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寺

寺院大全 | 作者:网络 [投稿]

 

\

安徽天长护国寺

  寺院简介

  护国寺原考虑在天后宫基础上进行重修,但因该面积狭窄,交通不便,在再三斟酌下,最后将护国寺迁至离县城二里许的南郊望城冈进行建造。护国寺新址濒临川河,四周有桑竹环绕,环境清幽雅致。1987年4月,重建工程破土动工。十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及有关人士的大力鼎助下,先后累计投入250万元,新建起山门、大雄宝殿、观音殿、报恩堂、玉佛楼、方丈楼等,另建醒园,内有怡然亭、爱莲亭、咏丰亭、义城堡、长春楼、清凉园等景点。全部建筑仿苏州,扬州寺院格局建造,是一座具有园林风格的崭新寺院。迄今为止,护国寺已先后接待海内外香客游人五十多万人次。现在的护国寺已原成为天长市的主要风景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寺院格局

  护国寺是一座园林式庙宇,有“袖珍九华”之美誉。寺内殿阁错落,亭台参差,花木繁茂,绿草如茵,环境幽雅,景色秀丽,是皖东地区著名的宗教旅游胜地。全寺分佛事区和休闲区两个部分,佛事区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殿、藏经楼等,皆为传统庙宇式建筑,飞檐翘角,庄严整肃;休闲区为园林式格局,亭台楼阁相映成趣,荷池花木交相辉映,主要设施有醒园、清凉园、观音庵、济公庵等;此外,护国寺还非常注重加强自身文化内涵建设,先后兴建了义城堡、二贤堂、报恩堂、文化碑廊、九龙壁等一大批供游客游览的文化基础设施,其中二贤堂是为纪念北宋时期曾任天长县令的包拯,以及著名“二十四孝”之一的天长秦栏人朱寿昌而建。整个寺区布局精巧,结构紧凑,移步即景,钟鼓相闻,是人们休闲观光的良好场所。护国寺素宴色、香、味俱全,极具特色,深受游客喜爱。

  护国寺声名远播,在东南亚一带极负盛名。每年前来进香拜佛,休闲揽胜的旅客达十多万之众,庙会期间盛况更为空前。目前,护国寺是天长市区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

  寺院文物

  寺内珍贵文物主要有一对石狮和“仙人足印”。石狮原存于清嘉庆年间吏部尚书王安国宅内,后移至寺中。石狮质地柔软,雕刻精美,历经两百多年,线条依然清晰,栩栩如生。怡然亭北面有一块石头名曰“仙人足印”,原置于横山天官寺中,后寺毁乃被弃于横山脚下,1989年移入护国寺。石上凹处酷似仙人足迹,约一尺长,民间传说是张果路过此地留下的足印。

  寺院主持

  护国寺第一任方丈宗镜法师,已圆寂,江苏江都人,10岁时出家于江苏高 护国永清寺,师从禅悟法师,17岁在南京楼栖霞寺受具足戒。1944年受邀掌天长毗尼禅林,抗战胜利后曾出任天长县佛教会长。改革开放后,致力于护国寺的重建工作,并把积蓄两万多元全部捐献出来,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为该寺恢复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兼任安徽省滁州市政协委员,天长市政协委员,天长市佛教协会会长。现任监院继传法师,30岁,安徽滁州人,1990年出家,师从震环法师,毕业于南京栖霞山佛学院,兼任安徽省天长市佛教协会副会长。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