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天界寺:闲置多年仍有香火 曾被用作幼儿园

寺院旅游 | 作者: [投稿]

院子里环境清幽

院子里环境清幽

大殿内一角

大殿内一角

这些老房子还保留了往日遗风

这些老房子还保留了往日遗风

天界幼儿园的门头被保留下来

天界幼儿园的门头被保留下来

  明朝南京有三大寺庙,分别是灵谷寺、报恩寺、天界寺。灵谷寺保存完好,报恩寺正计划重建,而天界寺这个名字对于不少南京人来说都还十分陌生。记者了解到,如今的天界寺静静坐落于雨花西路的居民区中,被用作幼儿园多年。现在幼儿园已经搬走,大殿犹在,甚至还有香火。

  天界寺小史

  始建于元代,旧名龙翔集庆寺。

  明洪武二十一年重建,名为“天界善世寺”。

  明永乐二十一年,遭火灾,仅存大殿。

  太平天国毁于战火。

  新中国成立后,仅存的大殿被用作幼儿园,之后闲置。

  历史:天界寺曾统管几十座寺庙

  天界寺位于南京市中华门外雨花西路能仁里,始建于元代。天界寺旧名龙翔集庆寺,最初的原址在朝天宫东侧,为元文宗图帖睦尔在南京做藩王时的宅邸。元天历元年,元文宗即位,下令让当时在金陵的御史大夫,在原来宅邸的基础上修建龙翔集庆寺,同时召来印度禅师住持,派大中大夫主管寺务。

  明洪武二十一年,龙翔集庆寺遭火焚,朱元璋下令在城南凤山重建,并赐名“天界善世寺”。永乐二十一年,寺院又遭火灾,几乎焚烧殆尽,仅存大雄宝殿。

  天界寺在明代与灵谷寺、报恩寺齐名,号称南京三大佛寺。天界寺原有金刚殿、天王殿、正佛殿、左观音殿、右轮藏殿、左伽蓝殿、右祖师殿、钟楼、毗卢阁。

  明代天界寺“统次大刹二,城内日鸡鸣,郭内日静海”,统中刹十二座,周围还有很多规模较小的寺庙陪衬着它。山门的左右两侧分别为能仁寺、碧峰寺。天界寺还统管着清凉寺、永庆寺、瓦官寺、鹫峰寺、承恩寺、普缘寺、吉祥寺、金陵寺、嘉善寺、普惠寺、弘济寺、接待寺等十二座寺庙及二十六庵,成为城南一带的主寺。明朝时还有觉浪道盛等高僧在这里任过住持。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雨花台一带成了清军与太平军的主要战场。天界寺等城南诸寺均遭破坏。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这里从此瓦砾遍地,杂草丛生。

  探访:“天界幼儿园”牌子还在

  记者从雨花西路旁的雨花北路进入,寻访天界寺。记者绕了一圈,看到居民区中隐约露出的黄色墙壁和大殿两侧的龙头瓦当,应该就是天界寺仅存的大殿了。

  据了解,解放后,天界寺仅存的一座大殿不再用作寺庙,据周围居民说曾经用作舞厅,而后变成“天界幼儿园”,近日幼儿园也已迁走,只是内部设施仍旧保留着。如今天界寺被宿舍、民居、小印刷厂和一个废弃的游泳池包围在其中,面向外的一个大门朝西,波浪式的黄色墙体十分醒目。

  天界幼儿园的痕迹基本都还保留着,门口的彩色门牌都没有撤下,而院子内还挂着“学前教育语言课程发展”等字样的标语,玻璃上贴着青蛙、兔子等各种卡通动物的形象。各种可爱的装饰与古老华丽的寺庙显得反差很大,不过这似乎也成为这里的独特之处。

  记者看到,天界寺内部的建筑格局依旧保存了下来,向里观察,依旧可以看到红漆的圆柱,木梁结构的顶,部分窗门也都保留着红漆的屏风式样,顶梁上两条龙回首相望。院内也是古树参天,不大的一个小池塘内竟还躺着古老的单孔石拱桥。

  尽管早已不是寺庙,记者发现仍然会有不少人来这里烧香。在寺院大门外的台阶两边各有一个水泥坛,里面满是灰色的香火灰,还有不少没有烧尽的木棍插在里面。记者向周围居民询问了解到,虽然这里曾经变成幼儿园,但是天界寺这座一代名寺在老年人的心中仍然根深蒂固。所以每逢过年过节,或者是十五初一的日子,也还会有不少老人在这里烧一炷香。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