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清宁禅寺

寺院大全 | 作者:网络 [投稿]

\

湖北潜江清宁禅寺
 


  地理位置

  清宁禅寺坐落于潜江市浩口镇柳泗河村三组,西距荆州古城46公里,东距潜江市区32公里,北距浩口镇(318国道)5公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寺院简介

  清宁禅寺坐落于潜江市浩口镇柳泗河村三组,西距荆州古城46公里,东距潜江市区32公里,北距浩口镇(318国道)5公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寺院始建于唐朝贞观九年(公元634年),迄今已有1472年历史。据《荆州府志》(唐朝卷)记载:“时有沙门宗德和尚于潜江浩口之南隅建茅蓬,名曰清宁。”此后,历代僧伽驻锡于此,营修不辍,弘法渡众,及至宋朝嘉佑年间,寺院达到“占地七十又二公顷,为殿者九,为楼者十八,凡一百零八僧舍”的盛况。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清宁禅寺走过的是一段屡兴屡毁、屡毁屡兴的曲折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寺院所属大部分土地和物产被征作它用,僧人的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文化大革命”十年期间,寺院所有殿堂成为一片废墟,佛像、经书和文物荡然无存,古刹一度处于寺毁僧散的局面。

  寺院格局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之后,宗教政策不断得到落实,公元1997年9月23日,潜江市人民政府、潜江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将清宁禅寺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对外开发,并依法核发了《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寺院占地面积为7945.60平方米。住持照静法师(1946年-2002年)在当地信徒的支持下,重修了大雄宝殿、僧舍等建筑。2002年12月8日,潜江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根据广大佛教信众的愿望,礼请心恩法师继任住持,寺院的历史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2003年4月,在潜江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的支持下,清宁禅寺制定了未来发展蓝图,在心恩法师的住持下,寺院硬件建设进入快速发展轨道。2003年5月,寺院危房拆除,修通了寺院公路227米;2003年11月,僧人宿舍、吴王殿、念佛堂、照静法师灵骨塔相继落成;2004年9月19日,山门落成;2005年3月20日,寺院扩地3000平方米,寺内路面全部硬化,绿化面积达870平方米;2005年11月30日,天王殿、停车场及弘法广场建成投入使用,并隆重举行了开光盛典,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宗教一处朱建昌处长、江莉科长、湖北省佛教协会见忍副会长、高江映副秘书长、赵金桃副秘书长、潜江市政协刘士权副主席、潜江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杨贤森局长等领导到会祝贺并讲话,来自武汉、潜江、荆州、宜昌、天门、孝感等地的7000多名佛教四众弟子及各界人士参加了盛会,湖北省佛教协会《正信》杂志给予了报道,此次盛会大大提高了清宁禅寺在湖北佛教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