隋为太子少保。文帝尝召威。及高颍。杨素等。谓曰。太史言朕祚运尽于三年。心甚忧懑。今欲营南山险处。与公等固之。如何。威曰。周文修德。旋地动之灾。宋景一言。退法星三舍。愿陛下恢崇德度。享天之休。若弃德恃险。同舟之人。谁非敌国。帝善其言。初威父绰。在魏。以国用不足。制征税法颇重。既叹曰。今所为者。譬如张弓。非平世法也。后之君子。谁能弛之乎。威闻其言。每以为己任。至是奏减赋役。务从轻简。帝悉从之。年八十二卒。(周苏绰传)

  苏威是北周度支尚书苏绰的儿子,武功人(今陕西省美阳县)。自幼天性真诚笃厚,五岁丧父,哀毁孝思,有如成人,年既长大,颇有声望,曾经变卖田园屋宅,用尽所有资产,为至友元世雄及其妻子赎罪。

  隋文帝杨坚即位后,召苏威入朝,与他谈论政事,深获器重,于是任用苏威为太子少保,兼纳言支尚书,与高颍并参朝政,从此日见亲信。

  隋文帝曾经召苏威及高颍、杨素等人说:“太史(职掌星历占候)观望星相说朕帝位国运三年后将尽,为此日夜忧虑不安。如今想建造南山险要地处,与诸位共同固守,不知卿等以为如何?”苏威说:“周文王积善行仁,力修德政,转回地动的灾祸,宋景公仁厚存心,一句爱民德言,感动天地,转移荧惑星退避三舍,惟愿陛下,重新推崇德政制度,以享天福,假若背弃道德,只靠险要防守,即使同舟之人,也难免不成怨敌。”隋文帝接纳苏威的建议,从此广修德政,果然延续国运数十年。

  当初苏威的父亲苏绰,在魏国时,因国用不足,而制订加重征税法。后来深自后悔,感慨地说:“我现在所作所为,正是剥削百姓,譬如张紧弓弦,决非治平天下之道,不知未来那位仁人君子,能为我松弛这把弓弦呢?”苏威听到这话,每以改革苛征为己任。至此苏威建议隋主减徭役,轻赋税,一切行事,力求从轻从简,同时崇尚节俭,戒除奢侈,转移风气,隋主很是嘉纳,于是除去一切苛税,并命苏威减省律法,刑法益加简明,疏而不漏,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苏威历经处于隋炀帝、李密、王世充等人之间,在这危险环境中,竟然能安享天年到八十二岁善终。莫非由于力行革恶除弊,达成其父遗志,利乐百姓功德所致。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