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方法帮助你培植福报!

佛与人生 | 作者:网络 [投稿]

五种方法帮助你培植福报!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我们是否能取得一定的成绩,获得成功,除了与我们自身的努力有关外,还与我们的福报有关。何谓福报?即福利果报、福德报应

  《大乘义章》卷九载曰:“依智起福,依福起报。”作为芸芸众生中一员的我们,只有不断地培植自己的福报,才能使得身心安住、得大自在、得大安乐。那么如何获得福报呢?

1感恩

  感恩就是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报答,去感谢别人。懂得感恩的人,更容易达到内心的满足,更容易获得幸福感。在佛教中,尤为重视感恩,如佛陀教导四众弟子要“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报四重恩”就是:感念佛陀摄受我以正法之恩;感念父母生养、抚育我之恩;感念师长启我懵懂,导我入真理之恩;感念施主供养、滋润我色身之恩。

  可以说,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是一种智慧,感恩更是一种培植福报的殊胜法门。“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怀着感恩的心,我们才不会患得患失,才不会斤斤计较,才不会尔虞我诈。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更容易静心处事,才更容易福慧双修,才更容易发菩提心,精进不怠,促进所愿得成。

2布施

  布施为佛教六度般若之一,并位居六度之首,是成就佛道和培植福报的殊胜法门。在《佛说布施经》中,佛陀为弟子们开示了三十七种布施法,包括依时施、常行施、亲手施、为他施、广大心施、美食施等。

  佛陀说,如果能如是布施,就能得到五种利益:身相端严、气力增盛、寿命延长、快乐安隐、成就辩才。从布施的内容而言,布施分为法布施、财布施和无畏布施这三种,无论哪一种布施,都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常行布施之人,内心一直是快乐的,而这种快乐也是一种功德,一种福报。

  佛陀在世时,曾教导在家居士把各自的收入分为四份:一份用来日常开销,一份作为积蓄,一份投资生财,一份广行布施。从中可以看出,布施的殊胜之处。所以,我们要想不断培植自己的福报,就得广行布施之法,不管是布施财物,还是佛法甘露,亦或是一个温暖的笑容,都能给受施者以快乐。

3慈悲

  慈悲即是拔苦予乐之意,让众生远离苦痛、得到安乐。拥有一颗慈悲的心,是培植福报的前提和基础。南怀瑾先生在《算命》一文中写道:“福从哪里来?首先是从心上来的。只有慈悲柔软的心能纳一切福。”懂得慈悲,就会行善,就会广结善缘、利乐有情。

  有一位沙弥,跟随一位有神通的禅师学习禅法。有一天,禅师发现这个沙弥只剩下七天的寿命,心有不忍,就借故让沙弥回家探望父母。七天后,沙弥竟安然回到寺里。师父一见,非常诧异,就问他在回家的七天当中,有没有做过什么事。

  沙弥仔细地回想后,就告诉师父,说他在回家的途中经过一个水塘,发现有一堆蚂蚁被困在水中,慈悲心骤然生起,就灵机一动,放了一片树叶,帮助蚂蚁们成功逃生。师父一听,唏嘘不止,乃知本来即将寿尽的沙弥,就因为一念慈悲救了蚂蚁,得以延长了自己的寿命。从中不难看出,慈悲的福报是巨大的。

  台湾星云大师在《福报哪里来》一文中写道:“一个人的福报有多少,是可以由自己决定的!一念的善心,可以消除很多的罪业;一念的慈悲,能够增加很多的功德。”我们为人处世,更要以慈悲为前提,时刻怀着一份善念,“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样就能更好地培植我们的福报。

4恭敬

  《孟子·告子上》曰:“恭敬之心,人皆有之。”何谓恭敬?即庄严而有礼貌。恭敬不是恭维,它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敬重,是一种非常虔诚的态度,比如对三宝的恭敬、对佛法的恭敬。

  印光大师曾说:“佛法从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十分利益。”心中有狂妄、自大、傲慢的人,就很难有一份恭敬心。心中没有恭敬,就很容易产生分别心、是非心,乃至心生我慢和愚痴,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给自己带来一系列的烦恼。恭敬是消除烦恼的方法,是培植福报的至上法门。

  佛经中记载有一位常不轻菩萨,他不管是见到谁,都会虔诚礼拜,将他们视为未来的佛菩萨。即便是被一些人讥讽、谩骂,乃至恶拳相向,他依然不退初心,恭敬相待。因为常不轻菩萨善待、恭敬一切众生,最终圆成佛果,证得般若。

  恭敬就是要破除我们心中的贪嗔痴“三毒”,就是为了对治我们的狂妄与无知。有些人福报薄,根本原因就是我执太重、欲望太强,不愿意恭敬一切。能够心存恭敬,即使在日常为人处事的种种琐碎之中,也能得到一份自在,一份闲适。

5宽容

  日本白隐禅师的故事,我们都应该知道。尽管被恶语中伤、被诬陷,但白隐禅师一直以“就这样吧”来应对,直下担当,以一颗慈悲之心宽容那位女孩和其父母所做的一切错事,最终让他们迷途知返、痛心忏悔。

  在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宽容尤为重要。《尚书·周书·君陈》载曰:“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宽容,即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宽容,让一个人德行兼备,变得大度而有信心,浑身充满正能量。

  被称为“艺术天才”的黎巴嫩著名诗人卡里·纪伯伦曾说:“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可以说,宽容是衡量一个人品行的重要标准。美国威斯康里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英列德在其调查报告中说:“被人亏待自然会发怒,但如果怒气不化解则会积成怨恨。如果任凭怨恨滋长,就等于把毒素注入自己的身体。所以说一个人要想健康,首先就要学会宽容。”

  只有保持一份宽容的心态,我们才不容易因一些琐事而心生不悦,才能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皆忘,去留无意”,才能与人为善,广结善缘,不断地培植自己的福报。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