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福、惜福与消福

净土经论 | 作者:网络 [投稿]

修福的过程亦即是积攒福德的过程,有如挣钱存入银行一样。

现在的人常常走向两种极端:要么是悭贪不施的守财奴,要么就成为大手大脚挥霍花销之人--很多人现在穿锦衣华服;开高档轿车;吃山珍海味;住别墅豪宅;亦传闻某男士几万元买一根皮带;某女士穿金戴银尚不足,非以数百万巨资购置天然钻石作为饰品;亦传闻某富豪用黄金打造马桶……

这些事实,从因缘上讲,确属财布施感得的富有之报。看到别人有这样丰厚的受用,应当加以随喜;但从福德的消长来讲,还是节俭珍惜的好。因为每位有情众生,无论其福德薄厚,均有一定的数量,好比银行里自己存款的数目,是固定的,若享受挥霍,就等于花销存款,花销越过分,存款越快花完;而节俭就如同很少花银行的钱;修福布施就是继续存钱,这样自己的福德才会越来越丰厚圆满。相反若不能节俭的话.福德和财富就会很快消减干净。

明白了这个道理,大家应当尽可能在生活享受方面简单朴素一些,很多没有实际意义的花销应当取缔,即便正常的生活开支也应以节俭为原则。否则有福时不知惜福,等到福德消尽,自然还会回到贫穷的行列。

据说,美国万佛城的宣化上人某次当着众弟子的面,将两位弟子从嘴里嚼过又吐出来的菜叶放进自己嘴里吃掉,别人问他.他回答:“我没有大的福报,所以要节俭”。弘一大师每次吃完粥,都要用开水涮碗再喝掉。这些人惜福节俭的事例,读来不能不令人感动敬佩。

虽然社会生活中,在很多场合下,应有一定的衣食住行标准,不可失去威仪;但节俭仍是十分必要的,并非是让大家回去原始社会过刀耕火种的生活,只是告诉大家,享受福报不能过分,不可暴殓天物,否则亦是过患。

应当少享用,多布施。如果将节俭的财富用于布施大众做慈善事业或弘扬佛法,就等于用在了财富福报的再生上,将来的福报比现在还要优厚。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