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凡夫心?凡夫心有多可怕?

佛与人生 | 作者:网络 [投稿]

什么是凡夫心?凡夫心有多可怕?

什么是凡夫心?

  虚云老和尚曾说:凡夫心尽,当下成佛,原来丢弃凡夫心就能成佛,那凡夫心到底长什么样子?有什么明显的特征吗?自己身上也有吗?

  何谓凡夫心?凡夫心是我们无始劫以来业力的积累,具有强大的惯性,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起心动念中,被凡夫心所主导、牵制。

  拥有分别观念、攀缘心、散乱心、污染心……就是凡夫心,通常我们在凡夫心的牵制引导下我们会产生执着、暴怒、分别等烦恼。

凡夫心有多可怕?

  凡夫心,有多么可怕?到处攀援,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不知道向内求。

  有些人为什么修着修着便成了“跑跑居士”,今天听说哪里寺院灵光,就去沾沾灵气;明天听谁谁谁这个经那个咒子念了,日子越来越好,自己也跟着去念……忙忙碌碌,可能终无所获。这就是凡夫心作祟,太攀援。

  这些人的心似乎没有一刻宁静,它到处跑,它执著一个境缘、对象,就像猿猴爬树,它两只手抓住树枝,不停地变换,抓了这个放了那个,抓了那个又放下这个。攀缘的人做事往往被外境所转,事未至而心将迎,事已去而心留滞,执着外境,迷真成妄。

  凡夫心,到底有多可怕?处处分别,看人下菜,随境转心。

  有些佛弟子,见到不学佛的人,心里的鄙视链(……>持菩萨弟子五戒弟子>皈依弟子>一般人)又出现了,压根就不屑和那些不懂佛法的人交流;有些佛弟子看见自己讨厌的人,无论人家做什么说什么,都觉得人家不怀好意,心怀不轨……这样修只会越修越狭隘,越来越傲慢自我。

  这些人看到外境,他马上要分别,这是好、坏,这是美、丑,这是熟人、这是陌生人,他马上分别,然后根据分别,来决定他的态度。要是有人觉得有分别心的人无可厚非,那诸佛菩萨岂不是懒得度我们芸芸众生。

  凡夫心到底有多可怕?心就一盘沙,怎么用力都攒不到一块。

  有些人郑重其事地准备好念经,刚坐下没有多久,又站起换一本经文,随手打开手机确认下是否有未读新消息,又想起某某APP上有经文的解读,打开音频,起身又干起了家务……散乱心太重,眼耳鼻舌身意乱跑,憨山大师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

  散乱心起,无数劫以来的阿赖耶识的妄想种子都会出来,很多人不知散乱心起的时候正是做工夫的好时机,凡夫心太重便会容易错过时机,任由散乱心作祟。

  凡夫心到底有多可怕?心受染污,这个染污的心一遇到五欲的诱惑的环境,马上就炽然。

  有些人因为心中本身就带着嗔怒的怨气,所以当环境略有点点紧张,他嗔火一触即发,所以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染心易炽,净德难成。

  如果内心是浑浊的、污浊的,内心不清净,肯定就很难理解佛法的清净。就犹如镜子上面有灰尘一样,那么任何事物出现,都看不明白。

  凡夫心就在你不经意之间,滋养肆意疯长。有可能你很努力地修行,虽然很努力很精进,但方向错了,再努力也是白搭。

  凡夫心正是这样不经意之间不断滋养起来的。我们必须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乃至起心动念都加以审视和调整。将凡夫心慢慢扭转,将凡夫心转变成菩提心、成佛之心。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