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寺

寺院大全 | 作者:网络 [投稿]

\
福建顺昌宝山寺


  寺院简介

  宝山寺又名宝灵庵、宝山庙,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三年(一三六三年),明万历四十二年(一六一四年)重修由元代建的大殿和清代重建的山门、前殿、厢房、凉亭等建筑组成,

\
福建顺昌宝山寺


  寺院格局

  占地面积三百六十二平方米。整座寺院从台基、地板、梁柱、屋顶到片瓦全部以石代木、仿木构造,连屋面望板也是岩石制作,建筑风格既有唐宋遗风,又有元代特征。大殿为花岗岩石为料的仿木构建筑,坐东南朝西北,面阔五间(十五.八米),进深四间(十二.三五米),穿斗减柱式梁架,单檐悬山顶,除两扇大门是木作外,柱、梁、斗拱、檩条、屋面、瓦件、脊饰、鸱吻等均为石材雕作,故构件断面皆较粗大、敦厚,颇有早期木构建筑‘肥梁胖柱’的特征。据现状分析,原构当为面阔三间、进深四间,明代重修时将东、西、北三面扩展,形成现有规模。明间九架椽屋前乳髺用四柱,次间九架椽屋分心前乳髺后三椽髺用五柱,砌上明造。明间梁架用巨石凿成月梁与梭形柱,梭柱收分明显。次间绝大部分采取压地隐起手法雕刻月梁和惮牵及两端收分的檩条,梢间穿斗不用穿插枋而砌以隔墙,墙体厚逾七十公分。柱础有双层素面、单层覆盆式和八瓣覆莲式三种,并与柱顶石连为一体。在平梁两端,异形拱、雀替等处都隐刻有纹饰,细腻精美。座斗、雀替、替木等多与梁枋石件相连雕刻成形,椽瓦以巴掌榫左右上下相合,屋顶举折平缓,在五架梁檩上盖石板瓦,后又覆盖一层板瓦。屋脊两端各置石雕鱼形鸱吻,正脊中置石雕宝葫芦。脊檩下刻有‘维大元至正二十三年癸卯岁七月廿八乙未良日己卯时募众鼎建上祝’铭文,以及在檩、梁、枋、柱、惮牵和椽、瓦上阴刻有十几段元、明、清捐舍维修题铭,与明正德版的《顺昌邑志》中记载:‘宝山在娄山都,峭拔秀丽,群峰次第而列。正峰绝顶一庵,梁柱椽瓦之类,皆断石为之’相符。大门两旁置抱鼓石。檐廊左右天井内侧置须弥基座,束腰处雕刻莲瓣形壶门、缠枝莲花和金刚柱等。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