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的净土理念

净土经论 | 作者:网络 [投稿]

大乘佛教中,不但广宏的世界观造就了净土思想,同时净土也是大乘佛教徒修持的最终结果

世界无量,净土无量

世界一词,据说最早来自于佛教。在古老的佛经中,世界包括两种属性,即时间和空间。所谓“三世十方界”就是世界的全部概念。三世是指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十方界是指东方等四正方,东南方等四隅方和上下方,共为十方,属于空间。

除了在《阿含经》、《俱舍论》中所描述的一个基本世界的构架外,佛陀尚在《华严经》中描绘了一个更为广宏的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围绕四大洲、日月等而组成的包括地球在内的世界,不过是宇宙的微尘、世界的芥子。象地球这样的世界,在无限的宇宙时空中,甚至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

《华严经》的世界观,不是简单地描述世界的构成与方位,更侧重以多维角度、相对概念来论述世界间的多重关系。在《华严经》中写道:“宇宙中有无数的微尘,在每一个小如芥子的微尘中,却有无量广大无限的世界存在;如是重重无尽……在一微毫内,可以呈现无限广大的国土;在一芥子中,佛陀可以为众多有情宣讲佛法……”这种大小互融、一多相摄的理念,在爱因斯坦相对论问世之前,人们根本无法理解和接受。只有在思想和心胸极为开阔的佛教徒中,默默地流传和被信奉着。

在这广垠无限的世界中,存在的净土也多得难以数计。在大乘佛教哲学中,这一切都是用“无量”来形容的。佛陀在大乘经典中,除了开显一些与娑婆世界息息相关的具体净土外,尚描绘了无数无法全部说出名称的净土。因为在宇宙中,佛的数量是无限的,因而净土也是无量之多。

在知识面狭小、认识受感官局限的人类中,大乘佛教世界无量与净土无量的理论,无疑赋予了人类充分的想象力,为人类有限的眼界打开了一扇别有洞天的窗扉,给人类逐渐干枯的认识血管中,注入了具有无限活力的新鲜血液。也打开了人类对世界认识单一的局面,呈现出五彩缤纷、多姿绚丽的世界。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