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学
在这酸、甜、苦、辣、碱五味杂陈的人生过程中,蓦然回首,一幕幕的往事不禁涌上脑海,历历浮现在眼前。
记得那是民国六十九年,只因家境穷困,又无一技之长,全靠打零工维持生计;故常被我深爱的女友家长鄙视。‘穷小子,竟敢动老子女儿的脑筋,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甭想啦!'听了这些讽刺的话,我内心确实受到很大伤害。但人穷志不穷的我,乃毅然决然的到都市闯天下,期盼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结果,到了高雄之后,经友人的介绍,在港都一家职业赌场当起把风的工作来。由于做事谨慎,身手敏捷,尤其性情沉默寡言,于是很快就得到这家赌场主人黑老大的赏识与器重,晋升我在他身边当左右手。这突如其来的转变,却是我堕落的开始。赌场是个公子哥儿、富商钜贾、五路兄弟聚集杂处之地,在这种环境之下,我很自然地由一个单纯的乡下人,渐渐的步上黑道茫茫的不归路。
由于夜以继日涉足在这吃、喝、嫖、赌的环境中,我已积习成性,不能自拔了。家乡那种朴实无华、勤俭恬澹的生活,似乎离我越来越远。代替的是,整日沉溺在酒、色、财、气糜烂漩涡中。重名利、爱面子、斗狠、奸诈、逞强、争胜是我在黑老大身边所学习到的唯一作风,俨然一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保镖态势,而所作所为尽是违背良心的勾当。专门针对承包工程弱点,并以软硬兼施的手段,从中作梗赚取不义之财。
再来,就是以请客名义方式邀集一些富商到高级大饭店聚餐,表面上说的是仁义道德,背地里做的却是伤天害理的事,其目的就是藉机会设计陷阱,进而约定对方到赌场来任凭我们宰割。此一花招,说好听的是邀客捧场,说难听的不外乎是挟持、恫吓,从不怕你赖帐不还。若有的话,必遭到我们残忍的对待。所以,每当在讨债的时候,总是顺畅而如愿以偿,难怪黑老大的财源滚滚而来;不但使原有的赌场扩大,又搞起妓女户的行业来。在港都角头一带的帮派中,真可谓是如虎添翼,名震一时的黑道大人物了。
在现实讲究功利主义的社会里,钱,毕竟是极富有吸引力的东西。俗语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足见钱的威力是多么大!但钱本身并无好坏,为善为恶端看人的道德观念而定。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古人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有一天,黑老大正与全家大小五位,以及另一位左右手共六人,准备到垦丁国家公园去玩。恰因当天我被征召后备军训乙天,地点在凤山黄埔军校,我顺便搭乘他们所开的一辆八人座自用小客车,在抵达凤山时即下车。他们则继续往恒春前进,在路过枫港之际,由于刹车失灵,以致撞下海底全部灭顶了。这种祸福无常的人生,以及因果循环的报应,竟发生在我熟识的人身上,此一事实该是我这位迷失者最值得引以为鉴的。但是,从不信邪的我,似乎不见棺材不流泪,尽管父母亲的苦口婆心,也无论师长好友的忠言劝勉,我总是当耳边风,仍旧我行我素。虽然一时失去经济靠山,但是仍旧无法阻止我的野心妄想,更何况在黑道上已混得有点基础的我!因此我始终认为,别人能做得到的事情,自己亦能做得到。所以在黑老大死亡不久,我便在爱河棒球场旁租屋自立门户,表面上是司机捆工介绍所,事实上是流莺及各路混混投靠的收容窝。
此一合法掩护非法的变相手腕,除了培养一群年轻力壮的临时司机捆工做为班底,还从中获取介绍费图利,来稳定整个介绍所一切经费开支。同时又自我掌控从事非法流莺保护收费的勾当。只要是投靠于我处的流莺,每天必须在爱河周遭招徕寻芳客。事后若不按照原先所约定的价钱付给,或有刁难者,必将受到守候者拳打脚踢,痛打一顿不可。除此之外,我还经常为了钱财纠纷与黑白两道厮杀,但都以劝解调停或以金钱解决了事。于是有‘冷面杀手'绰号的我,从此就在港都一带的黑白两道上崛起,不仅取代黑老大的威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种胡作非为,骄性十足的个性,无形当中得罪了许多人,不幸的事也就接二连三的来。警察临检,流莺被取缔,黑道兄弟寻怨等事不时发生。搞得所有的常客畏怯不前,连原本投靠于此的流莺及混混亦四处纷飞。在此种情况之下,我的脾气更是日益暴躁、复杂、矛盾起来,总觉得做任何事情似乎都不称心。尤其是每赌必输,负债累累。不但落得介绍所关门大吉,竟然还牵涉到结伙抢劫案件,最后终于锒铛入狱。这应该是我步上黑老大的后尘报应。
