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塔院寺成“红色”景点

寺院新闻 | 作者: [投稿]

  五台山塔院寺成“红色”景点

 

\

  作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台山,还是中国革命的红色圣地,战争年代遗留的多处革命遗址,其塔院寺毛主席路居馆最近被列为中国第一批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吸引不少游客信众前往参访。

  毛泽东在五台山路居,虽仅有一宿,但在五台山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春到五台”的美好回忆。为纪念此行,当地政府特建此馆。

  16日,记者走进首批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五台山塔院寺毛主席路居馆。

  进门的照壁上刻着毛泽东的题词:“从建立山西的五台山到建立全国的五台山争取最后的胜利”。

  路居馆内,院落整洁有致,院内几棵树木苍翠摇曳,建筑格局与上世纪明末清初的四合院一样。毛泽东半身像坐落在五台山塔院寺路居馆的朝南正房内,当年的床铺、桌凳、洗漱用具,笔墨用品的复制品按原样陈列着。

  由于正值暑期,路居馆里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不时有孩子的身影。“很早就听说毛主席曾来此,所以将这处景点设为此行的必去景点。”来自北京的游客宋晶晶带着9岁的女儿。

  “来了才知道这里刚刚被列入首批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好可以给女儿上一堂‘红色’课程。”宋晶晶还说。

  9岁的女儿虽然认识的字还不多,但嘴里不停地背着诗句“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这两句诗正是路居馆门两侧的木制楹联上的内容,出自唐朝白居易《戒杀》诗。

  据史料记载,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率中央机关告别延安,东渡黄河,向河北平山县西柏坡进发。4月9日,在进入山西境内已成为解放区的五台山地域时,突然天降大雪,部队无法前行。毛泽东环顾五台群峰,决定在五台山住宿。

  路居馆馆长梁沈伟对记者说:“从去西柏坡的路线图可以看到,毛主席当年是特意绕道五台山的。”

  梁沈伟说,据民间说法,毛主席是想了解宗教界对共产党的看法。毛泽东一行入住塔院寺的方丈院,只住了一晚。次日,从五台山出发,经长城岭,前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指挥了著名的“三大战役。

  梁沈伟说:“据毛主席的保健医生回忆,毛主席曾在此抽签。电影《巍巍昆仑》、《开国大典》就能看到五台山毛主席抽签的镜头。”

  据了解,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中国宗教界为庆祝中共成立90周年而开展的“同心同行”主题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一批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37处,涉及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是根据中国宗教界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支持和参加中国革命的事迹确定的。

  这37处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中反映了爱国宗教人士、信教民众和寺观教堂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生革命政权的巩固所做出的积极贡献,是中国宗教最闪亮的一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