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禅堂

寺院大全 | 作者:网络 [投稿]

\

安徽青阳上禅堂

  地理位置

  上禅堂,原名“景德堂”。位于神光岭南半山腰,全国重点寺院。

  寺院历史

  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六年(1667年)玉林国师徒弟宗衍重建。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住持 僧忝石扩建观音殿。王文僖公赠额“秀观云林”。咸丰年间(1851-1861年)毁于兵燹。同治初年1862年)住持僧开泰募款重建。光绪年间(1875一1908年),由清镛禅师续建万佛楼。1925年住持僧霞光,因其慈善有功,倪前知事赠额“佛国元勋”。1928年住持僧志芳重修大殿,安单接众,遂成为与百岁宫、东崖禅寺、祗园寺、甘露寺、莲花寺、乐善寺等九华山七大丛林之一。1933年再修大殿。1944一1953年达隆。则霞安慧先后任住持。1957年因僧人不慎失火,观音殿部分毁于火灾。1987年重修,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199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寺院格局

  庙宇座南朝北,其山门开在东山墙,与众不同。山门上接一披间,即弥勒殿。弥勒大肚坦然,笑迎十方宾客,游乐自在。在左边有一道小门,当你绕过这道门后,你的视野会豁然开朗起来,这就是上禅堂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其殿下悬挂一口黄铜大钟,重千余斤,铸造精致,周围钟口上的佛像凸出钟面,面目传神,栩栩如生。大雄宝殿由两厅堂并连,四落水屋顶,有天井。正殿释迦、观音、地藏塑像,两侧为十八罗汉。佛像均是生漆夹纻制作,金碧辉煌。正殿横梁画廊,是横是直都刻有精美的木雕;凤颐牡丹、狮子抱球,攀龙雕钸在重檐之间,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古人称上禅堂有三最:“九华香火甲天下,唯上禅堂最贫;风景唯上禅堂最佳;院宇唯上禅堂最丽”,深得文人雅士喜爱。 上禅堂,林泉衬托,水景交溶,庙宇华丽。又有宝树名泉可供游人欣赏、品尝、令人流连忘返,不忍离去。清代音韵学家周斌有感环境优雅、景色宜人、曾在此修纂《九华山志》 ,并有《咏上禅堂七律一首》赞曰:“禅堂玲珑巧构思,九华一曲擅幽奇。轩环水石屏三面,窗展云山画四时。钱树落花仙买酒,金沙涵月佛咏诗。此间好借维摩塌,染笔挥琴事事宜。”

  可是虽然上禅堂风景宜人,位置独绝。但自开放以来因为没有僧团去常住管理,所以,也就日渐破落了。佛光普照,禅堂重辉。在2000年,由九华山佛教协会礼请原九华山佛学院副院长上果下卓法师重整伽蓝宝刹。在上果下卓法师的领众熏修下,上禅堂又焕发出本有的内涵。

  观音阁

  来到上禅堂后院,可以看到观音阁,其内供奉着九华山唯一一尊滴水观音(此像是在二零零三年九月十九由诸山长老共同开光)其观音像下有泉,名金沙泉。其泉清澈见底、金沙剔亮、四时不竭、如游龙出洞。入口则沁人心脾;擦洗则耳聪目明。其泉岩石上镌有“金沙泉”三个大字,相传为唐诗人李白手书。字体肥厚,笔力遒劲,神韵非凡。诗曰:“神光岭上上禅堂,静雅幽奇古画廊,最是题泉唐李白,金沙千载字犹香。”泉边有金钱树一株,为九华山三宝(金钱树、娃娃鱼、叮当鸟)之一。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