依据戒严时期,所犯陆海空军八十四条规定,只要是结伙抢劫,不分首从,一律死刑。此时,面临死刑到来的我,置身于生与死的边缘,内心不断的呐喊挣扎。再加上精神上的压力、恐惧、折磨、缠讼历程,其煎熬苦味,并不是局外人所能体会得到。由于从地院、高院、最高法院,再是更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六的审结,整个诉讼过程,案件并无同伙者,故而改判免死之罪。经三年余的辗转诉讼,始摆脱死神之召唤,改为有期徒刑十四年定谳。这也许是老天的保佑,慈悲地再给予我重生的机会,弥补我对社会的亏欠。
虽然,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而且又致力于文学上的研究。只是当时监所里的宗教教化实属微弱,因此宗教的真理始终未曾植入我心中。所以出狱后,面对现实的社会,本无一技之长的我,一受到那势利眼者的排挤,左邻右舍的白眼,金钱的诱惑,甚至于灯红酒绿的诱惑,使我再度堕落于罪恶的泥沼漩涡中,又成为监所里的常客。由此,证明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总是容易重蹈覆辙。难怪各监所里常是人满为患,并且大都是累犯,我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这次犯案重踏入竹田分监屏东看守所,但在这半年的日子里,的确让我感悟良多。因为每天除了过著正常规律的生活外,也有许多有关佛学经典供同学们取阅。特别有一本极具意义的书籍,名为‘了凡四训'。本书使我得知做人处世所必备的基本道理,也指引我人生正确的方向。所里并且备有齐全宽敞的佛堂供我们参禅、念佛。尤其是到此来开示或说法的师父与慈善机构的善心人士甚多。每一位被告或受刑同学,在这充满佛法熏陶的环境中,渐渐都能够把心安静下来,一切听从指挥,遵守规定。所以凡置身于此的每一位同学,都有如在佛国之乡的感觉,当然我也不例外。由此显示:司法虽治标,然屏东看守所却彻底的达到治本的功能。这是一件任重道远,且值得大家额手称庆的大事。
记得民国七十一年初,我在台中看守所,亲眼看到有关沙鹿抢劫运钞车的六位主角:苏、徐、陈、杨、黄、潘等人,他们为了脱逃,造成不少所方管理人员的缠讼案件。当时的戒护科长先生就是其中之一。甚至于有不堪昨日座上客,今日已成阶下囚的管理员陈先生自缢身亡事件。逃脱后的六位囚犯又想偷渡出境,因此牵涉到华银抢案的俩位主嫌犯游、陈,最后他们一齐共赴人生的终点。他们曾留下遗书向父母妻子表示愧疚,并写信给好友说:‘要当个堂堂正正的好男儿,莫步上我们的后尘。'这正显示:鸟之将死,其鸣亦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道理。但到了此一地步,一切的后悔都已莫及。在刑场五时三刻的枪声一响。砰!砰!各个呜呼哀哉!这是当时台湾司法界一天内枪决重刑犯人数最多的记录。
另外一件是震憾全省的屏东议会议长郑与钟的枪击案件。他们俩位原是要好的挚友,他们为何会反目成仇。这其中的种种因素,相信有客观见地的人,必不难了解有其前因后果。钟人已早死,但主嫌犯郑由于受到良心的谴责,故每当夜阑人静的时候,总是自责悔不当初。尤其他的同案黄先生竟感慨万千地说:‘倘若早在两年前学佛,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此言登载于八十四年八月十五日中国时报十三版。有关他们的案子,他们的生死如何,全靠个人造化了。
从以上各案,足以印证悟仁法师所谓的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万法唯心造的道理。人要成佛、要下地狱全看你的起心动念而定。心性的掌控是要靠平时的修持功夫。一个修持功夫高的人,对于外来的引诱,不会轻易迷惑;且在待人接物方面,亦较能得体。反之,则处处造业,时时受苦。说不定将来还堕到三恶道里去呢!
