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海印寺

寺院大全 | 作者:网络 [投稿]

\
福建泉州海印寺


  地理位置

  海印寺位于丰泽区东海街道法石社区的宝觉山。

  寺院简介

  海印寺位于丰泽区东海街道法石社区的宝觉山。从泉州至后渚公路北侧的海印寺指示牌入口处,沿着依山势盘旋而上的水泥路走,便可以达海印寺前。这里满山翠柏、树木掩映,曲径通幽,山泉涧流,鸟语花香,梵宇金碧、殿宇纵横,自成一派仙境胜地。

  寺院历史

  海印寺占地5000余平方米,系北宋时开山宝觉禅师创建,历经沧桑,迄今已有千年历史。据传当年高僧有一日立于寺前眺望大海,眼观天上一轮皎月映印在海面上,便取名为海印寺,后随岁月轮回,才称海印寺。该寺素以历史悠久而著称,是泉州佛教丛林之一。

\

福建泉州海印寺

  寺院格局

  海印寺坐北朝南,立于宝觉山前麓,俯临泉州后渚港交通要道,山下是泉州古代海交贸易重镇石头街,东临泉州湾宽阔的海域,白帆点点,百舸争流,地理位置独特。据传宝觉禅师不但在佛学上有高深的造诣,而且精于堪舆和易学,是一位世外高人,具有文人逸士的风度。他指出此地万岁山、桃花山诸山环左右,晓翠夕阴明灭可指钟磬之响,于宋代名刹法寺相临;远处的紫帽山、罗裳山形成南北二山对峙、汇成一条晋江注入大海,属青龙入海之象。所以海印寺香火鼎盛,名气泉州城郊和东南亚等地,而流芳于世。

  该寺主祀三世尊。寺面阔五开间、系三进,建筑规制中轴线依次由照墙、石埕、山门、拜埕、大雄宝殿、假山、放生池、望海楼、仙公阁、东西禅房、斋厨、僧舍、功德堂、宝觉书院、朱文公祠、八角月亭、墓塔等建筑构成总体格局,建筑规制恢弘,气势轩昂。海印寺几度兴衰,历代均有修葺、扩建。明代崇祯年间旅菲侨胞曾受菩萨庇诺之恩、度过劫难,捐巨资修葺扩建过;民国初年,泉州人到广州经商,引来介净法师再次扩建寺庙,重兴了海印寺,法师又修有拳术,并识病理,为民治疗,深得众望,圆寂后葬于寺西。文革期间该寺荒废。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旅菲侨胞及菲律宾众寺院捐资重兴千年古刹,使佛室、禅房较前有了生色。现存建筑保留明清建筑风格,具有闽南传统建筑特色及佛教建筑规制,有一定历史艺术价值。寺前山坡岩石上有宋代理学家朱熹撰书“小山丛林”摩崖石刻,字迹遒劲庄严,给寺院增添了几多色彩。东侧有一座新置的玲珑别致的八角月亭和一处古墓塔。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