这是我入狱后的感悟,故特地于此和大家共同勉励:凡事包容,凡事谨慎。相信阿弥陀佛的慈怀,他会怜悯我们、摄受我们的。名利总是无法带进棺材里。唯有多积功德,那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亦是消除业障,增进寿命最佳的途径。因为人生本无常,究竟有多少寒暑可让我们虚渡抛掷?岂可不慎!阿弥陀佛。大家珍重。善哉!善哉!合十者心语。
佛是智慧,德行、慈悲最高的成就者。佛由人修行而成佛的,不是宇宙自然的神。更不是什么三头六臂,飞天潜地鬼神。佛是大慈大悲的人,佛是念念为众生的人,是德高望重的人,是正知正见的人,是深信因果的人,是随缘了业的人,是离一切相、修一切善的人,是露出圆满智慧的人。学佛是要从现实的生活行为里表现出戒定慧,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没有贪嗔痴...
佛不在天上,佛不在寺庙里,佛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学佛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读经也不是高深莫测的文字游戏,能讲几段佛经更不是为了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博学宏才。人们不能为了学佛而学佛,为了诵经而诵经。佛经记录的是佛陀对人生、对宇宙、对自然法则的探索和思考。佛经留给众生的是观察宇宙真理,开启智慧,明悟自心的方法。学佛是手段,学佛不是目的。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我们能够回归宁静、光明、智慧的本心;学佛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的众生能够究竟解脱,能够离苦得乐。
佛教团体,最重纪律。受了戒的人,习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普通学人,何能懂得,不免招惹讥笑。特为写出几条通常规矩来,作个参考。(一)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一般人不了解佛教所说的「空」,以为佛教所说的「空」是什么都没有的空,这可说是误解了空的真义。宇宙「缘起」的现象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法因为因缘的和合而生,因缘的消散而灭,所以其本性为空。即世间上的形形色色,皆由于因缘和合而成,并没有实在的自体,故称为「空」。常人对空的了解,往往止于什么都没有的「顽空」;说到有,则认为是什么都有的「实有」。其实,佛法所说的「有」,是如幻的缘起假有,虽有而不碍其空;佛法所说的「空」,是无实的自性本空,虽空而不碍其有。此即缘起性空的道理。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解释:我成佛的时候,如果国中有地狱、饿鬼、畜生的话,我就不成佛。【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解释:我成佛的时候,西方净土中的天人(指带业往生的凡夫)寿终之后不再堕入三恶道。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1、《梵网经》中的五荤 《梵网经》曰: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犯轻垢罪。 2、《楞严经》中的五荤 《楞严经》曰: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
如何烧香?一、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二、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三、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回向偈一,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回向偈二,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回向偈三,大慈菩萨回向偈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虽然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其实有很多烧香拜佛的人,他们的动机并不如法。三年前曾经有一位居士对我说,某一个庙门口,有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高香,祈祷佛菩萨说:“观音菩萨呀、佛菩萨呀,我的儿媳妇对我不好,让她早早受到惩罚吧!”这哪里是在学佛呀?明明是害人,太可怕了!这种东西简直是离佛教千里之遥。还有这样说的:“神佛呀,让我赚多少多少钱吧,我拿着多少多少钱来给你烧高香……”这些是要佛菩萨替你出气、合伙做生意。
布施,六度之首,即以自己所有,普施一切众生,内容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佛教的布施是要人学习舍弃悭吝之私念,但布施的来处,必须是清净的,不违反国家的法律,同时施者心不骄慢,受者心怀感恩,是「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的清净布施。
未来佛弥勒佛是佛教的八大菩萨之一,虽然他被称为是佛,但是实际上却是菩萨。那弥勒佛为什么被称为未来佛呢? 从他出家为僧开始一直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它是慈悲、宽容、乐观的化身,他总是一副笑呵呵的
观音菩萨的六字真言,又叫六字大明神咒——唵嘛呢叭咪吽。此神咒为观音菩萨的心咒,具有多重且深广的意义与功德,普为一般佛教徒所诵持。一说唵嘛呢叭咪吽就是“皈依莲华上之摩尼珠”的意思,为西藏佛教徒向莲华手菩萨祈求未来往生极乐时所唱的咒语。
学佛吃素是为了长养我们的慈悲心,但是葱蒜韭菜都是植物,为什么不能吃?葱蒜韭菜属于五辛,又曰五荤,指五种辛味之蔬菜。
“刹那”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词汇,在名家笔下浪漫又深刻。如白居易的:“恨僧祇长,欢荣刹那促。”又如朱自清的“要体会的是刹那间的人生,不是上下古今东西南北的全人生!”
原始佛教也叫“早期佛教”、“初期佛教”。从释迦牟尼领导创立佛教到形成部派佛教之前的佛教总称。主要教义是五蕴、十二因缘、四谛、八正道等。佛教典籍第一次结集是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此时教团较统一,比丘持戒较严,基本上以乞食为生。传播地区主要在古印
供香之前,应先洗手、漱口,端正威仪,恭敬合掌,眼观佛菩萨光明圣像,思惟佛陀及一切圣众功德,一心诚敬供养,犹如佛菩萨现在眼前一般。接着,举起所供之香令至齐眉,至心称念佛菩萨圣号。正供香时运心观想:愿以此香供养十方一切诸佛贤圣,普熏无边世界一切众生
你可以先把《十善业道经》认真地读一读。只要把十善业道做好了,五戒自然就在里面了。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十善业道经》里面教导我们怎样做,我们要多思惟,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要努力尽量做到。那怎样落实到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呢?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中教导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因此而产生喜怒哀乐等种种情绪。特别是对于亲近的人,因为相处时间多,情绪的表达会更加明显。这些人和事,都是我们磨练自己最好的机会。当面对他们而产生情绪时,我们要及时的观照自己,看种种情绪来源于何处,自己当下是否被
1、依法不依人。佛陀告诉我们用三法印来识别正法,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无论说法者名声、地位如何崇高,所说的法只有符合三法印才是正法,才可以依止。2、依义不依语。“义”指胜义谛,或空性,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就好像无法用语言让盲者了解光
世间上,最难的是做人和处事。人活了数十载,往往做人不得其分,处事不得其法。尽管有很多的道理告诉我们如何做人,怎样处事,若我们只知理论,不能起而行,也是徒劳无功。那么,学佛之人究竟如何做人处事呢?
很多人都觉得忍辱就是忍气吞声,一切的冤枉、侮辱、毁谤、打击,都要全部忍受,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然事实并非如此,忍辱不是说什么都逆来顺受,一味的死忍着。这样的死忍,在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一触即发,嗔恨心爆发,只会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人自从来到这个世间,就预示着将度过与苦为伴的一生。在生命之路上,出生时遭受分娩的危险与痛苦,成长中被可能出现的病痛折磨,期间还会伴随着可能遇到的种种意外事故,还有学业的升跌起伏,事业的不顺都将给人们带来种种痛苦。就算这些苦都能躲开,生命在不知
临济禅师云游至金牛禅师处时,金牛禅师一看到临济禅师,就把禅杖横过去挡住门,临济禅师用手敲打禅杖三下,然后回头就往禅堂里的首座位置上坐下。
南塔光涌禅师初参仰山禅师时,仰山问他:“你来做什么?”光涌答:“来拜见禅师。”仰山又问:“见到了禅师吗?”
石巩慧藏禅师问西堂智藏禅师:「汝还解捉得虚空么?」西堂云:「捉得。」师云:「作么生捉?」堂以手撮虚空。师云:「作么生恁么捉虚空。」
在一座藏经楼上(图书馆),有一禅者在里面从不看经,每日只管打坐,于是管理藏经楼的藏主(图书馆馆长)就问道: “大德每天打坐,为何不看经呢?”
龙潭崇信禅师一日问曰:“某自到来,不蒙指示心要?”天皇道悟禅师曰:“自汝到来,吾未尝不指汝心要。”
有一天,沩山和仰山师徒一起去放牛。沩山指一指牛群,问:“这里面有菩萨吗?”仰山回答:“有。”
漳州罗汉院守仁禅师。泉州永春人也。初参净慧,后回故郡。止东安兴教寺上方院。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的意。”师曰:“即今是什么意。”
我努力成为父母心中的我,可我很累想放弃,这是不孝吗?被父母与自己的关系困扰很多年了,努力过互相沟通,每一次都无功而返,还被他们的言语和态度所伤,让自己好不容易坚强起来的内心,变得脆弱,觉得自己的人生可悲而无望。现在来分享今天的这个提问。
人们的误区:认为每个人都需要改变,但是,需要改变的不是我。事实上,不要企图改变任何人,只有先改变自己,再慢慢影响身边的人。有些佛教徒,总想用自己的知见去纠正别人的认知,一旦纠正不成便恼怒、便退群。且不管谁正谁偏,谁执着。
刚开始戒色时,会很困难,无论是念头、习惯还是行为都控制不住,人也很颓废,又想着尽快戒色。于是在自我的拉扯和煎熬中,一边半信半疑一边做着功课,很有可能功课也做不下去。很正常,习惯成瘾后,就需要戒色人本身有强大的信念和定力。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